溫苑
繪本——picture books,也就是“圖畫書”,它是一種融視覺藝術和語言藝術為一體的閱讀書籍。圖文并茂的繪本閱讀,常讓充滿好奇、喜歡獵奇的中學生愛不釋手。特別是繪本閱讀具有豐富的故事內容和強烈的情感陶冶功能,與英語課堂教學的緊密結合,與英語課外學習活動的有機結合,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發展的方向和要求,符合了山區初中學生求知需求和現實需要,推動了山區中學的英語教育教學創新發展、全面進步。
一、要注重英語繪本閱讀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繪本閱讀則是開展英語趣味教學的動力源泉。實踐證明,繪本教材以圖畫的形式描述重點、講好故事,能激起山區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易于學生記憶單詞、短句和篇章。例如:在對“Peter Pan彼得·潘”第三章Wendy helps Peter進行教學時,文本中講述了Wendy如何去尋找Peter的影子,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主地對課堂上所學習的詞匯及句子等知識通過圖畫猜測其含義。
如New words: lit點燃的,fairy仙女,tinkle叮當聲,soap肥皂,sob嗚咽聲,straight筆直地,address地址,needle and thread針線,blanket毯子,thimble頂針,softly輕柔地, crossly生氣地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給讀者,讓人一目了然。而Important Sentences:,for example:“He tries to stick his shadow to his body but he cant. ”“He tries soap from the bathroom but it doesnt work.”“Second to the right,and straight on until morning.”等,學生可以通過圖畫中的對話猜測句子的含義。學生還可模仿Wendy與Peter之間的對話,用針線把影子縫在Peter的腳上,留住影子,記住關鍵。采取這樣的直觀教學方式,與課本教材緊密相連,教具操作容易掌握和使用,讓學生感到熟悉、有趣,既豐富了課內學習活動的趣味性,也為延伸開展英語課外活動提供了有益、有效的輔助,對于學生的英語繪本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是顯而易見的。
二、要合理設計英語繪本閱讀的難易度
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知識水平是有差異的,就連同一班的學生也會因學識和成長背景不同,其心理狀態和知識水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所以,在編排故事情節、利用故事情節、創設語言環境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各個層次學生的實際狀況,合理設計英語繪本閱讀的難易度。比如學習“Fireballs Heart 赤誠之心”這一繪本時,文中的Chief Strong Buffalo部落酋長“強壯的水牛”, Chief Wise Owl部落酋長“睿智的貓頭鷹”,兩人之間的對話。Strong Buffalo部落酋長為了考驗Chief Wise Owl部落酋長是否真的從不說謊,通過“Dark Eyes黑眼睛”——幫助負責看管Chief Wise Owl部落的所有馬匹的人,去判斷去考驗貓頭鷹酋長。在設計對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省略一部分較難掌握的詞匯,如:prairie大草原, distant 遠處的,coyote叢林狼, refection映像、倒影等。同時放棄一些較難的句子,如:He can hear the distant cry of a coyote; Fireball is the best horse on the prairie; She puts the blanket on the ground underneath a big tree and lies down.等。降低難度后,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學生可以更好的記憶課文內容及情節內容,學生的情操也在學習中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凈化。
三、要強化提升英語繪本閱讀的實踐性
對于山區初中學生而言,如利用游戲、比賽、唱歌等形式,創新英語課內外活動設計與實踐,強化提升英語繪本閱讀的實踐性,是非常符合學生實際和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例如:繪本閱讀“The fisherman and his Soul漁夫和他的靈魂”第一章“The Mermaid美人魚”中,我采用小組內部分工的形式來完成任務。每一小組中基礎不好的2個同學尋找新的詞匯;2個基礎稍弱的同學完成文本中尋找10個重點句;2個基礎較好的同學完成The mermaid和The young fisherman之間的對話;還有1個組長,用文中的詞匯,重點句子及自己的語言復述主要內容。采用此類分工合作,做到了統籌兼顧、精準施策,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獲得感、愉悅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參與活動的欲望。進而,開展組與組的比賽,讓競爭引入活動全過程,激發初中學生獨特的求勝欲,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英語積極性,鞏固提升了英語繪本閱讀成效。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