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勇
【摘要】目前,工程建設管理作為國家關注的新型管理模式,得到了管理人員的認同。但是工程建設管理制度發展的時間較短,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缺陷,整體建設中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管理人員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做好風險分析,做好風險控制。
【關鍵詞】工程建設管理;風險分析;控制措施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24.
1、建設工程管理期間存在的風險因素
1.1管理體制風險
管理體制是針對項目整個運行周期各項管理制度組合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管理體制,覆蓋項目的各個方面,包含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管理體制建設對大部分工程管理來說十分重要,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體工程的實際管理水平。管理體制存在的風險如下:首先,管理體制建設過程與實際情況脫離讓其難以便捷的操作,這樣不僅無法有效開展相關的管理工作,而且會對管理工作產生更多的不利影響,使得管理工作難以順利推進;其次,當前只是建立了較為寬泛性的管理制度,在落實期間缺少指導性,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未發揮出有效的促進作用。
1.2人為管理因素造成的工程風險
人為管理因素及施工因素都會造成工程風險的產生。具體在缺少工程全面監管措施的狀態下,工程風險客觀上將會呈現明顯增大的情況。在缺乏人為控制與管理的情形下,工程經濟效益也會受到明顯的減損。在工程的招投標環節中,相關負責企業由于缺乏嚴格的招投標監管與控制,那么將會造成串通投標以及圍標的不良后果產生,嚴重損害合法參與企業的權益,并且不利于保持公正的招投標市場運行秩序。
1.3技術層面因素造成的工程風險
違反工程招投標法定流程進入工程建設環節的很多企業實質上都不具備法定的工程建設資質,那么將會造成技術層面上的工程質量風險。施工技術層面的工程風險因素重點包含工程施工手段導致的工程風險因素。與人工實施工程控制與監理的做法相比,目前的多數工程監理人員已經可以充分運用電腦軟件來模擬工程建設的整個實施過程,進而判斷各類不同的工程風險因素。在BIM等專門的工程信息化軟件支撐下,工程施工風險將會得到全面的呈現,充分保證了工程監管措施的精確性效果。同時,作為施工負責人員必須掌握信息化的工程施工方式,善于運用全新的施工工藝手段來輔助實施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增強工程施工中的建筑物質量保障。
2、工程建設管理項目管理中風險控制策略
2.1提升工程建設管理企業水平
目前,工程建設管理企業需要對現有制度進行有效管理,在發展中注重整體結構優化,避免制度風險影響到整體施工質量。工程建設管理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對管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好應對措施。避免工程建設管理單位內部因為個人原因,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施工單位注重人才培養工作,提升工程建設管理企業自身水平,在整體建設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工程建設管理企業注重人才引進工作,提高團隊自身素質,吸納高素質人才,為企業增添新鮮血液。企業文化塑造工作,對企業自身發展有著積極意義,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質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強化工作創新。工程建設管理企業不斷完善自身能力,為提高整體項目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做好風險管理,需要對整體項目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展開分析,尋找到風險的來源,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整體工作質量。通過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加強施工團隊的能力,注重現場監督工作,有效避免合同風險,提高質量安全意識。
2.2提升管理工作者素質
在工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管理工作者的素質對于風險防范和控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管理者要想把合理的管理制度落實到位,就需要關注人員素質的提高,從而推動管理制度的持續優化。
首先,在聘用方面,應對相關管理者的素質做綜合評估,對于綜合素質達標的人員給予錄用,而對于綜合素質稍差一些的人員觀察是否可以通過后期進行彌補,如若可以即予以錄用,如若不可以就不予錄用。這樣既保障所聘用的人員都擁有較高的整體素質,也能給一些能力稍遜且有一定進步空間的人多一些機會。
其次,應強化對已經聘用人員的培訓,如邀請專業能力較強的人員開展講座,或者讓老員工分享一些工作經驗,讓其認識到相關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持續汲取實際業務開展進程中的經驗與教訓,豐富其業務知識庫,同時讓其緊跟時代發展腳步,在日常的業務開展中持續優化管理制度,以便于更好地指導對應的管理工作。
2.3全面引進信息化的工程風險管理手段
如果僅依靠人工管理手段,會遺漏很多關鍵性的工程管理數據及管理信息,產生工程安全隱患。與人工實施工程風險監控的措施相比,依靠信息化軟件來輔助實施的工程風險控制具有更好地精確性與實效性特征,因此工程相關部門目前務必重視工程風險管理領域的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行信息化的工程建設風險控制。
例如,很多工程施工企業為了達到規避工程施工風險的效果,施工企業陸續著眼于BIM專門工程軟件的引進與運用。工程施工部門具有BIM的專門分析軟件提供支撐,可實現三維建模的立體化工程風險監管效果,通過分析立體化的工程風險要素來擬定工程風險控制的合理實施規劃,杜絕盲目實施工程風險防控的做法。BIM軟件對于各個不同層次的工程風險因素都能做到全面進行整合歸類,通過鑒別工程風險的潛在產生風險來實施有效地工程風險控制,監管工程施工的全過程。
工程風險管理必須充分體現階段性的特征,保證各工程管理環節都具有可控性。對于全階段的工程總承包合同在運行管理時,前提在于劃分合同管理中的各崗位職責,并要求合同各實施階段的管理負責人員認真履行合同管理職責。某些工程后續涉及索賠環節,產生的根源在于未能達到工程質量標準或者工程建設現狀與合同條款之間存在偏差。工程項目一旦進入索賠階段,工程參與方必須嚴格遵循合同條款來處理相應的索賠項目,避免產生各種糾紛。針對工程在實施總承包的工程合同管理基礎上,對于投標階段的工程合同管理必須側重于分析與判斷工程招標文件,運用信息化軟件來評估相關工程的后續實施風險。工程合同的管理負責人員還必須全面重視工程啟動階段、工程竣工階段與工程索賠階段的合同管理。
結論:
總而言之,政府或單位使用工程建設管理制,可以提高投資效益,加強對項目的管理。工程建設管理單位注重自身風險控制能力,降低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制度風險、甲方風險等,提高整體建筑質量。工程建設管理企業注重人才培養,注重施工過程的管理,尤其是合同制定環節,需要明確各自責任,體現公平性原則。工程建設管理制度在我國經濟建設中仍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加強管理,不斷完善自身內容。
參考文獻:
[1]劉方兵.工程建設管理項目管理中的風險分析與控制研究[J].地產,2019(15):80.
[2]臧莉靜.工程建設管理項目管理中的風險分析與控制研究[J].中國勘察設計,2019(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