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殷都區人民政府
近年來,安陽市殷都區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上級自然資源部門指導幫助下,面對涉礦鄉(鎮)多、涉礦面積 大、自然環境險、人員力量少等實際困難,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堅持攻堅克難、探索創新,全區露天礦山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工作成效
為加大露天礦山整治工作力度,安陽市殷都區先后投資10余億元進行生態修復治理,其中,爭取上級財政資金1.7億元的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已全部完工。與此同時,針對裸露山體陡崖垂直、干旱缺水等實際情況,安陽市殷都區堅持綜合施策、引水通路、另辟蹊徑,創造了削坡綠化、覆土綠化、擋墻蓄坡綠化、魚鱗坑蓄土綠化、掛網噴播綠化等五種標本兼治、環保高效的露天礦山整治“殷都模式”。
存在問題
雖然殷都區的露天礦山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具體工作中還存在歷史遺留礦坑欠賬多、一線執法力量弱等問題。
歷史遺留礦坑欠賬多。安陽市殷都區礦產資源的開采最早可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20世紀80年代進入高峰。開采過程中,因管理粗放、技術落后、缺乏規劃等原因,造成部分礦區內山體破損,巖石裸露、礦坑較多,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影響。
生態修復難度較大。礦區裸露山體呈現大面積陡崖斷面、區域干旱少雨、生態植物成活率低,缺乏植被生長的最基本土壤層,再加上沒有可借鑒的露天礦山修復治理成功經驗,修復方式選擇難度較大,耗費時間也較長,工作成效不明顯。
一線執法力量薄弱。殷都區代管安陽縣西部9個鄉(鎮),僅涉礦鄉(鎮)就達8個,涉礦面積140平方千米,礦產資源監管一線執法隊伍人員年齡老化、人員流失,打擊私挖亂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力度不夠。
下步工作重點
安陽市殷都區將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提高工作標準,拉升工作標桿,主動對標對表,堅持綜合施策,全力做好露天礦山整治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扛牢扛實責任擔當。安陽市殷都區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發展理念,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擔當、扛牢政治責任,舉全區之力、聚全民之智,制定方案,成立專班,全力做好露天礦山整治工作,從嚴從重從快打擊違法開采、破壞自然生態的行為。
配強監管隊伍,從嚴從快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安陽市殷都區在財力和人員極為緊張的情況下,計劃將礦產資源監管3個中隊擴充為5個中隊,配備5輛執法車,實現一線執法隊伍年輕化、精干化,執法工具精良化、齊備化。與此同時,結合執法工作需要,調優配強礦產資源中心領導班子,考察調整主任、副主任各1名。成立由紀委監委、自然資源、鄉(鎮)、公安、交通等部門組成的打擊非法開采礦產資源舉報受理中心,采取“雙向打擊、部門聯動”等措施,進一步加大對私挖亂采行為的打擊力度,頂格打擊違法嫌疑人、從重追究責任人、深挖背后保護傘。今年以來,安陽市殷都區通過深挖礦產資源違法犯罪線索,堅持聯合執法,持續加大打擊力度,有效震懾了非法采挖砂石的違法分子,私挖亂采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踐行綠色理念,構建生態修復長效機制。安陽市殷都區將繼續細化完善《殷都區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落細“一網兩長”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區、鄉、村三級工作體系;充分動員社會力量、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和舉報私挖亂采行為,利用“藍天衛士”技偵技防優勢,對人防巡查死角實施遠程監控,著力在“防”和“治”上下功夫,實現人防巡查、技偵技防24小時防控全覆蓋。安陽市殷都區還堅持規劃引領,多次對接國內知名院校,將地質環境治理與當地旅游、種植、土地復墾等產業綜合開發有機結合,加大推進綠色生態礦山建設力度,全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共生共享發展模式,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贏雙推進。
結合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露天礦山整治工作要求,安陽市殷都區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認真學習借鑒省內外露天礦山整治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細化政策措施,堅持再鼓干勁、再下苦功,扎實開展露天礦山政治,嚴厲打擊私挖亂采行為,努力向河南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份更加優異的出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