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不少經濟學者經研究發現,產業聚集與區域創新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互相促進的作用。當高新技術產業扎堆聚集,往往會產生技術溢出和經濟規模效應,這二者促進了區域創新;而區域創新過后帶來的經濟和技術的增長又進一步促進了產業聚集。為了驗證這一發現,本文將通過對一些中國典型城市的技術產業分析,并聯合面板聯立方程和動態面板模型,對此現象加以分析。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產業聚集度也越來越高,這種高度集中化的產業模式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渠道之一,高新技術產業也逐漸成為我國產業的支柱性力量。從地理分布的角度來看,在中國東部存在的高新技術產業無論是數量還是密集程度都要高于在中國的西部地區。對此現象,筆者認為他們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規律。在高新技術集中的地區,企業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互相推動發展;而在技術分布比較稀疏的地區,這種促進就顯得較弱一些。那么高新技術產業在得益于高密度的區域分布后,對該區域有沒有造成反作用力,反過來影響該區域的創新能力呢?如果存在,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普遍認為,產業的聚集,對該區域的創新能力有著積極地影響。產業聚集可以達到企業間的高度交流,進而達到互利共贏,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密集的市場勞動匹配度也更高,也有利于創新知識的傳播。許多國內外的經濟學家,如彭向和蔣傳海,Murata Y均通過研究得出結論,認為企業的高度集中分布,有利于企業間的互動,交流和創新,節約了交流成本。其他的一些研究也同樣證明,不僅僅是產業聚集有助于區域創新,區域創新對產業聚集同樣有著促進作用。良好的區域創新的外部環境,能夠促進企業間的合作交流,而這片區域中某些領導型企業會引導這片區域內的大部分企業,形成正向示范效應。這樣一個高度和諧合作的氛圍,會進一步吸引更多的高新技術產業群體加入,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正向循環。由此可見,產業聚集和區域創新的影響是雙向的,產業聚集能夠促進區域創新,反過來區域創新也會進一步加強產業的密集程度,二者相互促進,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高技術產業主要指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電子信息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共五類產業。據統計,截止到2018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公開專利量為3項,申請專利量為5項。見表。
與此同時,中國各地的高技術產業逐漸呈現出分布不均的特征。以我區傳統傳統支柱行業光通信產業為例,目前,富陽區有規上通信器材企業33加。其中,通信線纜企業7家(包括富通、富春江集團旗下6家),電力電纜企業3家,光纖配線架、交接箱等配件企業13家。2015年-2018年,光通信規模工業銷售產值分別為174.9億元、207.1億元和171.9億元和195億元,同比增長24.7%、5.4%、2.6%和10.5%;稅收收入始終保持在4億元以上從行業發展和產業鏈角度來看,主要呈現兩個方面的特點:
龍頭企業實力雄厚富
通集團、富春江集團2018年入選我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排名第26位和52名。而富春江集團是國內最早生產通信產品的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收入(集團口徑)超120億元,擁有光通信工業園區、移動通信工業園區、超高壓電力電纜工業園區等相關產業園區7個。
細分領域優勢明顯
比如,富通集團有國內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預制光棒,富通光纖光纜產品(含海外基地)國際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二。目前,浙江省只有富陽區的富通集團和富春江集團能夠生產光纖預制棒。
有了理論基礎和數據分析,我們還需要通過模型來驗證,產業聚集和區域創新的互相促進作用是否真的存在。本文將選取面板聯立方程來驗證產業聚集和區域創新之間的關系。
實證模型具體設定如下:
Invocal it = α 0 + α 1 Ininnov it× α 2 Insize it + α 3 Inpgdp it + α 4 Inopen it + α 5 Infr it + ε it(1)
Ininnov it = β 0 + β 1 Inivocal it× β 2 Insize it + β 3 Inpgdp it + β 4 Inopen it + β 5 Inedu it + λ it(2)

(1)式為產業聚集方程。(2)式為區域創新方程,用來驗證產業聚集程度和區域創新是否互相影響。由于外部因素較多,為簡化方程,本文只選取一組控制變量:產業規模(size)、地區生產總值指數(pgdp)、對外開放度(open)、基礎設施水平(infr)、教育水平(educ)。產業集聚方程中的工具變量集為(size、pgdp、open、fr),區域創新方程中的工具變量集為(size、pgdp、open、edu)。
該實證模型用來驗證產業集聚與區域創新的互相促進作用。具體驗證如下:
Invocal it = δ 0 + δ 1 Ininnov it ×μ + δ 2 Ininnov it + δ 3 Insize it + δ 4 Inpgdp it + δ 5 Inopen it + δ 6 Infr it+ ξ it (3)
Ininnov it = η 0 + η 1 Invocal it ×φ + η 2 Invocal it + η 3 Insize it + η 4 Inpgdp it + η 5 Inopen it + δ 6 Inedu it + υ it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