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杰
摘 要: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我國的高中歷史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課改開始不斷推進后,歷史教學更提倡融入一定的家國情懷教育。增加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內容,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培養其責任感和使命感。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家國情懷教育進行策略性探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學研究
當前階段,我國的教育體制不斷被優化,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能對高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觀、價值觀的樹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重視家國情懷在歷史教學中的滲透,使高中生能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增強愛國情感,成為有責任和擔當的優秀青年。
一、歷史對比,凸顯家國情懷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其內容中有大量的家國情懷的素材,因此,歷史教師可以借助歷史對比,加上一定的史料佐證等對其中的家國情懷元素進行充分挖掘,增強學生對民族和國家的認同感[1]。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中“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一課時,通過本課的內容我們了解到,中國是遠古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之一,中華文明也是人類古老文明之一。本課重點講述了從原始社會到夏商周時期的中華文明相關內容。原始社會經歷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而在原始社會晚期就出現了私有制、階級等,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國家的雛形開始出現,讓學生與我國當前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比。通過對石器時代的中國境內的代表性文化遺存的了解,了解其與中華文明起源和國家之間產生的關系;了解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及其他文獻記載等;了解早期國家的起源特征;了解夏商周早期國家的興衰、政治制度和經濟文化方面的成就等。進而對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有更多的了解,從而使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有所增強。
二、創設情境,營造愛國氛圍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設置相應的問題,以問題為中心,創設相應的情境,從而有效培養高中生的歷史素養[2]。結合一定的影視作品或影視資料等,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詩歌朗誦、角色扮演的方式親自參與情境創設,并營造一定的愛國氛圍。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中“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了解五四愛國運動的整個經過和結果,認識其歷史意義;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過程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意義;能概述國共合作的史實,認識國共合作的歷史意義。教師可以在課前選取相關影視劇資料等,在課堂之初為學生播放,使其快速進入情境中,進而集中注意力在對本課知識內容的學習上。這場運動促進了民族意識覺醒。五四運動中,國內各階層廣泛參與,互相幫助,互相支援,形成一股反帝反封建的強大力量。教師找出這一表現在相關影視劇作品中的體現部分,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加以表演,使其能在模擬的情境中感受當時的歷史氛圍,從而萌生愛國情懷,得到一定的愛國教育。
三、挖掘資料,體會國家認同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多優秀人物,如古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和黃繼光,近代的林則徐、張自忠等。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促進高中生產生一定的愛國情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突出這些優秀的歷史人物[3]。重點講解其在當時做出的重大貢獻,對其為維護國家的利益或國家的統一所做出的努力進行重點講解,從而對高中生形成一定的積極影響,使其積極學習歷史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進而提高自身的歷史科學素養。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一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中“兩次鴉片戰爭”一課時,鴉片破壞當時的社會安定,加速吏治的敗壞。人們吸食過多的鴉片,導致身體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且終日神志不清。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時,直接收繳了英印美的鴉片2萬多箱。并且在林則徐的親自領導下,全部鴉片在虎門海灘被當眾銷毀。林則徐這一做法顯示了中華民族對外來侵略的反抗的堅決態度。并由此爆發了鴉片戰爭。資本主義的目的是打開中國的市場,林則徐的公然對抗顯示出其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師可以對林則徐進行更多的人物資料搜集,并在課堂中加強介紹,使學生能在聽講的過程中被感染,由此形成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并且體會國家認同。再如“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重點將晚清時期參與變法的重要人物加以重點介紹,這些先進人物參與的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行動,由于在當時是由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來推行的,導致維新的力量十分薄弱。譚嗣同等人為救國圖強死在屠刀之下,教師對這些加以詳細介紹,讓學生對這段歷史有充分的了解,并學習優秀歷史人物先進事跡,體會強烈的國家認同。
總而言之,家國情懷是高中歷史整個學科的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家國情懷十分有必要。高中歷史課程是一種人文教育課程,是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對其給予充分的重視。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對歷史課程當中涉及的名人和相關事跡進行更多的介紹,幫助學生體會家國情懷。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使其能在實際的實踐中感悟家國情懷,進而使其家國情懷得以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葉少勇.“家國情懷”素養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實施途徑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5):86-88.
[2]劉向陽.高中歷史教學中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策略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9(33):108-110.
[3]潘建新.談高中歷史家國情懷教育的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20(1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