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玲玲
摘 要:班主任的能力素質和工作途徑直接影響著中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班主任必須要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創新相應的管理方法,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與情感,營造積極的班級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推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助力。
關鍵詞:班主任;基本素養;基本途徑
班主任是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者,是道德行為的引導者,是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只有具備基本素養,通過必要的工作途徑,才能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助力學生成長。
一、新時代班主任工作應該具備的素養
1.要有先進的育人理念
新時代的中小學班主任,要真正做到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擔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此基礎上,要切實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最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體差異,主動了解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調動學生自身內驅動力,培養積極人格。
2.要有良好的個人修養
教師自身良好的個人修養和優秀品行能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班主任面對學生時要不斷進行自我情緒的調節,始終保持平和、友善、豁達、陽光的樂觀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級向心力,用個人的魅力和良好風范感染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要具備適度的創新方法
班主任只有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質,才能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科學、合理、有效地行使班主任的職權。在工作中要結合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及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積極掌握保護和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策略和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相關理論知識。班主任工作是煩瑣復雜的,在教學實踐中積極主動探索和研究工作中的現實需要和實際問題,制定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努力學習提高能力素質,針對問題和矛盾不斷自我反思,不斷調整工作狀態,創新工作方法,促進工作創新發展。因此,班主任工作在學校工作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班主任創新工作方法的策略
1.努力去創設、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要營造積極向上、樂觀友善的班級工作氛圍,班主任首先要起到示范引領的重要作用,要在教學、生活中具有積極向上、樂觀友善、追求卓越、互助共進等特質,切實提高自身情感素質,在長期與學生的相處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影響學生的成長,起到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從而逐漸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2.活用“嚴”字,不斷加強學生管理
實踐證明,學生只有遵守嚴明的紀律,才能養成嚴格的行為規范,唯有嚴密的學習計劃,才能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以此提高學習成效。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嚴”字當頭,用制度管理人,用紀律約束人的行為,使學生逐步走上規范、合法合理的道路。在執行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逐漸清晰地認識到有規矩方可以成方圓,老師適當的寬容理解,會讓他們心存感動,也會促使其不斷成長。
3.用愛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愛”是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形成友善、親和、密切的溝通氛圍,增強互信、互勉的新式師生關系。班主任作為引導者,首先要用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愛”去感染學生、鼓勵學生、融洽學生,使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愛護?!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比绱诉@般,學生的心靈受到觸動之后,才會在學習中迸發無窮的力量,這無疑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4.用心理學知識及時化解解決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
班主任要運用心理學方面的知識,觀察和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及時預判其行為的動機、目的,便于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策略;同時,班主任運用心理學知識,能夠及時發現學生非正常心理的萌芽和初期癥狀,并能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進行干預,化解學生負面情緒,避免由此而產生的危害。還要采取一些配合活動,比如定期開心理健康主題班會。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具體的心理問題,并進行團體輔導和化解。
5.建立良好暢通的師生交流渠道
好的交流是建立師生情感交流和互信互親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作為班主任,要與學生互信和良好交流,暢通交流渠道,給大家適時提供交流的平臺,增強師生感情。首先,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基礎上,憑著就事論事、真誠交流的態度,才能達到暢所欲言、愉悅交流的目的,在交流中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及現實困惑,在交流中分解矛盾和問題。其次,班主任還要定期與學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利用QQ、微信群等渠道,與學生家長長期保持聯系,詳細了解學生的近況,及時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精神狀態,合力做好學習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家長更好地指導、教育好學生。
總之,真正的教育是心靈影響心靈的過程,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班主任工作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用“愛”感染學生,活用“嚴”字管理學生,用“法”教育學生,用淵博的知識引導學生,用樂觀的心態影響學生,幫助學生成長,助力學生成才,從而使他們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甄麗欣.探究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赤子(中旬),2016(18).
[2]謝南晉.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