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龍
摘 要:地理是一門研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科學,而人是生活在這兩種環境之中的,由此可以看出地理學科與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學會地理知識并具備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都有巨大的益處,因為無論是學生以后進行科學研究還是日常生活,都會用到地理知識,并且有些時候不得不應用地理知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該滲透地理實踐力的培養?;诖?,將闡述地理教學中滲透地理實踐力培養應該堅持的原則,探究如何將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滲透在地理教學中。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培養;地理教學;滲透
具備一定的地理實踐力對學生的地理學習和生活都有著巨大的作用。從地理學習方面來講,學生具備一定的地理實踐力就可以對地理知識進行驗證,這樣學生學習地理知識也就更加透徹,不至于一知半解。從生活層面來講,學生的日常出行和生活都會用到地理知識,具備一定的地理實踐力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周圍的環境,并根據周圍的地理環境調整自己的行為,這樣學生的生活就會更加舒適。
一、地理教學中滲透地理實踐力培養應該堅持的原則
(一)內容科學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堅持科學實踐。實踐教學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地理教學中的地理實踐采用何種形式進行,其實踐的地理內容都應當是科學的。地理學雖然來源于環境,但是其內容卻不是對環境的簡單歸納,而是地理學家經過嚴格論證并總結出來的科學的知識體系。因而,教師在教學中安排學生進行地理實踐的時候,首先應該遵循的原則就是科學的原則。
(二)方式靈活
因為生活中涉及的地理知識比較豐富,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的時候可以應用多種實踐形式。比如,教師課堂上對地理學相關的數據進行計算,對地理學中的知識進行驗證。又比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周圍的環境中應用地理知識,進而實現地理實踐。“條條大道通羅馬”,地理教學也是一樣的,在通往實現地理實踐力培養的這個過程中,會有千萬種實踐方式,最終都可以到達“羅馬”。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時應該避免單一刻板的實踐方式,堅持實踐方式的靈活性[1]。
二、如何將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滲透在地理教學中
(一)加強課堂教學實踐
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的主戰場,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地理知識的計算和驗證也是一種實踐。因而,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課堂上加強引導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實踐。例如,高中地理教學中都會涉及經度、緯度以及時區的相關知識,并且這部分知識有些復雜,很多學生通過簡單聽講是無法理清楚這些知識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進行課堂內的實踐教學,讓知識鮮活起來,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學習,也有助于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具體地講,教師可以先教學生時區時間的計算方法,并為學生梳理經緯度在時區中的應用。然后教師可以用電子設備測出當地所處的經緯度,接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當地時間的計算,等學生計算過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計算結果與北京時間進行對比。最后,教師應該總結這次實踐驗證的方式方法,幫學生理清楚相關的地理知識[2]。
(二)引導學生課下進行地理實踐
高中的地理教學中涉及的知識較廣,綜合起來可以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因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進行地理實踐,具體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計劃長途旅行或與家人一起出游的時候自主規劃路線,包括交通路線、旅行參觀路線等。這樣學生在進行路線規劃的時候就會用到很多地理知識,比如地圖、交通運輸、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相關的知識等,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識的綜合應用,實現地理實踐,進而增強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3]。
(三)結合本地環境進行地理實踐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無論是人文環境還是自然環境,到處都蘊含著地理知識,也應用著地理知識。與自然環境相關的是自然地理,與人文環境相關的是人文地理,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地理知識,高中地理中都有涉及。因而,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教學時,可以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實踐。例如,讓學生調查分析當地的地形地貌、水循環、人口容量等地理特征,然后讓學生寫成分析報告。
三、結語
總體來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都有幫助。在具體的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教師也可以將地理教學與當地環境結合起來,讓學生因地制宜進行地理實踐;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應用地理知識,進行地理實踐,進而增強地理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雯.淺談地理實踐力(實驗)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滲透[J].高考,2018(14).
[2]鄭玉成.地理實踐力培養在地理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19(31):181.
[3]張清.地理實踐力培養在地理教學中的滲透探究[J].求知導刊,2019(2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