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摘? ? ? ? ? ?要]? 對于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來說,基于產教融合開展實踐教學改革是進行教改的一個重要方向。以南平市農業學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為例,聚焦學校所處的南平市建陽區重要的建盞產業,探索一種將市場營銷課程與建盞產業高度結合的教學改革方案,同時以“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為抓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讓學生全面掌握市場營銷課程的知識點。
[關? ? 鍵? ?詞]? 中職;市場營銷;實踐教學;區域經濟;建盞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18-0230-02
一、引言
中職學校市場營銷課程是比較強調實踐環節教學的課程,需要時刻關注新產業、新模式的發展。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需要貼近區域經濟發展現狀,持續研究區域經濟發展變化,特別是要研究區域經濟中細分支柱產業的特性,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改革方案,以此深化產教融合,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高匹配度的人才。
二、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一)中職學校職能需要
南平市農業學校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是建陽區規模最大的一所中職學校。建陽區是南平市的行政中心,目前沒有高職高專和高校,所以當地中職學校肩負著為建陽區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人才的重任。
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中等職業學校要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專業,不斷健全學校課程專業適應產業發展的機制。如何合理改革中職學校課程教學,更好地做到產教融合,滿足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要求,實現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協調發展,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問題。
(二)區域產業現狀分析
建陽建窯建盞燒制技藝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7年,建陽區獲評“中國建窯建盞之都”稱號。2020年,“建盞”位居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榜單第20名,獲評品牌價值160.43億元,為工藝品及其他類品牌價值最高。建盞產業已成為建陽區的支柱產業。
2019年至今,大部分建盞企業通過開發“直播經濟”新模式,在各行業普遍受到特殊影響經營下滑的情況下,逆勢上揚,開創發展新局面。截至2020年4月底,建陽區共注冊建盞企業和個體3389家,其中企業771家,個體戶2618家,規上企業7家,限上企業12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個,福建省名牌產品1個,南平市知名商標4個,從業人員2.8萬人,產值近35.6億元,產業雛形已經初步形成。
可是建盞行業面臨專業人才匱乏、從業人員學歷普遍較低、網絡營銷運營人才奇缺等問題。行業人才培養“重制作,輕銷售”,無法很好地做到傳承與創新,產品的商業屬性和產品銷售模式定位不清。
(三)市場營銷課程現狀分析
當前中職學校的市場營銷課程的教材內容十分陳舊,仍在沿用早年間的經典案例,傳統的市場營銷理念還在被作為課程的主要內容對學生傳授。建盞行業所興起的“直播經濟”新模式,陳舊的教材中沒有理論介紹和案例分析,學生無法正確認識新的商業模式。這就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對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大部分學生存在上課睡覺、注意力不集中、使用手機等情況,更不用說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同時,中職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大綱中基本都有設計實驗和實踐的環節,但是這些實踐環節大多流于形式,沒有與區域經濟相結合;學生走不出校園,行業企業也沒有引進校園;實踐環節沒有建立良好的評價體系,缺乏抓手。
三、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改革方案
將班級所有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結合以下五項實踐環節,“五位一體”培養區域經濟發展應用型人才。
(一)市場調研,材料收集
本課程教學伊始,布置小組任務,進行建盞行業市場調研,廣泛收集最近材料。全面了解行業背景和發展趨勢,精準定位細分目標客戶及其特點。通過各大類茶器和瓷器的對比分析,分出建盞的市場痛點,找尋市場藍海。同時對本行業各類型企業進行對比分析和競爭分析,找尋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平臺賦能,提升專業
與我校“南平市農業學校建盞實訓基地”教學平臺合作,設計一套建盞基礎知識的教學方案。從建盞歷史、傳承復原、原料采集加工處理、器型制作、釉水制作、產品燒制、產品鑒定等多個方面進行理論講解、實操演示和制作體驗,讓學生全面了解建盞文化、建盞制作流程、產品分類、等級劃分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掌握建盞的專業知識,能夠更好地定義商品屬性,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營銷方案。
(三)新媒體運營,擴展技能
建盞企業普遍采用“直播經濟”模式,重點布局在淘寶、快手、抖音、火山視頻等直播平臺,輔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新模式新平臺運營理論的講授,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本文設計了一套基礎理論教學方案,從平臺介紹、軟文撰寫、平面設計、短視頻制作、新媒體營銷等五個方面進行教學,培養學生新媒體運營的基本技能,提升其接受和分析新媒體的能力。
(四)線下活動,頭腦風暴
本文設計三項適合市場營銷課程的線下活動:
1.組長“私董會”。借助時下較為流行的“私董會”模式,每個小組都必須提出一個需要討論解決的問題,每個小組組長輪流組織組長“私董會”,并設計各自的“私董會”形式,會后再由組長向各自組員傳達。組長“私董會”也許無法很好地解決問題,但是能夠刺激學生開放式的頭腦風暴,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容易被接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2.校企“相親會”。牽線搭橋,建立與用人企業的常態化聯系機制。邀請建盞傳承人、企業運營總監等人士進校開設講座、沙龍、分享會,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這樣有利于建盞企業精準招聘,也有利于學生提前了解企業,促進企業與學生的快速匹配。
3.讀書“分享會”。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周完成閱讀打卡,閱讀書籍題材包括:營銷類、建盞類、勵志類或創新創業類,不要求一定要閱讀方法論的書籍,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會”,讓每個小組用路演的形式分享所閱讀的書籍,引發其他同學參與其中,再一起辯證討論書籍中的知識,促進互助和進步。
(五)以賽促學,激發創造
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被譽為“全國第一賽”,大賽文件精神中明確指出大賽旨在以賽促學,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以賽促教,把大賽作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本課程經過一學期有效完整的實踐教學后,要求每個學習小組必須裂變出一個建盞行業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為單位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職教組的比賽。備賽過程中,從創業計劃書撰寫、PPT制作、大賽路演三個方面進行培訓,重點提升學生的文字功底、PPT設計制作、語言表達等方面能力,同時將市場營銷的知識貫穿項目參賽過程的始終,讓學生模擬一次項目創業的全過程,并形成有關參賽材料。每個學習小組必須提交參賽項目創業計劃書、項目網評PPT、項目介紹短視頻。以大賽作為抓手,以參賽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全面檢測本門課程的實踐教學水平,對學生進行考評。
四、舉例分析
以2019級電子商務班為例,用“五位一體”教改方案進行教改實踐,如下圖所示。以一學年為周期,將班級46名學生分為10個學習小組。
每個學習小組需完成建盞行業的市場調研,包括市場背景、市場規模、頭部企業及其商業模式等方面,要求分析出目前建盞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市場痛點,需要細分領域。
1.“南平市農業學校建盞實訓基地”實訓周。在我校建盞實訓基地開展為期一周的實訓,全面學習建盞知識,要求完成建盞知識小測。
2.自媒體運營培訓周。引入第三方培訓機構開展公益培訓,介紹各大自媒體平臺及其特點,主要培訓短視頻平臺的有關知識,要求完成與建盞有關的一篇公眾號暖文推送和一個短視頻制作。
3.不定期開展線下活動。“相親會”與“私董會”相結合。學期初,邀請省級以上建盞傳承人參加校企“相親會”,每位傳承人分別介紹各自企業的特點及可供學生實踐或創新創業的資源;每個小組派代表介紹本小組團隊的特點和想從事實踐學習的方向,制作一個自薦簡歷;雙方經雙選后,建立師徒制結對幫扶指導。“相親會”結束后,傳承人導師提供營銷實訓資源供學習小組開展實踐,學習小組可以入駐我校實訓中心或直播基地進行創新創業項目落地。“私董會”由本校教師不定期召集開展,每次“私董會”確定1個議題,各小組針對議題展開討論,不要求一定要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但要求各小組必須充分準備并參與。定期舉辦讀書“分享會”,給出必選書籍和自選范圍,學生在完成必選書籍的學習后可自選書籍閱讀打卡,并做好記錄和分享。
4.以競賽為抓手,強化學習成效。競賽分為校賽和省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職教組)二級構成。校內舉辦自媒體運營競賽,以學校小組為單位參賽。競賽分為知識測試(30%)、短視頻制作(30%)和模擬線上直播路演(40%)三個環節,優秀團隊推薦參加省賽。在學年的暑期舉辦“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訓練營。訓練營方案設計如下表:
經過以上一個學年的實踐教學,有3個團隊參加福建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職教組省級比賽,其中《盞趣科技》項目獲得省賽銀獎。
五、結語
本文以南平市農業學校為例,基于南平市建陽區建盞產業最新發展特點,提出一種基于產教融合的市場營銷實踐教學改革方案,后續研究應開展市場營銷課程教改后的實證調查分析與比較研究,從而進一步充實與完善研究結論,更好地推動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參考文獻:
[1]辛宏艷,馬哲明.長白山人參品牌推廣與市場營銷教學相結合的探討[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1).
[2]鄭建英.創新創業背景下中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19(32).
[3]孫虹喬.基于產教融合實訓平臺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與探索: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為例[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