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王潤 吳金澤 左秀芳
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有效解決養老問題已迫在眉睫。2021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歐宗榮提交《關于推動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他指出,全面建立開放、公平的社區養老服務市場,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社區養老服務;完善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措施,切實增加社區居家養老的有效供給。
研究目的
隨著人口老年化現象日益嚴峻,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社會環境、家庭結構等各方面的挑戰,不能很好地承擔養老重任。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滿足老年群體的心理需求。本研究通過對科學北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運營狀況進行抽樣調查分析,找出居家養老服務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幫助社區更好地經營居家養老,科學合理利用有限資源,實現利益最大化,為老年人提供最優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研究意義
目前烏魯木齊常住人口中,60歲老人已達到39.6萬人,97%的老人選擇在家中養老,3%的老人選擇在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彌補了社區養老的不足,也填補了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二者存在的弊端,社區居家養老是有效減輕養老壓力的全新養老模式。但我國社區居家養老許多地區還存在諸多問題,服務開展不深入、服務設施不完善、服務內容和方式有限、政府宣傳不到位等。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設中要堅持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研究問題、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促進居家養老健康可持續發展。
科學北路社區是烏魯木齊市首批社區居家養老試點,也是烏魯木齊市重點建設項目、全市示范性居家養老社區,位于新市區科學街北巷40號。2016年實行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有健康管理中心、居家養老室、愛心食堂等,為轄區老人提供健康體檢、便民繳費、代掛號等免費或低償服務,全力打造老人的“幸福之家”。
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
科學北路社區居家養老是首府重點試點項目,為進一步做好社區居家養老工作,新市區先后制定出臺了《新市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實施細則》《新市區社區養老試點開展方案》等規范性文件,加強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政府對社區居家養老提供的政策支持滿意度均值是3.5,大部分人對此感到滿意;在對政府提供的政策了程度上11.94%的居民不甚了解,46.88%的居民知道但不是很了解,42.19%的居民了解相關政策;對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滿意度上4.69%的居民不滿意,95.31%的居民都持有一般滿意和滿意的態度;在疫情防控期間,政府對社區居家養老也做了大量支持,每周提供免費的核酸檢測、為老人科普疫情防控有關知識、發放口罩等防疫物資,但仍有6.25%的居民不滿意政府在疫情期間對社區養老提供的幫助,93.75%的居民表示滿意。
基礎設施完善程度分析
在休閑場所、鍛煉器材的供應上李克特量表均值是3.64,居民整體上對其滿意,休閑場所、鍛煉器材的數量和質量的均值3.47,滿意度不高,但也不影響日常使用。自實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來,社區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在社區活動中心設置了圖書閱覽室、健身康復室。醫療和保健服務上均值是2.45,整體上不滿意。社區面積大、人口多在醫療資源上比較稀缺,老人反饋很多藥物缺乏。應急措施和緊急救助上只有10.94%的居民表示滿意,48.44%的居民都不滿意應急措施和緊急救助的建設。主要體現在滅火器的數量不夠,加之很多老人不會使用滅火器,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部分樓房修建時間較早,沒有安裝電梯,這對腿腳不方便、身體素質不好的老人上下樓梯造成很多困擾。
服務隊伍專業程度分析
工作人員專業素養的均值是2.48,50%的居民對其不滿意。從總體上來看,可以看出社區的工作人員數量并不多,而日常要處理的社區工作也較多,導致工作人員平時的工作量較大,從而沒有可以靈活支配的時間投入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服務當中去。同時在社區工作的大多數工作人員并沒有專業的社會工作背景,對養老服務工作的積極性也不足,很少主動參與其中,專職護理人員較少、年齡普遍偏大。雖然有部分工作人員接受過一定專業性的訓練,但由于資金、人員等因素的限制,造成訓練不足、知識體系框架較為籠統等問題,對養老方面相關的知識內容還較為欠缺,需要在后續的工作中去逐漸掌握,當面對特殊情況時能夠去及時解決。在志愿者和專職人員相互結合的隊伍上只有12.5%的居民感到滿意,39.06%的居民不滿意。在社區養老服務中,也會有志愿者的加入,受到時間、精力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志愿者在社區養老服務當中只能起到輔助性的作用,在疫情這樣的公共突發事件的沖擊下已經沒有志愿者的加入。在對提供服務的滿意度上,42.19%的居民滿意,53.13%的居民滿意度一般,4.69%的居民對提供的服務不滿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會為老人提供就家政服務、日間照料、購物送餐等服務,工作人員會定期上門陪聊,對老人進行心理疏導、科普網絡知識(電信詐騙、手機購物等)、講解疾病常識,在老人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有所照顧,老人對其提供的服務整體上滿意。
運營資金來源分析
社區居家養老能夠持續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但是目前社區居家養老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這會影響社區居家養老的后續發展。社區居家養老資金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政府提供資金。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日常照顧中心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建設;二是社會提供資金、知名人士、企業老板會愛心捐贈一些資金,日常舉辦相應活動、平時上門慰問老人所需的物資基本由社會公益組織支持;三是服務收費方面。但是所賺取資金并不多,由于許多老年人思想比較固執,未能適應經濟迅速發展造成物價的上漲,一部分老人的經濟情況也并不富裕,所以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收費有一定抵觸心理。老人心里對社區養老服務收費不是十分贊同,消費養老服務的意愿大打折扣。
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
身體不便的老年人對社區內的設施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社區在初期規劃建設時應在宏觀上統籌規劃,注重對養老基礎設施全面建設。對于老舊樓房,要適量進行改造,安裝電梯等,保障老人的基本需求。社區內可利用的資源分布范圍廣,部分資源閑置沒有充分利用,政府應在多方面對社區內資源進行整合和加以利用。加大應急措施器材投入,對于滅火器等需要技術的工具,社區人員應上門對老人進行專業指導。
建設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一項需要較高專業素質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工作,所以必須加大力度培養專業的從業人員,建設具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以更好地提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效果。第一,對于社區服務人員要加強專業技能培訓。科學北路社區參與居家養老的員工大多不具備社區服務專業知識或對這些知識掌握較少,沒有系統的、專業的理論體系做指導。對這部分工作人員,需要向他們提供專業知識的培訓或借助培訓機構進行培訓。第二,積極培養吸納專業人員。國家應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開設相關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社區提供工作崗位,引進專業人才,使其加入居家養老服務隊伍中來,以此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質量。第三,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及福利。社區居家養老工作的薪酬福利待遇不能充分吸引人才,導致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因此我們應提升其薪酬待遇或增加福利補貼,吸引和穩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人員,從而為老年人提供持續穩定的服務。
拓展養老服務資金來源渠道
缺乏資金長期穩定的支持一直社區居家養老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拓展養老服務資金的來源渠道是保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有以下幾個措施: 第一,加大政府財政預算,政府在居家養老模式中處于主導地位,應在社區居家養老的資金來源上給予大量支持,提供相關的政策優惠,比如在日常的支出上對稅收的減免。第二,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制定適宜的措施、建立相應的制度,比如允許社區捐款會優先享受本社區內的一些資源。同時調動所轄社區內可動用的相關企業、提高他們參與社區養老建設的積極性,為社區養老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第三,資金監管,加強對資金流動的監管,做到公開、透明。資金運用的程序必須合法,前期寫報告、提出預算,后期也要追蹤公示,全程接受民眾監督。同時引入專門的監督機構如檢察機關等參與到社區養老資金的監督中,對“灰色”零容忍,把資金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發揮到最大。
本研究采用發放問卷、研究區實地采訪工作人員的方法,通過對新市區科學北路社區進行實地調查,獲取第一手數據資料,數據資料收集好了以后利用統計分析,分析了政府對其政策支持、社區基礎設施、從業人員、服務內容等。分析結果表明:(1)政府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大力支持,居民對相關政策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相對滿意;(2)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總體較完善,兼顧了老人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需求,但是在一些細節上欠缺考慮;(3)在服務隊伍上缺乏專業人才,從業人員數量較少、年齡偏大、整體專業素養不高;(4)從服務內容上看,服務內容豐富能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大部分老人對服務內容滿意。
(新疆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