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芹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快速的經濟發展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如今國家為我們創造了更加舒適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同時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如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現在低碳、節能一直是當下主要的熱門話題,由于人們對于開采的加速,導致許多不可再生資源被浪費,資源量的下降使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如今提倡發展低碳經濟,將其應用到農業發展上,加大力度發展低碳農業,改善環境污染問題,使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得到解決,同時提高發展效率,實現低碳經濟時代到農業經濟發展的轉變。
在當下,我國大力發展農業的同時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破壞程度參差不齊,但是這種粗放式的生產方式不僅影響了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還造成了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那么,未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方向就成了一大難題。
低碳經濟發展要求降低自然資源的消耗,提倡的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原則,防止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還要保證相對的經濟效益。社會是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因此低碳經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國農業經濟未來的發展道路首先要重視低碳經濟,低碳經濟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產業升級與經濟模式轉變的進程,也為綠色生態與科技興農創造了全新的途徑,在發展經濟健康的同時還能保護生態環境,創造一個綠色、低碳的生存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能利用科技改善生產能力
在我國從事農業生產勞作的主要集中在農業文化只是不高、缺乏對先進知識和科技認知的中老年人,這主要由于我國是農業大國,最初的科技水平和工業化并不完善,不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我國的農業只會停滯不前,不能飛速發展。因此,我們應該把握住科技,在大部分地區都要實現農業種植機械化,否則就會影響生產力,依舊還采取原始的耕作方法,也沒有進行集體化的生產經營,使我國農業生產效率無法得到提高。
我國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
首先要知道,我國的農業生產力和農業資源的分布并不合理,這是因為我國國土遼闊,橫跨區域比較大,而且氣候類型也比較復雜,同時為了發展經濟,我國對不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無節制開采,加快了資源的消耗速度,以至于給許多區域帶來了大量污染,水體和空氣等環境污染十分嚴重,甚至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除了人類對資源的浪費,還有在進行農業種植時噴灑的農藥,這些農藥雖然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效率,但是農藥對空氣環境也有著一定的污染和影響,再加上本身畜禽糞便就會對水體、土地造成污染,使我國農業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當下農業發展水平帶動經濟緩慢
農業經濟轉型的關鍵就是實現低碳經濟,要想實現低碳農業經濟,就要降低能耗。雖然我國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經濟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這主要體現在機械化水平比較低,農業方面的基礎設施也不夠普及,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有些企業貪圖高利潤急于求成,在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候添加了大量的化肥農藥,導致當地土地資源和水資源被嚴重破壞,使得農產品品質急速下降。
第一,生產模式相對比較落后。我國農業發展在科技水平上尚處于相對落后的局面,跟發達國家相比,使用的生產方式和生產設備具有明顯的滯后性,在農業科技水平與農技創新能力上均有所欠缺。雖然我國一直投入大量資金去研究科技,但是總體上的利用還是非常低。農業設施和機械化在不斷發展,也逐漸普及每個農戶家中,但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產量上并未有很大提升。主要因為現在農村人口中的年輕人多半都是外出打工,在農業生產方面主要都是中老年人居多,他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并不高,對待農業技術也無法做到充分利用。
第二,農業生產力達不到預估標準。隨著長期以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在農業和工業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現代人并不夠重視工業和農業的發展,以至于現使用的農業基礎設施非常落后,嚴重影響了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影響了生產力和農業的發展效率,不能達到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好,生活品質越來越高,需要面對的問題也就越多,現如今我國工業化發展的速度過于求快,導致水和土等資源都遭到非常嚴重的破壞,也就導致農產品的食品安全得不到可靠保障。我國多地農田囤積了大量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不僅影響了土壤環境,同時也使地下水源面臨污染威脅。另一方面,不合理應用化肥與農藥的現狀也導致農作物面臨著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由于長期受傳統農業發展形勢的影響,我國農業產業還面臨著土壤沙漠化與水土流失等問題。
第四,如今浪費資源的現象尤為普遍,雖然我國的資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由于社會不斷的發展,加上各類型資源運用方式存在明顯不合理性,因而導致資源短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越來越快,很多水資源、耕地資源被合理地利用起來。當前我國的耕地資源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情況,尤其草場資源更是長期受到沙化、退化問題的困擾,導致草場資源整體質量并不理想。農業生產中也存在資源浪費的普遍現象,資源和環境受到如此大的壓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為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
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當前很多農戶將秸稈作為生火做飯的主要燃料,但秸稈的燃燒會對當地生態環境及空氣質量造成嚴重破壞,還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的情況出現。針對這種情況,積極發展有機農業對于我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實現有機農業和秸稈還田工作,進行綠色施肥,同時實行輪作制度,既減少了生產作業時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同時還能夠使土壤肥力得到提升,生物的多樣化得到發展。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發展是農業方式轉變的里程碑,在低碳經濟發展的大框架下,生態農業可以將現如今的農業資源合理利用起來,使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得到有效地控制。勞動力資源的充分利用是影響農業生產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實現生態農業,就需要將農業資源的合理應用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對農業生產方式進行優化、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環境、大力開發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等措施,來使農業的發展得到有效推動。綠色無公害產品正是在生態農業發展下得到了大力支持,生態農業發展的同時還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合理地開發資源,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讓綠色無公害產品生產的越來越多。
實現循環農業模式
循環農業模式的出現是為了解決我國人口數量與耕地資源不匹配的問題,其最終目的在于滿足人類的發展需求。循環農業不僅可以實現循環經濟,還能節約能源和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使農業得到良好的發展。循環農業的發展前景是建立一個資源可再生的循環利用體系,不僅提升了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還保證了經濟與生態的平衡性,更好地維護了生態環境,讓農業朝著發展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發展趨勢進行。
實現旅游農業模式
現在很多山區或者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都開始發展旅游業,旅游農業的產生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之一。觀光旅游農業是指在滿足農業綠色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使農業生產具備旅游休閑的價值,進而為群眾提供精神生活需求的滿足。旅游農業是將旅游和農業相互結合,是如今社會發展的新趨勢,這一農業模式的價值體現在除了能為當地農戶創造更多經濟效益之外,還能夠有效促進社會向環境友好型的方向發展,也就能夠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與城鄉統籌發展的過程。
科技創新是農業生產力
要想從根本上轉變農村的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才能促進經濟發展,發揮充分的作用。在利用科技創新去發展農業的時候,需要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的開發,給予充足的資金與政策支持,隨后以此為基礎完善農技推廣體系與服務體系,對農業工作進行引導和宣傳作用,利用科學技術達到更好的優化和升級。農戶要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科技知識,同時為其建立對應的合同管理機制,引導其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要建設農業信息站,要時刻保證和農民之間的相互聯系,可以積極執行農業調研工作,在農業生產中起到良好的監管作用。
時代的變化和發展要求我們通過優質的生態產品來滿足人民的增長和需求,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愛惜和守護的。如今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飛快,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呈穩步提升,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每個人內心的愿望。因此,新時代的要求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有著基本的要求,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農業經濟體系。通過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經濟而走上質量興農的道路;通過推進有機農業的發展而開拓農業生態經濟;通過發展休閑農業和旅游經濟來拓展農業發展的思路。我們要實施振興鄉村的戰略,努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村變得更加美麗,讓農民從根本上走上小康,從此開啟農業經濟發展的新世界。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東城街道辦事處)
參考文獻:
[1]李愛娜.基于低碳經濟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J].中國市場,2017(05):170-171.
[2]孫婷婷.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探析[J].山西農經,2017(21):7-8.
[3]遲興雁.低碳經濟時代下農業經濟發展探析[J].現代商業,2017(01) : 252-253.
[4]李叔香.低碳經濟時代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探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