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夏
筆者是一名入社不到9年的年輕人,自參加工作以來,扛過長槍短炮,到過無數現場,主創了《紅色氣質》《新·生》等重大主題融合產品,炮制了“剛剛體”“創意海報突擊隊”等互聯網爆款,還和同事們一道創辦了主流媒體首個面向互聯網年輕用戶的新華社客戶端青春版。
從一線記者轉型新媒體編輯,從融合報道多面手成長為主流媒體重要端口負責人,在多個崗位歷練和不同環境磨礪中,筆者深刻認識到,只有始終堅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才能忠實履職,才能守住底線,才能真正做到打鐵自身硬。
新華社是國家通訊社,是黨和人民的喉舌、耳目、智庫、信息總匯,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今天,不斷探索創新,推出了一系列面向互聯網、面向青年群體、面向海外受眾的全媒體佳作。
2017年,一篇名為《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的微信推送在全網刷屏。當時,筆者作為此稿編輯,先是出其不意地對原先的通稿標題進行了“戲劇化”改造,讓一則平平無奇的快訊仿佛變成了好朋友間分享的趣事兒,之后在面對一眾調侃留言時,筆者將新華社微信公眾號賦予人格化特征,用機智活潑的語言和網友進行了積極互動,帶動了稿件的二次傳播,為新華社微信公眾號創造了一次罕見的“雙十萬加”……就這樣,“剛剛體”成為主流媒體在社交平臺輿論陣地的一種全新傳播語態。同時,在處理稿件和與受眾互動過程中,筆者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守《準則》中“網上網下‘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條底線”的要求,從不因稿子的體裁是新媒體、發布的途徑是互聯網而有絲毫松懈,在選題和網絡語言運用等方面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時刻保持與中央精神一致。
2019年國慶前夕,“15665611612”這串神秘數字引發全網關注。這既是一個電話號碼,也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第一句的簡譜,更是新華社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微電影《新·生》的主題密碼。它成功吸引無數網友撥打電話為祖國送上生日祝福,引導人們讀懂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這一作品最終榮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而這串密碼,正是我與團隊伙伴按照《準則》中“強化互聯網思維,順應全媒體發展要求,積極探索網絡信息生產和傳播的特點規律,運用網絡新技術新應用”這一條為指導,所探索出的全新創意。
今年“五四”上線的新華社客戶端青春版,以“講青年故事、聊青年話題、為青年提供服務”為主打,沖破次元壁,讓年輕網友們看到了一個“年輕態、不一樣”的新華社……筆者從中深刻體會到,新媒體要實現常做常新,就一定要如《準則》中提到的那樣,遵循互聯網傳播規律,立足于受眾角度,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
在為這些產品貢獻力量的過程中,筆者學到了更多知識,提高了業務本領,加深了對人民情懷的理解,增強了對守正創新的自覺。
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要面對的挑戰還很多,筆者將繼續恪守新聞職業道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力”,發揚優良作風,在自己的崗位上守好每一道關口,做好每一件小事,不負這份事業賦予我的神圣使命。
作者系新華社客戶端青春版負責人
【編輯: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