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麗
(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二九〇分公司內控審計部 黑龍江鶴崗 156202)
農業企業具有投資規模大、資金回收期長、財務風險嚴峻等典型特征,決定其發展中必須狠抓資金回流,以確保適應多元化經營對資金周轉的客觀需求,特別是要高度重視到期債權清理,強化應收賬款積壓引發的各種財務風險的控制。2015年以來,農業企業積極響應供給側結構改革,努力清理庫存盤活資金,但同時也因農業經營屢遭自然災害風險造成大量土地承包費回收困難,以及農產品加工和房地產開發項目因大量商業信用銷售而形成過多的應收賬款,迫使其持續高負債經營。源自債權和債務兩端的風險同時阻礙公司運營的開展,也隨時有公司資金鏈斷裂的財務危機。所以,研究農業企業應收賬款風險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應收賬款風險是企業應收賬款所引起的壞賬損失、資金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的可能性?,F代社會經濟環境下的農業企業,投資規模和資金占用量十分巨大,而且資金回收期長;不可逆的經營風險造成巨大收入波動,家庭農場和外來租戶的“地租”回收壓力大。因此,除了壞賬損失和清欠費用等問題外,土地承包費、地租和產品銷售資金被長期大量占壓造成經營陷入困頓而被迫借債,從而引發債務風險、資金鏈斷裂等財務危機,更值得關注。這說明,傳統財務概念已不能準確反映企業對應收賬款風險控制的需求,應將其重新定義,本文認為,應收賬款風險是企業應收賬款引起壞賬損失、資金成本、管理成本增加和誘發債務風險的可能性。該定義從“風險鏈”維度,豐富了應收賬款風險的結構內容,拓寬了農業企業應收賬款風險防控的思路。
結合應收賬款風險的新概念,可從多個維度對農業企業的應收賬款進行分類。從實踐角度看,農業企業的應收賬款風險,可分為主觀風險和客觀風險;按其程度,可分為輕度風險、中度風險和重度風險;按風險來源,可分為內源性風險和外源性風險;按其成因,可分為總量失控風險、逾期風險、拖賬風險、怠于行使債權風險等。
根據系統論思想,農業企業應收賬款風險控制(以下簡稱“應收賬款風控”)應是企業財務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由多種影響要素構成的多類型風險子控制系統。從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公司16個國有農場分公司的實踐調查看,其應收賬款風險控制系統應包括應收賬款風險識別與預控系統、應收賬款風險影響要素控制與應收賬款風險危害控制三個模塊。每個控制模塊都寓含著多個控制措施模式,農業企業應收賬款控制系統如下頁圖1所示??梢钥闯觯r業企業應收賬款風控隸屬于公司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實踐中并不需單設一套管理控制系統徒增風險管理負擔;應收賬款風險多樣性,決定其控制必須構建一套有組織領導、有預警提示、有防范預案和控制措施、有長效保障機制的功能模塊體系,形成上下貫通、橫向交互協作的控制系統。這既為農業企業研究制定應收賬款政策制度指明了方向,也為其實施具體風險控制行動和落實責任提供了工作指南。

圖1 農業企業應收賬款風險控制體系
農業企業應收賬款風控離不開組織保障。建議在公司風險管理或控制委員會下,設應收賬款風控委員會(以下簡稱“風控委”)。由總經理掛帥,總會計師和銷售或項目經理協助,配備專業的風險管理專業人員,行使應收賬款風險識別、評估、客戶信用檔案管理和制訂發布風控計劃或指令等職能;同時,各項目大區分公司應建立“風控中心”履行相應職責,并接受集團公司風控委領導或指導。
針對案例企業有房地產業務,財務風險較大,要在各項目大區公司設立風控分委員會,抽調風險管理專業人員和銷售、財務、法務和事業部等人員,落實應收賬款風控政策制定實施,并通過公司OA辦公系統,實現與總部風險控制中心的資源共享積極反饋控制信息。其中,銷售人員負責客戶信息收集、客戶動態追蹤、應收款催收計劃落實和銷售政策把握等;財務人員負責應收賬款賬齡分析、日常管理以及壞賬處理;事業部人員承擔與政府部門溝通和落實對政府的清欠任務;法務人員專門針對欠款“釘子戶”制定追討欠款的司法文書和代理訴訟等。需要強調的是,農業企業應要求財務部門通過會計報告等方式,定期發布應收賬款風險預警信息,以及中度以上風險警報的處理意見或建議,以提醒公司高層及時發出清理債權和改革營銷結算模式的應急指令。
1.總量失控風險防御。農業企業應分層、分項、分期地設置公司的應收賬款總控控制指標。控制指標可用絕對值,也可用相對值。如總公司應收賬款上限值為8 000萬元,或分公司應收賬款占營收總額上限值為25%;又如某地產項目分期收款額首期不能低于75%,余款不能超過2期,每期不能超過一個月等。當某個項目或會計期間的預警指標抵近或達到峰值,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將自動發出警報。如果應收賬款總量風險因子層系統發出“總量增速”因子或“總量占營收比”因子的黃色預警或顯示中度風險,則應立即啟動風險控制預案,包括限制公司信用銷售活動,改用新銷售政策等;如果發出“應收款總量占流動資產比”超限預警,則需嚴格落實應收賬款責任包干制度,加速回收欠款,并努力改變公司銷售政策與經營戰略目標。尤其出現重度風險時,公司高層應第一時間掌握信息并指令風控委及分公司風控中心,從銷售政策、客戶信用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暫停公司信用銷售政策,大力開展應收賬款催收以及優質應收賬款融資,將賬面上的應收賬款及時轉化為公司實際效益,并進行風險密切追蹤識別和評估,謹防應收賬款風險導致公司現金流全面崩潰。
2.逾期風險防御。實踐中,農業企業應允許應收賬款風險客觀存在,比如按會計準則允許壞賬損失處理的輕度風險,公司能夠接受但要努力控制。因為從經營思想上保留適當的逾期風險空間,可使信用銷售政策適當寬松,有利于提升營銷業績。但逾期須有“度”。例如房地產項目中,對逾期≤1年的應收賬款,公司應圍繞應收賬款額度、客戶特征和信用等級等,研究制定應收款管理政策,分別設置容許逾期上限值,如1個月、3個月或半年等,如老客戶中A+級信用的100萬元以內分期款可容其拖欠8個月,A級的可拖欠6個月,C級信用的寬容期為0。同時,規定“誰主辦誰負責”“誰批準誰包干”的責任控制措施。這樣,為營銷等機構開展業務談判和處理交易事項和加強應收賬款的預期風險控制,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依據和保障。當然,在預警系統發出中度及以上應收賬款逾期風險警報時,財務部門應第一時間通報相關責任機構及人員,并將監控到的應收賬款逾期風險因子層級主導要素如周轉因子、逾期率因子等進行必要提示,提出財務處理意見警示,以便于相關責任方有針對性地采取欠款催收、檢查協議標的、修訂格式合同條款、依法追責等有效措施。
3.蓄意拖賬風險防御。在農業企業的商品交易和經濟交往中,因部分商業信用差的客戶和地租戶,其有足夠支付能力卻不履行合同承諾,主觀上惡意拖欠款造成應收賬款損失的可能性,即為蓄意拖賬風險。該類風險危害性大,財務應評估其為重度或中度風險。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陷入滯緩發展周期,國際國內的產業經濟都普遍受到影響,也給農業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帶來了嚴峻挑戰。如果高危害的蓄意拖賬風險頻發,必將嚴重威脅企業的現金流。但同時也看到,農產品和食品呈現出剛需不減反而增加的趨勢,促成了部分農產品價格上揚和食品暢銷,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給農業企業發展和應收賬款風控帶來的機遇。對此,農業企業需從頂層設立重要客戶、重大項目的非現金交易防線,并要求風控委和二級公司風控中心要與財務部門協同,實施整體聯動,形成專組、專人對專項、專戶的債權監控和清理,監控和清欠信息要會計按旬報、清欠組逐次報,風控組織要對應收賬款責任按人報,以確?;鈵阂馔腺~風險,監控到位,清欠足額,避免應收賬款損失和引發債務風險。
4.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壞賬風險防御。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壞賬風險,是農業企業放任客戶、家庭農場或地租戶等相關債務人拖欠交易和往來資金而不積極采取有力措施主動索要和清理已到期債權,從而給公司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梢?,怠于行使到期債權屬于農業企業的“內源性風險”,而且有主觀故意放任拖欠之嫌,或因財務缺乏債權管理所致。因其可能縱容債務人產生還款“惰性”,將輕度的延期風險演變成中度甚至重度的惡意拖賬風險,形成無法挽回的嚴重損失。為此,農業企業需建立嚴格的債權責任管理辦法,明確財務包干、經辦人包戶、經理包項(區)的債權清理范圍,落實嚴格的債權風險問責制度。當公司產生債權預期風險預警時,財務部應立即與銷售部門跟蹤債務人動態,聯手清理到期應收款;對久拖未清的到期債權,要責任劃分到位,層層落實到具體部門和人頭,提升其追償責任意識與主觀能動性。
為控制應收賬款風險影響因素中的信用機制缺失問題,農業企業應建立客戶信用檔案,分類對客戶信用等級進行打分,并根據分值確定對應的應收賬款政策寬緊程度。通常,農業企業下游客戶可分為政府結算方、大宗農產品(含初級和再加工等)采購集團等,依次按信用等級評估可設立主營業務收入或財政經常性收入(0—30分)、政策支持度(依配合度高低0—20分)、商業信用狀況(按拖欠時間0—30分)和項目規模(0—20分)等四個差額評分項目,再分別設立評分指標和打分值項;依分值確立客戶結算信用等級,劃分不同客戶的最長信用期限和授信額度,詳見表1。
實踐中,授信額度可依照公司項目所處地區、與客戶商業關系和業務量規模等,因地、因企、因事制宜地靈活調整確定。要針對經濟條件不足以承受全款支付卻有商品剛需的客戶,評定其年收入水平、經營類型、金融征信等級等權重要高,并參照表1設計信用等級標準表。對家庭農場、地租戶、農產品收購商等的信用期限和授信額度單位,應分別以“天數”和“萬元”為單位;政府和公司的集團性集中采購、承建項目等大客戶應認真評估,但最長信用期限應低于五年,授信額度不能超過公司注冊資本。通過表1,可識別和確認客戶信用等級類別,據以采取有差別的應收賬款催收和跟蹤監控策略。例如,營銷部門將客戶分期付款請求呈報風控委(中心),風控委(中心)通過調閱重點客戶信用檔案,識別出高信用風險客戶并進行風險等級評估,提出客戶分期期限和授信額度意見,下達營銷業務機構執行和財會部存檔,從而便于農業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計劃落實,并促進公司銷售政策與風控政策不斷改革完善。

表1 客戶信用等級標準表
1.財務與會計控制制度體系。首先,應持續加強應收賬款核算與壞賬準備計提。農業企業財會部門應根據風控中心提供的公司應收賬款風險評估與客戶信用情況,進行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和壞賬測試,據以調整應收賬款核算與壞賬準備計提政策。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各地企業復工困難,訂單難接,企業經營獲利水平、地方政府稅收、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都有一定的下降。這樣,農業企業將面臨更持久、更嚴峻的應收賬款風險考驗。對此,需重新評價應收賬款逾期和蓄意拖賬客戶信用、償債能力等指標,認真估測和適當調高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金率,以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應收賬款風險的沖擊。其次,抓住機遇爭取應收賬款融資。隨著2015年資產證券化政策的頒布實施,很多房地產上市公司都成功地通過信托投資平臺開展應收賬款融資。對一些占比高、賬齡長的應收賬款,可以探索利用政府信譽保障實施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以盡快盤活長期癱瘓于賬面無法周轉的“死資產”,降低應收賬款總量失控風險與逾期風險,避免其進一步轉化為惡意拖賬風險,努力緩解公司現金流緊張和持續誘發債務風險的財務危機。對政府等集團性采購項目欠款,凡預估賬齡超過3年的,可根據客戶信譽確認其為“優質性”債權,通過引入合適資質的信托機構,進行優先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還可將傳統地產項目中來自業主的應收賬款,以一定規模的財務成本,轉讓給信托公司,提前回流資金,有效地轉移應收賬款風險。
2.健全和完善銷售控制制度。應收賬款風險是銷售活動中的信用風險,而銷售政策寬松、銷售業績與責任管理脫節、催收制度不完善等是應收賬款風險的基礎導因。對此,農業企業應縮減信用銷售方式,確保營業收益是可供支配和分配的現金而非賬面虛存的資產。對必須采取信用銷售的項目,建立企業總經理而非項目經理審批程序;現款結算方式銷售的項目,應規定折扣銷售優惠方案。如在一二線城市開發的受限制的傳統地產項目,可整體八五折銷售優惠;全款購買的折上再打九折,按揭一年可折上再打九五折,按揭兩年折上再打九八折,以促進資金回收和清理積存庫存。同時,建立應收賬款催收人員回款責任及相關激勵政策。企業風控中心為銷售人員和事業部人員分析客戶實時動態的信用信息,財務人員定期匯總整理應收賬款回收、到期、逾期和壞賬情況,將銷售業績與賬款回收工作相結合評價個人銷售績效,公式為:

從公式可以看出,如果當期能全款銷售且往期無逾期應收賬款,則業務員可獲得全額提成;若當期應收賬款與營收比率低于往年,則當期應收賬款占用系數將大于1,體現獎勵功能;反之,系數小于1,反映懲罰效應。例如,某業務員底薪3 000元,當期實際簽約銷售商品賬面確認營收額合計2 500萬元,其中含150萬元暫欠款(月末收回50萬元);適用業務提成3‰,上期應收款占主營業務收入比為7%。若無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影響,該業務員本期可獲得銷售提成款7.5萬元(2 500×3‰)。根據資料可測算其本月提成收入為:

各農業企業要依據自身能容忍風險所允許的政策寬松度,確定當期應收賬款總額“免除額”,防止出現業務員、部門負責人等過度擔責而侵蝕個人應得傭金或提成利益現象。
綜上,農業企業的應收賬款風險長期持續存在,并且容易向債務風險傳導,形成從上下游兩端共同制約企業現金流的“風險鏈”。從某種意義上講,應收賬款是最容易成為企業資金鏈斷裂的“導火線”。所以,農業企業應從銷售政策和合同管理入手,通過有效的價格機制和銷售結算模式來預控債權風險;積極開展賬齡分析以正確調整壞賬準備金比率,做足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的資金儲備;重點是強化落實應收賬款的風險損失問責制度,確保銷售有權、清欠有責,權責結合、獎懲掛鉤。在制定應收賬款風險應對預案中,不能出現“風險規避”行為。因為應收賬款是公司既成事實的債權資產,屬于被客戶占壓的資金。所以,即使是應收賬款發出了紅色警報,公司也應制定積極的索債措施,力爭通過法律途徑,化壞賬風險為有效的資金回流,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損失。此外,還應特別注意防控應收賬款風險潛藏的“財務風險鏈”效應防控,即公司由于要不回來“舊賬”而還不上“新債”所導致債務風險連環產生的可能性。當債權和債務壓力接踵而至,要積極疏導下游供應商等,采取以債權資產做抵押或主動轉讓自身債權給債權人,授予其行使“代位權”,以化解債務風險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