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潤杰
清華大學的雨課堂上開設了一門學生競相選擇學習的課程——《摸魚學導論》。這聽起來是一門教人偷懶的課程,但它的開設竟引起了網友的廣泛支持,甚至有些網友調侃要去清華大學學摸魚。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當代年輕人越來越懶垮了嗎?
其實不然,“摸魚”源自“渾水摸魚”一詞,原指偷懶不好好干活的行為,但隨著企業“996工作制”的壓迫,“摸魚”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反映了新一代年輕人對工作的積極態度。“ 996工作制”最先出現在互聯網打工領域,是指每日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近些年來,程序員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高禿職業”,程序員們甚至自嘲地提出“上班996,不久ICU”的標語。此時,“摸魚文化”也就孕育而生!
不會摸魚的員工不是好員工,對終日“996”的打工人來說,忙里偷閑的摸魚,不僅可以緩解工作時的疲倦,適當的休息還可以提高后續的工作效率。對于設計行業,摸魚時的放空,也許能帶來更好的思路和靈感。除了帶薪上廁所、建群聊天這些基本的摸魚模式,一些厲害的打工人甚至自己創造了一些摸魚軟件,也真是當代打工人之光!例如Thief Book,它是網友Lauix Data在GitHub上建立的一個免費開源項目,這個軟件可以在電腦的小區域顯示電子書內容,甚至在Excel表格中也可以閱讀電子書。此外,還有識別老板人臉自動切換桌面的軟件。這些真可謂是摸魚人的福利軟件啊!
“摸魚文化”在行業興起的同時,也感染了校園里的“00后”們,他們的校園生活也出現了類似“996”的內卷問題。例如,老師布置了兩千字的論文,一些同學為了獲取高分,自愿上交兩萬字的論文,這就導致按作業要求寫兩千字論文的同學分數不高,他們會被迫增加論文的字數,最后大家會為了獲取高分,拼命增加論文的字數,甚至出現只追求字數不追求質量的情況。這種現象引起了許多同學的不滿,這不,清華大學的一名大一學子高同學在清華大學的雨課堂上開設的《摸魚學導論》,獲得了同學們的熱捧,參與課程的學生達1200多人,網課話題的瀏覽量高達700萬次。
高同學明確表示課程不點名、不考試,希望大家享受摸魚的凈土。網上對摸魚課的評論也十分逗趣,展現了各路網友的腦洞:在摸魚課上摸魚會不會被扣學分、摸魚課老師的備課行為是不是違背了摸魚的本質……其他大學的同學大喊羨慕,評論中各種艾特自己的學校,而清華大學的有些學子則表示自己選課遲緩,無法加入課程,連摸魚也摸不過自班的學霸。
針對這門課程的爆火現象,高同學在知乎上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希望大家在會心一笑,或者是在摸魚的理論指引下,提升我們做事情的效率,平衡我們的學習工作與自我休閑后,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更需要關注的地方。”清華大學的同學們認為該門課程更像一門“玩笑課”,老師會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生活中的美景,分享一些趣事,更多地展現了年輕人對待不合理競爭的反抗和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
當代社會過于追求效益而忽視人們身體健康的情況略顯病態,校園里為了追求分數而形式內卷的行為也略顯可笑。正如高同學所說,我們應該將關注點放在更需要關注的地方,以健康的身體和樂觀的心態應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