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媛

5月19日,重慶高新區公布了2020年度重慶高新區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名單,含1家獨角獸種子企業和6家瞪羚企業在內,共7家企業上榜。
從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到高能級領軍企業,上榜的7家企業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得益于重慶高新區構建的良好科技創新生態和高品質創新環境。
“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有不同的需求,要服務好企業科技創新,就要培育好每個階段的‘土壤,給予企業充分的‘養分。”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科技企業部負責人項光省說。
人才保障、金融支撐、創新服務、科技交流等都是科技創新所必需的“土壤”和“養分”,沒有這些要素的加持,企業成長和科技創新便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引鳳來棲
4月25日,2021年“百萬英才興重慶”四川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四川大學舉行。
當天,重慶高新區向四川大學學子拋出了引才“橄欖枝”。
“今年3月,我們面向全球發布了‘金鳳凰政策,從人才、創新、產業、金融4個重點領域分別提出系列政策,特別是人才支持政策更是領先中西部,含金量十足。”重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技人才是科技企業發展的基礎,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2020年重慶高新區全面獨立運轉后,新的人才政策制定工作也被正式提上議程。
“人才政策制定工作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在整理材料、政策突破等方面都面臨著一些難題。”重慶高新區黨群工作部工作人員樊銳介紹。
查閱資料、對標對表相關文件……為了讓“金鳳凰”人才政策更加精準科學,政策編制組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組織專業力量反復研究,從征求意見到逐條論證,從修改到定稿,他們征求梳理各方意見不下200條,前前后后修改了20多次。
3月5日,“金鳳凰”政策正式對外發布。
職務科技成果所獲收益的95%劃歸科技人員,打通一站式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加快政策兌現速度……在“金鳳凰”人才政策中,如何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被不斷“加碼”。
得益于新的人才支持政策,在2021年“百萬英才興重慶”四川行活動中,有近100名人才與重慶高新區達成合作意向。這里,正逐步形成“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發展生態。
金融賦能
作為中小企業的重慶臻遠電氣有限公司,能夠在短時間內順利拿到300萬元無抵押信用貸款,讓臻遠電氣創始人張秀宏感慨良多。
“中小企業融資非常困難,通過‘高新金服平臺,我們快速解決了企業資金緊張的難題。”張秀宏稱。
“高新金服”由重慶高新區牽頭建設,是全市乃至西南地區首個集合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科技保險、技術評估、上市輔導,以及政策兌現的科技金融平臺。
“平臺上線后,正在逐步建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多層次精準投融資服務體系,可以更好地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發展瓶頸。”重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5月下旬,“高新金服”平臺已發布金融產品131項,成交筆數172筆,融資金額11.22億元,幫助重慶高新區不少企業緩解了資金壓力。
同時,為健全平臺運行的政策配套機制,2020年10月,重慶高新區還印發了《重慶高新區促進科技金融發展辦法》,以切實激發金融機構活力,加快金融產品創新。
為適應企業不斷變化的融資需求,重慶高新區一方面不斷“開源”,打造新的投融資平臺;另一方面不斷“瘦身”,簡化已有融資平臺辦理程序。
“我們將審核步驟簡化后,企業僅需遞交一次材料,審核、放款效率都有了明顯提高,實現了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形成了更加有力的科技金融支撐。”項光省稱。
孵化培育
“明天還會有一家香港的企業來公司談合作。”5月28日,重慶晉才富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涂勇興奮地說。
近段時間,多家國內外企業向晉才富熙表達了投資和合作意向。
“公司的發明專利和軟件版權數量上升趨勢明顯,目前公司正在做上市前的籌備工作。”對此,涂勇信心滿滿。
作為一家從事智能化設備與軟件研發銷售的公司,晉才富熙從成立之初僅有3個人的團隊,發展到如今擁有員工近100人,公司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重慶育成發展有限公司無微不至的照顧。
近年來,重慶高新區高度重視孵化器和孵化體系的建設工作,新建了育成加速器、中關村智酷創新平臺等孵化載體近5萬平方米,并加快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
孵化器是釋放創新活力的有效載體,培育企業和企業家的重要平臺。
在晉才富熙成立之初缺乏資金時,育成公司對其進行了房租減免,幫助其渡過前期難關;企業不斷發展時,育成公司及時將相關政策送上門,幫助其搭上政策東風;企業遇到專利問題時,育成公司助其保護知識產權……
“很多之前我們需要分心的工作,重慶高新區都已經幫我們設計好了,能申請的政策都已經幫我們落實了。”涂勇稱,“這使我們能把更多心思花在產品研發上。”
“初創的科技企業缺少資源,就像一棵需要陽光、雨露和土壤的‘幼苗,它們的成長需要孵化器不斷為它們提供‘土壤。”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孵化服務部部長陳超表示。
促進交流
2020年9月11日,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暨第六屆重慶“高新杯”眾創大賽決賽落下帷幕。
作為重慶高新區內從事高端裝備制造的科技型企業,重慶派馨特機電有限公司帶著團隊主攻的攪拌摩擦焊裝備和焊接工藝技術參加大賽,并斬獲大賽成長組三等獎。
“其實,這是我們第二次出戰‘高新杯。”公司負責人唐遠金稱。
再次出戰“高新杯”,比起收獲的榮譽,派馨特更看重的是知識的學習——在大賽上,通過和其他企業、評委的交流,派馨特不僅了解到其他行業的新技術,也對企業自身核心技術的現狀和前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我們積累了更加豐富的經驗,這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拓寬焊接技術在行業領域和材料領域的研發工作。”唐遠金稱。
2015年,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開賽,重慶第一次設立賽區,重慶高新區也借此機會,打響了屬于自己的“高新杯”賽事品牌。
這一年,也是派馨特第一次參加此類“盛會”。
“通過舉辦各種賽事和活動,不僅能加強企業間的科技交流,還能營造出更加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從而形成‘創新磁場,吸引更多企業和企業家入駐。”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合作交流部部長羅浩介紹。
“高新杯”舉辦至今,為轄區內科技企業的要素交換、科技交流搭建了重要平臺。
同時,“高新杯”、眾創大賽、“i+”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宣傳了重慶高新區優惠的創新創業政策及優良的創新創業環境,對廣大創業者和創新項目產生了“虹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