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雄軍 劉容
【摘要】2020年《中國新說唱》成為當下最為熱門的綜藝之一,打開了人們接觸、認識說唱文化的大門,引起了說唱文化熱潮,推動了說唱文化在中國的普及,也被網友們稱為是“說唱的夏天”。《中國新說唱》的制作核心理念無不體現著“中國風格” ——以中國元素為魂,建立在本民族音樂母語的基底上,呈現出中國文化的新風韻。
【關鍵詞】流行說唱藝術;中國風格;意義;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J60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0-0097-0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重點項目“高師音樂專業研究‘五維一體’培養模式研究”(2019JGZD
027)研究成果。
本文擬從“中國風格”的角度下思考。流行說唱藝術的中國風格,即以中國特色為起點,通過與西方流行說唱藝術交流融合來生成音樂可持續發展生命力,從而實現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相互對話與升華,使中國文化走出去彰顯獨特魅力。
一、中國風格融入流行說唱藝術的淵源
(一)流行說唱藝術與中國風格的緣起
1.流行說唱藝術的起源
說唱最早發源于美國街區底層,貧民窟的黑人青年將自己所遭受的種族歧視與不滿,寫成連貫且押韻的快速念白,向外界傳遞著自我的態度。
2.流行說唱藝術在中國的傳播
當這種說唱音樂漂洋過海傳到中國,開始融入中國音樂符號,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風格。說唱藝術最早先傳入我國香港,慢慢成為地下潮流[1]。中國許多音樂人也開始為中國說唱音樂滲透本土文化的血液,創造廣為流傳且宣傳中國特色的音樂作品,廠牌的存在也是說唱音樂文化在中國傳播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二)《中國新說唱》 ——流行說唱藝術之發展
1.節目創造理念蘊含音樂本土化價值觀
中國風格融于說唱藝術是節目的創作理念,也是節目創作的基礎,更是在中國傳播說唱藝術的重要元素。節目總監制陳偉在訪談中曾說,在主流傳播平臺上做節目,影響的是上億人。這就意味著要在大眾文化中傳播高品質的內容,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因此,中國風格融于說唱藝術這一創作理念始終貫徹在節目打造上,其綜藝推廣曲也取名為《中國魂》。
2.音樂創作基于中華語境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中,擁有對文化特定的“質”的追求。起源于黑人貧民窟的草根說唱文化,來到中國難免“水土不服”,兩種文化存在沖突。處于種族歧視的背景下發展的說唱文化,充滿著憤怒、不滿、暴力、金錢,而中國在華夏文化的影響下,有著“仁愛”的思維方式。《中國新說唱》也以此為鑒,尋找了兩種文化的親近地帶。例如來自新疆的那吾克熱《兒子娃娃》的歌詞則表達了不為己不為私,想要推廣新疆說唱的意愿。
二、流行說唱藝術蘊含中國風格之意義
(一)對音樂本土化、多元化價值觀傳播的意義
其一,樹立了音樂本土化的觀念,增強了文化自信。表達個性、態度、夢想、情感的優秀說唱音樂作品,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認同和喜愛,已成為其文化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蘊含中國風格的說唱音樂廣泛流傳,在無形中給當代中國青年傳播了音樂本土化的觀念,增強對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其二,實現音樂多元化,促進交流發展。說唱音樂與中國文化的互動交流,在彼此嫁接、借鑒中,實現了文化融合發展的同時,也創造出了新的說唱音樂形態,完成了文化的多元性樣式,說唱音樂的本土化客觀上消除了受眾對以往說唱音樂的“文化定勢”,其陽光、青春的面貌顛覆了此前大眾心中的負面形象,整個中國的說唱行業由此產生了正能量的積極氛圍。
(二)以中華文化為內核的音樂觀念對現代創作的意義
其一,《中國新說唱》的大獲成功也證明了將其他藝術形式放置于中華語境的可行性。經過幾千年傳承沉淀下來的中華文化瑰寶,通過說唱的音樂形式作為紐帶,向全世界傳遞中國風格獨特的魅力。因其的倡導、鼓勵,引起了以中華文化為內核的說唱熱,一些優秀的音樂制作人開始創作以本土音樂母語為根的音樂,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并在此基礎上傳遞開放、多元、自信的中國聲音。
其二,中華民族擁有對文化特定的“質”的追求,更推崇正能量,將其融入說唱中,打破了說唱音樂是“暴力”音樂的固有思維。擁有中華文化內核的說唱音樂倡導年輕人把正能量與真性情融入說唱,表達自我或是為不公平的事件發聲。例如,歌手vava的《life is a struggle》訴說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曾經是離家出走、讓家人失望的小太妹,到現在會堅持不懈、不畏人言唱出“夢中小路,我不會停下腳步”的女歌手。
三、說唱藝術之于中國的發展路徑
說唱音樂在剛傳播到國內時聚集在地下發展,然而,在流傳中國后的四十年中不斷地發展——說詞的地域化、內容的本土化,漸漸賦予了中國色彩,再到《中國新說唱》播出推廣后,使更多人了解蘊含中華特色的說唱藝術,節目價值觀所倡導的“中國魂”,也為說唱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二者的結合也使它在中國逐漸大眾化,開始大步邁向地上,形成了“說唱熱”。而被更多人認同、尋求中國風格融于說唱藝術的策略,成了人們肩頭的使命。下面將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探索。
(一)音樂表現要素吸收中國特色元素
1.語言體現方言特點
方言說唱也是獨具風格的一個種類,說唱歌手們將具有地方方言融入說唱作品,不僅能夠推廣地域風俗文化,也能更貼近聽眾的生活,增強各地域受眾的心理認同,產生親近感。《中國新說唱》第一季參賽選手Gai、bridge作品中包含大量的重慶方言及地域文化特色,如《火鍋底料》《重慶魂》。
2.歌詞彰顯中文韻腳精彩
在歌詞編寫中,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統一,能夠使歌曲在歌唱時產生鏗鏘的和諧感。在《中國新說唱》的節目中,歌詞注解常常會出現“單押”“雙押”“三押”。此外,中英文混合的歌詞,也打造出了“中西合璧”的新韻式。
3.內容蘊含中華民族精神
在華夏文化的影響下,國人有著“仁愛”、講和諧的思維方式。大眾更加中意于積極向上、和諧友愛的表達內容。所以,對積極向上、正能量主題的強調,無論是基于這樣的說唱音樂更能引起大眾關注的事實,還是促進說唱音樂在中國的進步發展都顯得尤為重要。
(二)音樂文化內容蘊含中華文化素養
真正的中國風格不僅僅只意味著包含有中國元素,作為說唱音樂的創作者,為了說唱藝術在我國更好地傳播與發展,中國傳統文學的積累和中國地方民俗的學養準備都是不可或缺。在目前即使不斷地有選手在演唱中增加中國文化的創作比重,但從本質上,中國風格的體現僅僅為中式符號的刻板堆砌,觀念老舊且在形式、主題及情感抒發上都高度類似。實際上,中國風格的內涵廣闊而深刻,即包括大眾熟知的古風、傳統文化元素,也包括現代民樂、地方習俗習氣。因此,存在于中國的獨特語境之下,例如胡同里的叫賣、中國的傳統說唱、東北的二人轉及陜北的民歌等帶有韻味的民俗曲調,都可以成為中國風格的內核,也都可以成為創作利用的中國文化內容。
(三)吸收繼承中國傳統說唱藝術優秀文化
傳統說唱藝術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熠熠生輝的珍寶。其是集音樂、文學以及表演三位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2]它分為板誦類、彈詞類、雜曲類、鼓書類、道情類、琴書類、走唱類、牌子曲類等八大類。具有敘述性,常將文學作品改編為曲藝,講述真善美的故事,傳遞積極向上的品德,用貼近生活的方式展現作品的內涵,從而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它的音樂旋律與語言聯系非常緊密,講究“按字行腔”。
流行說唱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可以嘗試性地把我國傳統的說唱藝術和西方流行的說唱藝術融為一體。比如在現代說唱歌曲的表演中加入傳統和曲藝元素,深度探索和研究說唱的各種表現技巧、唱腔結構、伴奏、表演等載體,并將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巧妙地運用其中。
(四)保持個性,勇于創新
有人說,說唱的成功也是“反叛”的成功,這里的反叛是指對一種一成不變、枯燥無味音樂的質疑和突破,這種“叛逆”精神也一直伴隨著說唱音樂的成長。在說唱藝術充分的本土化后,也要尋求新的創新點,實現中國風格下的二次突破。例如馬曉在其研究中的暢想:“未來說唱音樂本土化運作上應遵循文化移植——文化本土化——文化再移植——文化再本土化的過程。”換言之,說唱音樂在較充分本土化之后,為了得到發展,要吸收其他優秀音樂文化,可以從說唱音樂類型的引進入手。國外繁多的說唱音樂類型,例如陷阱說唱,也會為中國風格下的說唱音樂增添新鮮血液。
四、結語
流行說唱藝術的中國風格,不僅解決了跨文化之間交流的阻礙,使流行說唱藝術在中國得到蓬勃發展,更傳遞了音樂本土化、音樂多元化的觀念,增強了本民族文化自信、樹立了對其他音樂文化保持開放的心態。在未來的發展中,流行說唱藝術的中國風格仍需向更深層次的中華文化學養探索,以及對其他文化移植、借鑒,保持初心,勇于創新。
參考文獻:
[1]張炬,楊慧.從《中國新說唱》看嘻哈文化本土化傳播特點[J].新聞前哨,2019,(01):29.
[2]單南.論我國說唱音樂的發展歷程及其歷史地位[D].河北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
夏雄軍,男,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劉容,女,湖南長沙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