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洋
摘要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疫情的促動,越來越多的高校使用了混合式教學組織形式進行教學。為了解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學的現狀,筆者以陜西地方高校為調查對象,調研分析了當前陜西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學存在的突出特點和問題。基于問題分析,本文提出了陜西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學的優化路徑:規范混合式教學管理制度;完善混合式教學反饋機制;實行循序漸進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發展方案;建立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要素分析評價方法。
關鍵詞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學;問題;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4.008
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Hybrid Teaching in Shaanxi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Yiyang
(Yan'an University,Yan'an,Shaanxi 7160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epidemic,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se hybrid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 for teach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xed teach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author takes Shaanxi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mixed teaching in Shaanxi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problem analys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mixed teaching in Shaanxi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andardizing the mixed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Improve the mixed teaching feedback mechanism;Implement the step-by-step mixed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Establish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elemen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hybrid teaching.
Keywordslocal universities;mixed teaching;problems;optimization path
隨著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使用了混合式教學來作為課堂的教學手段,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1]混合式教學是利用“線上”+“線下”的方法來對于在校學生進行多接觸化、多形式化的一種教學方法,[2]在利用直接和間接關系的有機結合上能實現對于學生引入由淺至深的學習思路上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減少教師的課程負擔,是近年來較為新穎的教育方法。[3-5]本文在基于對陜西省地方高校的調查資料上,分析混合式教學的發展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優化路徑,從而為高校實現混合式教學的方法提升和拓展提供參考思路。
1陜西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學應用的突出特點
1.1形成了由上至下的管理體系
由于混合式教學屬于進行網絡時代來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因此必須在相應的管理機制下運行,在此方向上,陜西省的教育政策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功。2020年,陜西省教育廳發布了《關于公布2019年陜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線下、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明確了課程的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而將混合式教學作為其中的首要運行方式,是對于混合式教學方法和效果的認可。同樣,各地方高校在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政策支持上也有較為明顯的舉措,如陜西理工大學2020年9月發布的《陜西理工大學混合式教學管理辦法》,就明確提出了要對于新型的教育模式進行探索,發展以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或其他在線課程并運用適當的數字化教學工具進行現代化教學的手段,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總體要求和管理辦法;西安工業大學在2020年2月采用“教學平臺+直播平臺”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線上教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一流專業項目實施辦法》中明確要求各專業把在線課程建設作為重點建設內容,并要求設置課程建設類子項目、專項項目和重點項目進行分類建設,同時在一流專業項目結題驗收標準中進一步強調在線課程的建設標準。
由上述現狀可以看出,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建設思路主要是從國家級、省級的政策部署逐漸傳遞到陜西省內各地方高校,而由各地方高校根據現有基礎,從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管理鏈條的完善,各地方高校在管理方案中也明確提出不能將線上教學作為線下教學的補充。在疫情期間,由于合理的管理體系,各高校都不斷發展了自身的線上教育設備和方法,并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
1.2運用了多類型的實施方式
由于混合式教學是一項使用不同出發方式的教學方法,因此陜西省各地方高校對于混合式教學的理解也根據各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出發,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采用了多渠道、多類型融合的思路來進行建設,例如,西安理工大學在2016年推出了西安理工大學云課堂,并在教育部、陜西省教育廳做出的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和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在線教學的要求下提供了在線教育平臺云課堂、智慧樹網平臺服務方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籌建了可滿足全校師生使用的校內課程網絡中心平臺,組織教師學習“雨課堂”“學習通”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工具的使用方法;西安科技大學在疫情防控期間,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協同各學院(部)統籌指導教師采用多模式、多方法分類開展線上教學活動,理論課優先利用教育部推薦的優質在線課程資源,靈活采用多模式、多方式線上教學,鼓勵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前預習(自主學習)+課堂在線講解互動+課后復習完成作業”混合式教學模式,注重發揮學生班級QQ群、微信群在與學生互動交流和輔導答疑中的作用。
由陜西省的混合式教學的具體實施現狀可以得知,目前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具體運用仍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方式方法,各高校對其實施仍在摸索階段,大體可以概括為幾種思路:利用MOOC等在線平臺錄制課程,使用線上教育來實現對于資源的高效利用;借助“學習通”等教學輔助工具對于線上線下教學進行智能化管理,能夠提高管理效率;使用課堂直播、通訊軟件答題等實現對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線上互動交流,可實現加強二者間的課余聯系,也減少教師的通勤時間。
2陜西方高校混合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規則化、系統化、整體化的管理制度需要完善
《新媒體聯盟地平線報告:2017高等教育版》提出,混合式教學是未來有足夠影響力量的教學方式,但當前混合式教學仍處于發展進步階段,距離混合式教學的整體成熟還有較長的道路需要探索,在此背景下,我國各省份教育體系對于混合式教學的要求不盡統一,而陜西省作為混合式教學發展較為領先的省份,目前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培育出發點是以“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等方式進行的,缺少有具體的制度管理措施,因此各高校對于如何運用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措施是否合理、高校內各行政和教學體系對于混合式教學的系統化扶持是否到位、混合式教學作為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內容發揮了多少貢獻等問題仍是在半知半解中進行,而這也需要整個教育體系共同研究、探索來解決。
2.2混合式教學方法應用中的教學反饋不足
由于缺少統一的能實現規則化、系統化、整體化的管理制度,因此各高校對于混合式教學方法的理解也存在一定誤差,導致了一些不適宜的混合式教學方法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來實現教學目的,如,部分高校利用直播方式進行講課,但在直播過程中為避免學生干擾,教師往往會使用禁言工具,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有疑問也難以實現溝通,只能等待集中詢問時間,這也是直播授課的一個主要弊端。部分混合式教學方法其實并不適用于完成某項教學目的,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常常會受阻,這可能是整個混合式教學的通病。
2.3師生混合式教學應用水平參差不齊
傳統的教學手段即線下教學已經深入人心,尤其對于高校來說,教育者有可能已經使用了多年的線下教學方式,某些年老的教師不習慣于新型的教學方法,而受教育者的年齡基本已成年,經歷的小學、中學等教育階段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存在差異,但根據筆者進行的調查問卷分析,目前只有36%的高校學生在進校前接受過混合式教學的培養,有33%的高校學生表示在進校前并未聽說混合式教學的具體方法。因此,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實施上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否則必然會造成相反的效果。
2.4學校混合式教學評價手段傳統
目前,我國學者對于混合式教學的發展研究已經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6-7]主要體現在混合式教學的設計、實施階段,但在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成效評價仍處于一個較為薄弱的過程,尤其是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方法繁多、教學特性存在明顯差異,導致了傳統的教育評價手段難以運用到混合式教學上來。
3高校混合式教學優化路徑
3.1規范混合式教學管理制度
首先,應當在混合式教學管理制度上進行全面優化。目前,對于混合式教學的使用和管理仍在摸索階段,但應在摸索中不斷發展并規范混合式教學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制度層面,應當加大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標準化研究,以使各高校在統一的發展目標上進行各自的適應性方案研究,還需要在進程上對于各高校進行混合式教學的時間階段化管理,以避免由于部分高校教學方案僵化造成的對于混合式教學的不重視問題。目前,各高校已經不斷創新了混合式教學的形式方案,但在交流溝通上還存在不足,在條件成熟時可以組建類似于地方高校混合式教學聯合體等教學合作組織,實現各高校之間的互相扶持帶動,也有利于對于混合式教學管理制度的規范統一。
3.2完善混合式教學反饋機制
教學反饋是學生和教師溝通的橋梁,而這也需要合適的方式方法來進行使用。傳統的教學反饋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因此教學反饋環節往往不存在問題,但混合式教學使用的工具會使得師生之間的溝通收到一定的限制,必須通過性能改造、結構優化等形式來解決師生間的教學軟硬件導致的溝通障礙,逐步推進教學反饋機制在混合式教學中的順利運用。
3.3實行循序漸進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發展方案
由于混合式教學的時代屬性強烈,運用到的現代化工具較多,且需要教師和學生同步進行混合式教學的認識、學習、理解和運用,在此過程中仍需要以教師為主動,但需區別于傳統教學手段中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立場,在進行改革發展中,應以逐步改進、階段化發展作為目標,不能在工作計劃中對改革進行一步到位的硬性要求,此外,應重點關注對于教師工作能力的培養提升,多開展高校間、學院內以及專題學習班之間的混合式教學方法交流和互助,形成梯隊行的教師教學隊伍,才能避免教學改革的“用力過猛”。
3.4建立混合式教學過程要素分析評價方法
現行的混合式教學方案研究在過程上對于設計和實施階段的關注更為豐富,但實際上在評價階段才能對于教學過程進行整體把控,在此過程中應當注重利用大數據、云平臺等先進方法和技術,在評價階段實現對于混合式教學的改革發展,這也是對于混合式教學在結構層面的管理,能夠合理分析不同類型的混合式教學的優劣性,此外要素分析方法應形成權重分析為實施手段、以動態評價為過程控制的整體性分析,同時應當在混合式教學發展過程中注意數據收集和整理,有條件的應當建立數據庫,從而不斷推陳出新,實現對于教育過程的整體過程控制。
4結束語
高校使用混合式教學來作為課堂的教學手段,是近年來較為新穎的教育方法,能夠利用直接和間接關系的有機結合實現對于學生引入由淺至深的學習思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少教師的課程負擔。本文以陜西地方高校為例,對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現狀以及優化路徑進行研究,主要有以下結論:
對陜西省地方高校的混合式教學的發展背景進行調研,主要特點是形成了由上至下的管理體系及運用了多類型的實施方式。混合式教從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管理鏈條的完善,在疫情期間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目前對于混合式教學的具體運用仍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方式方法,各高校對其實施仍在摸索階段。
分析了當前混合式教學存在的問題,包括:缺少規則化、系統化、整體化的管理制度,部分混合式教學方法難以實現教學反饋,教師和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運用程度和適應程度有明顯差距,缺乏合理的對于混合式教學實施評價的方法。
針對目前高校混合式教學發展的背景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高校混合式教學優化路徑,各高校應當規范混合式教學管理制度、完善混合式教學反饋機制、實行循序漸進的混合式教學改革發展方案以及建立混合式教學實施過程要素分析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1]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03):13-24.
[2]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09):18-24.
[3]楊芳,張歡瑞,張文霞.基于MOOC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初探——以“生活英語聽說”MOOC與雨課堂的教學實踐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05):33-39.
[4]馮曉英,郭婉,宋佳欣.教師混合式教學能力發展模型:原則、準備與策略[J].開放教育研究,2021,27(05):53-62.
[5]張東升.讓混合式教學在“雙減”下的教學實踐中深度融合[N].上海科技報,2021-09-22(008).
[6]徐方麗.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在健康評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1(18):121-124.
[7]余勝泉,路秋麗,陳聲健.網絡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一種新的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