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萱 杭州東部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谷宇杰 浙江廣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郭咪咪 杭州東部灣總部基地建設有限公司
杭州錢塘區地處長三角南翼地理中心、杭州東部,531.7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436平方公里、錢塘江水域面積約95.7平方公里,2020年錢塘新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095.7億,同比增長2.7%,規上工業增加值656.9億,增長4.2%,服務業增加值增長0.8%,總體發展態勢良好,躋身全國218個國家級開發區十強,在全省20個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第一,錢塘區著力打造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長三角地區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全省標志性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臺、杭州灣數字經濟與高端制造融合創新發展引領區。
蕭圍西線(一工段至四工段)提升標準工程位于杭州錢塘區江東片區西部,錢塘江南岸一線海塘,易受臺風暴潮引起的巨浪正面沖擊。河勢上,工程處于錢塘江赭山彎道和老鹽倉彎道之間的順直岸段,受上下游彎道環流影響,主槽擺動和河床沖淤變化復雜。

圖1 錢塘區海塘位置示意圖
蕭圍西線現狀防臺御潮能力低,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塘頂路面寬度8m,寬度較窄且功能單一,沿線含有3個盤頭,盤頭現狀為喬灌綠化植物;海塘背水坡坡腳處緊鄰觀十五線道路,為海塘的防汛道路,觀十五線內側為國家級防風林,防風林內側為搶險河。
蕭圍西線上游蕭山亞運堤設計防洪(潮)標準300年一遇,下游蕭圍北線外四至外二十工段、蕭圍東線海塘現狀防潮防洪標準100年一遇。縱觀全線,蕭圍西線(一工段至四工段)7.71km海塘是目前錢塘新區僅存的50年一遇防洪標準的海塘。
1.2.1 典型斷面
蕭圍西線一到三工段50年一遇海塘于1998年完工,后于2002年在原有堤身結構的基礎上重點對堤腳防沖、迎水坡護面采用復式斜坡式斷面進行加固。采用水平防沖與垂直防沖相結合的堤腳防沖方案(沉井底高程-2.83m)。同時,防浪墻頂高程加高至11.42m——11.72m。塘頂高程10.61m——0.35m,塘頂寬度7.95m——8 m。迎水坡為二級斜坡,坡比為1:2;背水坡采用1:3坡比,草皮護面。典型斷面如圖2。

圖2 蕭圍西線一工段到三工段典型斷面圖(2002年)
1.2.2 典型斷面二
三工段到外四工段50 年一遇標準塘建于2000年,長度4782m,防浪墻頂高程11.32 m,塘頂高程10.67m,塘頂寬度8m,塘頂設瀝青路面,寬度7m,老堤段坡在原塊石護面上貼砼,新堤段外坡采用砼護面,臨江側為兩級斜坡,一級斜坡坡度為1:1.7~1:2,C20砼護面,厚度40cm;二級斜坡坡度為1:1.7~1:2,C20砼護面,厚度25cm,堤腳老堤段采用鋼筋砼護坦+小沉井防沖方案、新堤段采用鋼筋砼護坦+鋼筋砼板樁防沖方案。斷面如圖3。

圖3 蕭圍西線三工段到外四工段典型斷面圖
根據《浙江省海塘安瀾千億工程建設規劃(2020-2030年)》和《浙江省海塘安瀾千億工程建設行動計劃》的要求,提升沿海防臺御潮能力,發揮海塘安瀾工程對高質量發展的促進引領作用,要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為出發點,海塘與城市建設融合,系統運用區域連通、堤頂貫通、功能融通、內外互通、政策打通,提標到300 年一遇的同時,充分發揮海塘交通、休閑、文旅等綜合功能,海塘安全提標、生態提質、融合提升,實現“安全+”目標。
在規劃、土地性質、頂層設計上尚存在未匹配問題,項目實質推進難度大。
一、除老堤外,其他周邊區域均屬于開發邊界外,控制性規劃尚在優化,國土空間正在調整,規劃依據不充足。二、原《錢塘江河口綜合規劃》正在修編,海塘安瀾由水利部門牽頭,但未能和區域的控規融合。三、“安全+”建設和城市開發結合,缺乏頂層設計,并未通盤考慮。
增加塘身寬度對提高海塘安全富余十分關鍵,蕭圍西線海塘工程永久總占地552畝,其中盤頭47.49畝耕地全部為基本農田,為滿足工程盡量與道路、公園、綠地等共建拼寬塘身的要求,涉及塘后大量基本農田及國家級防風林,土地政策制約項目推進。
蕭圍西線(一工段至四工段)提升標準工程長度7.71km,共涉及交叉建筑物7項,包括一工段排澇閘、四工段排澇閘、江東大橋、杭州市天然氣利用工程S6下沙門至錢塘江東岸天然氣高壓管道、杭州-寧波天然氣輸氣管道、工程艮山東路過江隧道工程、杭州地鐵8號線一期工程等,其中過江隧道及地鐵8號線一期工程尚在建設中,項目前期方案需保證沿線交叉建筑物安全并提出處理措施。
蕭圍西線(一工段-四工段)提升標準工程海塘內側搶險河沿線有8座橋梁,一工段排澇閘北側地塊為潮聞天下小區,觀十五線為其主要的進出通道,實現融合要對觀十五線及沿線橋梁重新設計,改造對周邊交通影響大,且涉及已建小區進出口改造,實施難度高。
海塘提標僅水利工程部分投資近9億,融合安全+建設內容后,投資增加較多,給地方政府融資帶來壓力,因地方財政預算有限,資金壓力大,導致建設積極性不強。
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應與地方政府規劃建設部門加強溝通聯系,結合當地人文歷史,以人為本,做好需求分析,對文化、生態、景觀統一梳理,因地制宜,堅持安全底線的同時,融合人民群眾需求,合理規劃海塘岸帶基礎設施空間布局,結合國土空間規劃調整,適度超前,多規融合,一次規劃,分步實施。
基本農田已成為城市開發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一方面要充分論證,在規劃階段結合國土空間調整,盡可能合理分布,通過置換等方式將點狀永農優化調整。另一方面堅守基本農田保護紅線,設計階段充分利用,原狀恢復,將基本農田有機融入,打造多元融合的郊區新城。
前期可行性研究階段,需提高深度,針對沿線交叉建筑物做專題研究,積極對接各主管部門,做深前期研究,模擬測試,確保關鍵問題都有論證,避免建設過程中出現問題。

圖4 消浪平臺+景觀直立墻式斷面方案
對斷面形式進行優化,對塘頂高程、防洪標準進一步復核,優化海塘加固方案,防浪墻頂高程11.1m,堤頂高程10.4m。堤軸線保持不變,設兩級擋墻,兩級擋墻間設6.95m寬消浪平臺,斷面消浪平臺設2m寬綠化帶,4.15m寬游步道,消浪平臺高程8.0m,略高于工程區20年一遇設計潮位7.9m,比多年平均最高潮位高1.5m,行人常年游玩休憩相對安全,塘頂凈寬9m(3m寬跑步道+3m寬騎行道+3m寬巡查道),堤后背坡坡度1:3,布置草花灌木植物綠化,實現安全+目標。
一、增加項目盈利,項目立項階段按照海塘安瀾項目建設的要求將安全+建設融入海塘建設的同時,從后續運營管理角度,挖掘項目自身可經營點,增加配套商業、租賃、停車位、廣告、公服用房、文旅等,做好肥瘦搭配,實現區域的收支平衡,提高項目的吸引力。
二是積極爭取重點水利項目專項補助資金緩解建設壓力。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運營能力提升后,盈利增加,可以通過項目貸和專項債的模式融資建設,或是PPP+REITs,通過發行基礎設施REITs,募集公眾資金,作為PPP模式中的社會資本,與政府投資成立PPP項目法人,投向有一定收益、可以實現穩定現金流的水利工程。也可以與周邊片區開發結合,探索ABO指授權(Authorize)-建設(Build)-運營(Operate)模式,通過競爭性程序或授權地方國企作為項目業主,由其向政府方提供項目投融資、建設及運營服務,合作期滿將項目設施移交給政府方,政府方按約定給予一定財政資金支持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