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英
(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第三中心小學,廣東 廣州 510000)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是成為合格人才的必要前提,更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發展需要。我校堅持以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思想,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工作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結合學生實際,開展以勵志教育為中心的德育活動,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這些年來,我校主要是從以下方面去研究探索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的。
通過班級文化環境布置充分反映勵志教育的內容,從班級信念牌、班級的學習園地、宣傳展示欄等多方位營造勵志教育的環境氛圍。在課室的每個角落都設置勵志口號、名人名言、信念理想,將勵志“元素”融入班級環境中,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使學生每天都浸潤于使人充滿陽光、精神振奮的勵志的氛圍中,讓勵志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達到宣傳入腦、環境育人的目的,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勵志的影響和熏陶。
各班以勵志教育為主旨,圍繞“學習、紀律、禮儀、服務、安全、衛生、勵志、感恩”的核心內容開展主題班會。主題班會選取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問題和需要思考的品質問題,引導學生認識、理解良好行為習慣對個人成長的積極意義,使勵志教育真正落到學生自覺行為習慣的改變上來。通過各種主題活動的討論與互動,讓學生有感悟,有啟發,有幻想,改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明白他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必須有過硬的本領,要有頑強的意志力,強烈的責任心。同時,將來的競爭不僅僅是知識的競爭,更是道德理想的競爭,不斷追求,積極進取才能立足于未來的社會,從而培養學生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責任感,在學生的心中種下良好行為習慣的精神因子。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我校也一直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育人理念。因此,我校重點開展“文明校園我來創”的勵志教育活動,以“輕聲、慢步、右行、問好”八字為文明校園的行為規范,在活動中評出“文明小使者”及“文明班級”。首先,以校長為范,校長每天都堅持第一個到校,帶頭在校門值崗,迎接師生回校,主動與學生問好,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的精神面貌,關心學生一早的心理情緒,給予問候與關懷,給了學生勵志的榜樣。通過校長一言一行的示范感染,很快便帶動了學生養成主動、大方問好的禮貌行為習慣。其次,組織學生課前誦讀“八字”行為規范,讓學生熟記于心。同時,組織志愿者課間舉“輕聲慢步”和“右行問好”的溫馨提示牌,看到有學生吵鬧、追逐、不靠右行,亂穿插行走、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則舉牌微笑提示....正是這些無聲的行動,給了學生強有力的心靈感召,漸漸地,學生不僅做到了“輕聲、慢步、右行、問好”八字行為習慣,學生的臟話粗話也少了,值日勞動積極了,地面整潔多了,垃圾廢紙少了......
為了養成學生晨讀的習慣,我校開展了“我進校 我讀書”的勵志活動。首先,利用國旗下講話幫助學生理解早讀的寶貴時間。學生坐校車7:00 就到校了,7:40 才上課,這一段時間足足有40 分鐘。學生能充分利用這40 分鐘,一個早讀就能記下不少內容,一個學期下來,就能攻克很多知識難關,以此來喚醒學生早讀時間的寶貴,早讀對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的重要性。同時利用校園廣播,每天早晨分享一篇晨讀勵志美文,以此來喚醒學生早讀時間的寶貴,早讀對幫助學習的重要性;并設計廣播勵志提示“早晨是記憶最好的時光,讓我們一起共享晨讀美好時光吧!”其次,激勵學生不管班級里來了多少同學,只要來到課室就開始讀書;同時鼓勵最早回到課室的學生自薦擔任早讀課代表,帶領班級同學進行讀書。另外,在每個班級走廊上的展示欄張貼“我進校 我讀書”星章榜,組織志愿者巡看班級早讀情況,對優秀的班級給予獎勵“棒”的蓋章,對于還需要加強的班級予以“加油”的提示蓋章,每月評選“晨讀星級班”和“晨讀之星”。最后,各班教室設計一張“每天一讀”的計劃表張貼在課室,學生回到課室就能根據計劃表有目的地進行早讀了。通過開展“我進校 我讀書”的勵志活動,學生一回到學校就到處追逐,玩鬧的現象減少了,不用老師到課室,學生就已經齊刷刷地坐在課室里讀書了,學生還比以前能更用心去讀,投入去讀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強了,晨讀的行為習慣逐漸養成了。
在教學中,常常看到有些學生隨便說話、做小動作、走神等不良學習行為習慣。學生出現這樣的不良行為習慣是源于學生不理解讀書的意義,沒有明確學習的目的所導致的。為了改變學生課堂不專心的壞習慣,我校開展了“我課堂 我自律”的勵志活動。第一,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讀書勵志分享,讓學生知道通過讀書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讀書才能有自由的選擇機會,才能更有力量去追求夢想,改變命運。要懂得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要勤奮好學,才會有所收獲。第二,制定課堂學習規則,要求學生課桌要干凈整潔,排除雜物的干擾;坐姿要頭正、身直、腳放平,提高個人的集中注意力;同時讓學生理解課堂專心才是最聰明的學習方法。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只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課堂的最高品質是“零抬頭,零聲音”,要求學生提高課堂自我約束力,努力做到不受任何干擾,任何時候都能零抬頭零聲音,聚精會神不開小差。第三,組建學習小組,小組長責任制,管理和督促組員學習與守紀,每月評選“課堂星級班”與“學習之星”。開展“我課堂 我自律”的勵志活動后,學生課堂專注狀態好多了,聽課率提高了。
學生遲交、漏交、欠交作業的壞習慣這是總讓老師頭痛的事情。為了改變學生這一不良行為習慣,我校開展了“我作業 我風格”的勵志活動。第一,利用紅領巾廣播站,開設作業分享專欄,時常進行完成作業的意義分享、優秀作業點評等,讓學生理解做作業是對知識進行消化吸收的過程,不做作業,則大大降低學習的效率。第二,制定作業的要求,書寫端正,卷面清潔,做作業要寫出自己的標準,自己的風格,作業上交寧早不遲。第三,廣播站時間結束時,設置上交作業的溫馨提示。第四,各科每周評選優秀作業,放置學校文化廣場的大屏幕上作展示表揚,而且每月評選作業優秀星與作業進步星。
為促進學生更好地養成行為習慣,我們根據實際創建了一套操作性較強的勵志評價策略。在勵志評價策略中設計了校園“星級”行為習慣積分表。

附表 校園“星級”行為習慣積分表
根據學生的積分成績設置了勵志獎勵辦法:首先,每一項活動積分當月滿分的同學,評為該項活動的“每月之星”,積分比上一月進步則評為該項活動的“每月進步之星”;同時這兩星都頒發“之星”獎狀,對“之星”拍照留念,并把“之星”照粘貼在班級“之星樹”上面,也把“之星”照片發學習群,讓家長與學生共享之星的快樂。另外還把所有“之星”照存放到“星光大道”電子影集,期末制作成“學校星光大道”相冊發給各班級群。評為“之星”的學生還可以享有(與校長合照、國旗下講話、做一次護旗手)的殊榮。其次,每一項活動積分當月滿分的班級則評為該項活動的“星級班”,頒發獎狀并給學生拍“星級班”大合照放學校大電視屏幕展示表揚。評為“星級班”的學生可享有舉辦班級美食分享會、班級團康活動的機會。另外,我校還專門研制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金銀銅幣作為獎勵。學生每獲得10分積分即可獎勵一個銅幣,每10 個銅幣兌換一個銀幣,每10 個銀幣兌換一個金幣。學期末,學生可以根據獲獎的金幣、銀幣、銅幣數量兌換不同等級的小禮物。在積分奪星的勵志評價中,更進一步激勵學生不斷提升自我要求,修正自己的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作為教育者要謹記“立德樹人”的思想觀念,在德育工作中,積極開辟勵志教育的途徑,開展切合學生實際的活動,更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