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
(銅陵學院,安徽 銅陵 244000)
音樂欣賞行為能對人的心理及行為產生影響。心理資本作為個體成長和發展的積極心理狀態,是培養正向的心態,也是個體應對各種困難的重要心理力量[1]。而心理資本對大學生的學業成就、心理健康、就業等產生顯著的影響。目前,只有實驗揭示了音樂欣賞活動能顯著提高了大學生的自我效能[2],但是此實驗次數僅為15 次,實驗結果還需要進一步驗證;另外,尚無公開發表的成果全面揭示音樂欣賞行為與大學生心理資本的關系,有必要全面地研究大學生音樂欣賞行為與心理資本的關系。因此,本研究豐富了理論研究,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另一方面,本研究揭示兩者緊密的關系,通過完善大學生音樂欣賞行為,來提高大學生的心理資本,有很強的實踐意義。
隨機選擇了安徽省某應用型本科高校一年級至四年級的大學生進行了測試,參加研究的有效學生被試有1179 名。文史類、理工類、音樂類人數分別為523、582、74;城市、城鎮、農村人數分別為161、266、752;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數分別為650、212、274、43;男女生人數分別為501、678。
《積極心理資本問卷》由張闊、張賽、董穎紅編制而成。問卷有四個維度: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3]。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編制《大學生音樂欣賞的調查問卷》,經專家判定是有效問卷。
研究對1203名被試進行問卷測試,主試當眾宣讀指導語,之后被試進行問卷測試。測試之后,回收有效問卷1179 份,最后在SPSS20.0 中數據錄入,并進一步統計分析。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欣賞音樂時喜歡的音量的不同學生在心理資本及韌性、希望上均有顯著差異(音量很大、音量較大、無所謂、音量較小、音量很小人數分別為19、324、341、378、117,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 值分別為2.02、3.40、5.20、1.88、3.69,P 分別為.09、.01、.00、.11、.01),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在希望上,欣賞音樂喜歡音量很小、較小的學生均顯著高于欣賞音樂喜歡音量無所謂的學生;在韌性和心理資本上,欣賞音樂喜歡音量較小的學生顯著高于欣賞音樂喜歡音量無所謂的學生。這可能是因為音樂欣賞是一般性行為,這些一般性行為所隱含的心理狀態或心理特質長期積累下去,會形成較為穩定的心理狀態或心理特質,因而影響心理資本;音樂欣賞喜歡音量較小、很小的大學生能夠在欣賞時善于忍耐,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因而久而久之會顯著影響大學生心理資本、韌性和希望。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最喜歡的音樂風格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在上均有顯著差異(輕松明快、刺激變幻、抒情悠揚、復雜深刻、旋律節奏感強、其他人數分別為367、59、466、40、206、41,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 值分別為2.95、2.51、7.78、11.34、7.31,P 分別為.01、.03、.00、.00、.00),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在自我效能感上,最喜歡旋律節奏感強、抒情悠揚的大學生均顯著高于最喜歡刺激變幻的大學生;在韌性上,最喜歡輕松明快音樂風格的大學生顯著高于最喜歡刺激變幻音樂風格的大學生;在希望上,最喜歡復雜深刻、抒情悠揚、旋律節奏感強、輕松明快、其他的音樂風格的大學生均顯著高于最喜歡刺激變幻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上,最喜歡旋律節奏感強、輕松明快、抒情悠揚、復雜深刻的大學生均顯著高于最喜歡刺激變幻的大學生。這些可能是因為大學生長期欣賞喜歡某種風格的音樂,會對心理資本及各因子產生顯著的影響,如旋律節奏感強、輕松明快、抒情悠揚、復雜深刻的音樂,更有利于宣泄自己的情緒、陶冶自己的情操,滿足個人愛好等心理需求,因而使得心理資本相對較高。
如表1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現在喜歡的音樂新舊情況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韌性、希望、樂觀在上均有顯著差異,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在韌性上,喜歡音樂新老作品參半的大學生顯著高于喜歡基本上都是老作品的大學生,這可能是因為欣賞的音樂新老作品參半,大學生好奇心和興趣增強,使得韌性很強,而基本上都是老作品的大學生韌性最低;在希望上,喜歡音樂新老作品參半的大學生顯著高于喜歡基本上都是新作品的大學生,這可能是因為音樂新老作品參半,難度適中,大學生希望大增,而基本上都是新作品,難度較大,造成大學生希望較??;在樂觀上,喜歡音樂新老作品參半、新作品為主有一些老作品的大學生均顯著高于喜歡老作品為主偶爾加上一些新作品,這可能是因為喜歡新老作品參半、新作品為主有一些老作品,新老作品比例合適,對新作品充滿期待,對欣賞的音樂與未來比較樂觀,而喜歡老作品為主偶爾加上一些新作品,說明其對新作品及未知的未來不樂觀;在心理資本上,喜歡音樂新老作品參半的大學生顯著高于喜歡老作品為主偶爾加上一些新作品,原因同前。

表1 喜歡的音樂新舊情況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各因子上的差異比較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欣賞音樂的最主要目的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在上均有顯著差異(滿足個人愛好、娛樂消遣、排解負面情緒、陶冶情操,培養情趣、打發時間、顯示個性、便于和他人交流、其他人數分別為323、313、224、232、36、6、9、36,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樂觀及心理資本所對應的F 值分別為11.23、6.78、6.04、10.52、6.74,P 均為.00),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在自我效能上,陶冶情操,培養情趣的大學生均顯著高于滿足個人愛好、排解負面情緒、娛樂消遣的大學生;在韌性上,陶冶情操,培養情趣、滿足個人愛好的大學生均顯著高于排解負面情緒的大學生;在希望上,陶冶情操,培養情趣顯著高于娛樂消遣、排解負面情緒、打發時間的大學生,滿足個人愛好的大學生顯著高于娛樂消遣的大學生;在樂觀上,陶冶情操,培養情趣的大學生顯著高于娛樂消遣、排解負面情緒的大學生,滿足個人愛好的大學生顯著高于排解負面情緒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上,陶冶情操,培養情趣的大學生顯著高于滿足個人愛好、娛樂消遣、排解負面情緒,滿足個人愛好的大學生顯著高于排解負面情緒的大學生。這些可能是因為音樂欣賞的目的影響影響大學生的心理,那些欣賞目的高端大方的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各因子較高,如陶冶情操,培養情趣的大學生會更加認真地進行音樂欣賞,自然而然會在音樂欣賞中得到更多的東西,那么會對心理資本及各因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欣賞音樂時喜歡的音量的不同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韌性、希望上均有顯著差異;最喜歡的音樂風格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在上均有顯著差異;現在喜歡的音樂新舊情況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韌性、希望、樂觀在上均有顯著差異;欣賞音樂的最主要目的不同的大學生在心理資本及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上均有顯著差異。
1.大學生音樂欣賞時一般情況播放的音量應為較小或很小,以促進心理資本的提高。
2.大學生音樂欣賞時應多欣賞旋律節奏感強、輕松明快、抒情悠揚、復雜深刻的音樂,以促進心理資本的提高。
3.大學生音樂欣賞的作品應新老作品參半、新作品為主有一些老作品,在不斷更換的作品中汲取新的更多的心理能量,以促進心理資本的提高。
4.大學生音樂欣賞時應明確積極的欣賞目的,如陶冶情操,培養情趣、滿足個人愛好,以改善欣賞態度及欣賞行為,促進心理資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