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靚
急腹癥是指腹腔內、盆腔與腹膜后組織和臟器發生明顯病理變化,從而導致以腹部為主發生的體征與癥狀,并伴有全身反應的臨床綜合征。急腹癥具有發病突然、病情發展速度快、疾病嚴重等特征,屬于臨床外科疾病,而且可導致患者機體出現不同程度牽扯痛、腹部疼痛以及內臟疼痛等癥狀,這對患者的機體健康以及心理狀態非常不利,若不盡早干預,可誘發應激反應。臨床中,針對急腹癥治療方案較多,但正確、合理的治療方案與臨床診斷結果有著緊密關聯,根據全面診斷結果可對病情嚴重程度進行正確評估,從而調整治療方案,進一步提高預后。近年來,多層螺旋CT 技術持續性完善與進步,針對感染性急腹癥有著較高的診斷價值與應用率,可為臨床醫師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對提高治療效果等方面有著積極影響。有相關研究[1]表明:多層螺旋CT 增強掃描對急腹癥有一定診斷效率,在臨床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因此,本文就針對感染性急腹癥患者實施多層螺旋CT 診斷,觀察其臨床診斷價值與優勢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收治的150 例感染性急腹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8 例,女72 例;年齡最小34 歲,最大77 歲,平均年齡(47.55±4.52)d;就診時間最短2 h,最長16 h,平均就診時間(7.85±2.72)h;疾病類型:炎癥性病變45 例,梗阻性病變40 例,穿孔性病變65 例。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出現腹部疼痛、內臟疼痛等癥狀;通過病理檢查確診為感染性急腹癥;患者本人或家屬自愿簽訂本次調研相關書面文件。排除標準:精神異常患者;中途退出者;嚴重傳染性疾病者;聽力障礙;語言溝通障礙者。
1.3 方法 選擇多層螺旋CT 掃描儀,軸向平掃,根據患者疾病狀況而定,實施動態增強掃描,掃描范圍膈頂部到恥骨聯合部位,調整相關參數,比如電流300 mA、螺旋時間為0.6 s、層厚0.5 cm、層距0.5 cm。非離子造影劑碘海醇為增強掃描造影劑,劑量為80 ml,選擇靜脈團注注射,速度為3.5 ml/s,注射后的25 s 與65 s 實施動靜脈掃描。將獲得的數據實施圖像重建,重建范圍與掃描范圍一致,重建圖像通過工作站進行處理,實施多方位平面、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與容積再現。
1.4 觀察指標 根據患者疾病類型,總結多層螺旋CT 掃描情況,統計疾病診斷準確率。
2.1 CT 診斷診斷結果 多層螺旋CT 診斷穿孔性病變可觀察到腹膜內游離氣體;多層螺旋CT 診斷梗阻性病變患者多以腸管積氣、腸積液為主;多層螺旋CT診斷梗阻性病變多與急性膽囊炎與急性胰腺炎為主。見表1,表2,表3。

表1 多層螺旋CT 診斷穿孔性病變結果[n(%)]

表2 多層螺旋CT 診斷梗阻性病變結果[n(%)]

表3 多層螺旋CT 診斷炎癥性病變結果[n(%)]
2.2 疾病診斷準確率 150 例確診感染性急腹癥患者實施多層螺旋CT 診斷,共檢出146 例,診斷準確率為97.33%。
感染性急腹癥屬于臨床危重癥疾病,通過臨床相關數據可發現:發病率多為老年人群,這多與老年人群自身抵抗能力薄弱,并伴有一定程度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有所關聯。感染性急腹癥不僅可導致腹部出現疼痛,累及內臟疼痛,還可誘發器官功能衰竭,若病情持續性惡化,可誘發死亡。所以,盡早對疾病進行診斷與治療非常重要,特別是診斷結果精確、全面對臨床治療方案的治療以及預后效果的評估等方面有著積極影響。有研究[2]指出,多層螺旋CT 可顯著提高非創傷性急腹癥診斷準確性,具有準確性高、簡便、快速等特點,值得借鑒。王志勇[3]也在研究中稱,多層螺旋CT 為臨床診斷感染性急腹癥的有效方法,可快速顯示病變位置、病變程度、發病原因、病變范圍,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參考。
臨床中,針對感染性急腹癥針對方案較多,比如胸部平片、腹部B 超以及X 線檢查等,其中腹部B 超檢查圖像分辨率較低,在檢查期間易受到氣體、骨骼等方面的影響,而且無法對腹部各個部位進行檢出,從而導致檢測結果并不十分精確,X 線檢查對感染性急腹癥診斷敏感性較低,需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等方面進行綜合性判定,存在較高誤診率,腹部B 超與X 線檢查感染性急腹癥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研究顯示,感染性急腹癥患者實施多層螺旋CT 診斷后,針對梗阻性病變、穿孔性病變、炎癥性病變進行明確,而且診斷準確率高,這對感染性急腹癥疾病早期診斷有著積極影響[4]。也有研究者認為:多層螺旋CT 對各種急腹癥都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具有良好的診斷應用價值,可以作為急腹癥臨床檢查的有效診斷方式[5]。也有相關文獻表明:16 排CT 診斷感染性急腹癥準確率高,而且不同疾病在CT 表現中有所不同,可通過CT 診斷判定病變位置與嚴重程度,這對治療方案的制定有積極影響[6]。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持續性進步與發展,影像學技術也明顯進步,多層螺旋CT 在臨床中應用率逐步提升,而且應用范圍較廣,針對感染性急腹癥疾病診斷結果精確,而且有一定優勢性。有文獻稱:多層螺旋CT 對感染性急腹癥進行臨床診斷準確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7,8]。多層螺旋CT 對于穿孔性疾病、炎癥性疾病以及梗阻性疾病診斷優勢性較強,而且對伴有腹部疼痛、腸腔擴張等情況也有一定檢出率,可對患者器官受損情況以及受損程度進行判定。多層螺旋CT 針對闌尾炎疾病進行診斷也有較高檢出率,通過口服造影劑與灌腸等方式利于對闌尾炎癥狀況、腫大情況以及周邊腫脹等相關信息進行觀察,有效彌補B 超與X 線對無典型癥狀闌尾炎診斷的局限性。賀中云等[9]認為:多層螺旋CT 掃描速度快、可對圖像實施多種處理重建,對婦科急腹癥診斷與鑒別有者積極作用。此外,多層螺旋CT 還可將輸尿管、腎盂擴張積液情況顯示出來,此檢查方案不易受到骨質等方面的影響,可觀察輸尿管中段結石。胃穿孔與十二指腸通過多層螺旋CT 檢查可觀察到腹腔游離大量氣體密度影,可區分肺組織,減低疾病誤診率。急性胰腺炎患者通過螺旋CT 檢查可觀察到胰腺組織密度、體積降低,可觀察小葉解構狀況,顯示急性出血、壞死部位,顯示膿腫、囊腫等并發癥狀況。腸梗阻通過多層螺旋CT可顯示小腸腸管擴張,利于觀察移行帶、胃腸腸管,對梗阻嚴重程度進行綜合性評價。本次研究所得結果為150 例患者實施多層螺旋CT 診斷,共檢出感染性急腹癥患者146 例,診斷準確率為97.33%,表明多層螺旋CT 的診斷優勢性與臨床應用價值。有研究[10]稱:多層螺旋CT 診斷感染性急腹癥,可清晰顯示患者病變位置、范圍、程度、明確其病變原因,確診率較高,可為臨床治療提供有力支持。這與本次研究所得結果有一定相似之處,可為臨床相關醫學研究者提供一點參考依據。此外,為進一步保證檢查順利性與安全性,建議檢查前予以患者宣教,告知其檢查流程與所需注意事宜,讓其身心放松,聽從醫師的安排,有不懂之處可及時詢問醫護人員,從而縮短檢查時間,進一步提高診斷結果精確性。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 診斷時間短,操作簡單,對感染性急腹癥疾病診斷準確率高,還可對疾病嚴重程度進行判定,從而為臨床提供有效參考依據,對改善患者機體不適、提高預后等方面有著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