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傳江
慢性胃炎屬于慢性病的一種,無法根治,但現今效果相對較好的干預方法為藥物治療,多為胃動力藥和質子泵抑制劑共同治療,能夠在保護胃黏膜的同時促進腸道消化運動功能來緩解癥狀[1]。但有些患者藥物治療中難以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容易出現腹脹、上腹隱痛等,并且慢性胃炎癥狀容易反復發作會使病患的心理、精神受到影響形成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食欲減退甚至會形成影響吸收障礙[2]。故而本研究中在慢性胃炎的藥物治療中加入了精神類治療藥物,觀察聯合用藥法下患者的機體恢復情況,詳情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9 月~2020 年11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慢性胃炎患者128 例,借用信封法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64 例。常規組中男32 例,女32 例;年齡25.0~63.5 歲,病程0.5~5.0 年,平均病程3.5 年。實驗組中男30 例,女34 例;年齡24.5~64.0 歲,病程0.7~5.1 年,平均病程3.6 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于內鏡檢查下確診;②年齡19~60 歲;③入組前60 d 未接受其他藥物治療;④患者對實驗內容知情同意并自愿簽訂相關協議書;⑤呼氣試驗(-)。
1.2.2 排除標準 ①疾病嚴重且需手術治療,檢查下其同時患消化道出血;②有癌前病變,胃炎萎縮變化,且有嚴重異型增生;③有其他合并癥(器質性系統病癥)者,需住院接受治療;④精神障礙癥者或無法溝通者;⑤哺乳期者、酗酒吸毒者并有濫用藥物史。
1.2.3 退出標準 ①對所用藥物過敏者、有藥物禁忌證;②治療依從差不按時服藥者;③有治療不良事件如作息不規律;④自行退出臨床實驗。
1.3 方法 常規組患者采用雷貝拉唑聯合莫沙必利進行治療,口服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濟川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20,規格:20 mg/粒)1 次/d,1 粒/次;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7,規格:5 mg/片)3 次/d、1 片/次。實驗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122,規格:0.5 mg∶10 mg/片(每片藥劑中含0.5 mg 氟哌噻噸、10 mg 美利曲辛)]2 次/d、2 片/次。1 周為1 個療程,兩組均連續用藥治療4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負性情緒、睡眠質量評分、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負性情緒采用SAS 及SDS 進行評定,分析患者主觀癥狀,SAS與SDS 均有20 個項目,總分100 分,其判定癥狀患病標準線為60 分。睡眠質量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進行評定,總分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不良反應包括反酸噯氣、便秘、惡心干嘔、嗜睡頭痛、劍突下脹痛。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和指標緩解顯著;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指標有所緩解;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和指標沒有緩解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負性情緒和睡眠質量評分對比 治療前,常規組的SA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80.31±3.66)分、SAS神經系統評分為(78.64±4.02)分,SD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80.41±3.18)分、SDS 神經系統評分為(77.68±4.06)分,睡眠時長評分為(4.35±0.22)分、睡眠穩定評分為(3.62±0.24)分,與實驗組的(79.36±3.44)、(77.67±3.97)、(81.54±3.42)、(78.70±3.26)、(4.28±0.27)、(3.70±0.26)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常規組的SA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70.71±5.20)分、SAS神經系統評分為(70.21±2.08)分,SD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72.26±2.49)分、SDS 神經系統評分為(68.34±4.73)分,睡眠時長評分為(6.58±1.71)分、睡眠穩定評分為(6.90±0.45)分;實驗組的SA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58.62±4.88)分、SAS 神經系統評分為(57.15±3.62)分,SD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62.81±4.61)分、SDS神經系統評分為(59.77±3.64)分,睡眠時長評分為(7.98±0.62)分、睡眠穩定評分為(7.87±0.39)分;實驗組SAS 軀體化癥狀、SAS 神經系統、SDS 軀體化癥狀、SDS 神經系統、睡眠時長、睡眠穩定評分均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的反酸噯氣、便秘、惡心干嘔、嗜睡頭痛、劍突下脹痛的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現代高節奏的生活加大了人們的生活壓力,而能完成規律飲食的人也越發減少,同時心理壓力相對也會增加,而這些原因均會循序漸進的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導致消化性系統疾病的發生率上升。在此種情況下,人們常患上慢性胃病,以胃炎為主,隨著環境的變化逐漸成為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常見病[3]。胃炎患者以胃部反酸、腹脹、發作間歇性腹痛等體征為主,疼痛感會嚴重干擾患者生活及工作,目前臨床針對此尚未能研究出根治法,故而對于此病往往聞之色變。但臨床可以通過病因探究和藥物干預來治療,緩解胃部疼痛、反酸等體感從而保證生活質量。大多數患者檢測可見幽門螺桿菌(Hp)感染故而藥物治療便應以此原則,常采用保護黏膜藥劑、抑酸劑、三聯療法等(如莫沙必利、雷貝拉唑),但隨著臨床應用率漸漸提升,發現此法不能根除消化道癥狀,且因健康體感較差容易生成不良情緒,故而在藥物選擇中還應聯合精神生活壓力治療舒緩心理和神經問題[4,5]。莫沙必利是消化道蠕動促進藥物,其主要成分是5-羥色胺,是具有高選擇性的受體激動劑。通過持續刺激可以快速增強胃腸動力,排出膽汁,降低其腐蝕胃黏膜程度,避免胃黏膜損傷。而雷貝拉唑可以抑制氫-鉀三磷酸腺苷酶(H+-K+-ATP酶)消耗ATP 定向轉移H+,可作為抑制胃酸分泌的首選藥物。且此藥在使用中未見抗H2組胺特性,同樣也無抗膽堿能效用。兩種藥物共同使用后不會有藥性沖突且能很好的抑制胃酸分泌,緩解炎癥促進腸道動力。而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的聯合使用在本次研究中明顯發現對象的治療效果有提升,且因病產生的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等有紓解。主要因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為復方制劑,含美利曲辛、氟哌噻噸分別有雙向抗抑郁和神經阻滯的作用,是常用的抗抑郁輔助治療藥,尤其美利曲辛成分有抗興奮、焦慮的性質[6,7]。故而在慢性胃炎的基礎治療中增加改善神經系統病癥的藥物,能從身體、心理雙方做好綜合治療。
本研究結果可見,治療前,兩組的SAS 軀體化癥狀、SAS 神經系統、SDS 軀體化癥狀、SDS 神經系統、睡眠時長、睡眠穩定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常規組的SA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70.71±5.20)分、SAS 神經系統評分為(70.21±2.08)分,SD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72.26±2.49)分、SDS 神經系統評分為(68.34±4.73)分,睡眠時長評分為(6.58±1.71)分、睡眠穩定評分為(6.90±0.45)分;實驗組的SA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58.62±4.88)分、SAS 神經系統評分為(57.15±3.62)分,SDS 軀體化癥狀評分為(62.81±4.61) 分、SDS 神經系統評分為(59.77±3.64)分,睡眠時長評分為(7.98±0.62)分、睡眠穩定評分為(7.87±0.39)分;實驗組SAS 軀體化癥狀、SAS神經系統、SDS 軀體化癥狀、SDS 神經系統、睡眠時長、睡眠穩定評分均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6.9%高于常規組的8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反酸噯氣、便秘、惡心干嘔、嗜睡頭痛、劍突下脹痛的發生率分別為4.7%、3.1%、3.1%、3.1%、1.6%,均低于常規組的15.6%、12.5%、14.1%、12.5%、15.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莫沙必利、雷貝拉唑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慢性胃炎,能在緩解胃炎癥狀同時紓解焦慮情緒,加強治療效果,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