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賦真,徐 文,王 雷,陳林英
(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北京 100080)
2018年12月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發《關于開展孕產期心理保健工作的通知》(京衛老年婦幼[2018]26號),要求助產機構對所有建檔孕產婦實施免費、全程的孕產期心理篩查:于孕早期(孕13周前)、孕中期(孕13~24周)、孕晚期(孕25~32周)和產后42天分別進行孕產期心理健康篩查[1]。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于2019年11月1日全面啟動孕產婦心理健康篩查工作,本研究分析了篩查工作啟動1年以來的相關數據,以了解孕產期孕婦心理問題的發生和分布情況,并通過分析心理問題癥狀,加強高危孕產婦的心理篩查、監測和管理,為保障母嬰健康提供指導和依據[2]。
選取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在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建檔并進行心理量表篩查孕產婦,篩查個案均錄入北京婦幼信息系統《北京市孕產婦產檢個案登記》。篩查異常的孕產婦,由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心理門診醫生結合主訴及癥狀使用智能心身健康管理系統2.0進行評估,并對所有篩查個案及異常情況進行分析。
孕期心理健康篩查使用患者健康問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產后42天心理健康篩查使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心理篩查判斷標準:PHQ-9量表總分為27分,0~4分為“未見異?!?,5~14分為“可疑高?!保?5分提示“抑郁可能性大”。EPDS量表總分為30分,0~11分為“未見異常”,12~13分為“可疑高?!?,>13分提示“抑郁可能性大”。篩查異常包括“可疑高?!焙汀耙钟艨赡苄源蟆?。
妊娠壓力量表:量表得分分級標準為0分代表沒有壓力,0.001~1.000代表輕度壓力,1.001~2.000代表中度壓力,2.001~3.000代表重度壓力。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用于測量焦慮狀態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過程中變化情況。量表總分0~4分:無焦慮癥狀;5~9分為輕度;10~14分為中度;15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測驗的9個因子分別是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及飲食睡眠。
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含有20個項目,為4級評分。SDS的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使用Excel和SPSS 12.0軟件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n)及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孕產期心理篩查17 005人次,未見異常14 260人次,占83.86%;可疑高危2 526人次,占14.85%;抑郁可能性大219人次,占1.29%。可疑高危以孕早期為主,占28.14%;抑郁可能性大以產后為主,占3.17%。孕產婦不同孕期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結合主訴及癥狀再對篩查異常的2 745例孕產婦進行評估,最終有1 033例孕產婦需要用心理量表進行進一步診斷。

表1 孕期心理健康篩查情況[n(%)]
妊娠壓力量表評估結果異常者占總復查人數的24.30%。輕度妊娠壓力以孕晚期為主,占40.91%;中度妊娠壓力以孕中期為主,占3.85%;重度妊娠壓力以產后多見,占100.00%,見表2。SAS量表異常者占總復查人數的3.39%。輕度焦慮癥狀以產后為主,占20.00%,中重度焦慮癥狀以孕中期為主,占2.26%,見表3。SDS量表異常者占總復查人數的19.17%。輕度和中度抑郁癥狀以產后為主,占20.00%;重度抑郁癥狀以孕中期為主,占5.13%,見表4。

表2 妊娠壓力量表評估情況[n(%)]

表3 SAS量表評估情況[n(%)]

表4 SDS量表評估情況[n(%)]
SCL-90量表評估結果顯示孕早期有異常癥狀者占23.77%,輕微癥狀以飲食睡眠癥狀和焦慮癥狀為主,分別占24.29%和16.07%;中度及顯著癥狀以軀體化和飲食睡眠為主,分別占5.95%和5.36%,見表5。孕中期有異常癥狀者占32.18%,輕微癥狀以軀體化癥狀和焦慮癥狀為主,分別占34.62%和28.21%;中度及顯著癥狀以抑郁和焦慮為主,分別占20.51%和14.10%,見表6。孕晚期有異常癥狀者占30.09%,輕微癥狀以軀體化癥狀和精神病癥狀為主,均為30.91%;中度及顯著癥狀以強迫和抑郁為主,分別占13.64%和10.91%,見表7。

表5 孕早期SCL-90量表評估情況[n(%)]

表6 孕中期SCL-90量表評估情況[n(%)]

表7 孕晚期SCL-90量表評估情況[n(%)]
本研究中心理篩查異常孕婦孕早期比例最大,占29.55%,孕中期為7.37%,孕晚期為7.53%,產后為7.10%,這與荷蘭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相似:3 500例孕產婦孕期心理異常占10%~20%[3],說明在不同時期激素水平的波動和環境的相互影響,導致孕產婦不同的心理狀態和情緒波動,孕產期心理篩查應該是一個連續、動態變化的過程。澳大利亞指南建議孕婦孕期進行常規心理篩查并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評估[4]。敘利亞的一項研究表明產后可疑抑郁女性達28.2%,與產后生活壓力有關[5],Gurung等[6]認為,孕期對高危人群進行心理干預,能夠減輕其不良情緒,改善兒童健康結局(認知、情緒、睡眠)。
妊娠壓力量表異常24.30%,其中輕度壓力孕晚期比例最大,占40.91%,中度壓力孕中期比例最大,占3.85%,重度壓力孕早期比例最大,占0.12%。孕早期壓力與早孕反應、不良孕產史及計劃外妊娠等因素有關,造成妊娠壓力為重度。孕中期壓力多來自妊娠合并癥,造成的壓力為中度。孕晚期壓力大多來自對分娩方式的顧慮和對分娩疼痛的恐懼,多為輕度。Toru等[7]研究發現孕早期流產史是造成孕期抑郁和焦慮最常見的原因,Simas等[8]調查發現產后早期身體健康問題和母乳喂養問題是影響產婦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Roumieh等[9]研究表明孕中期發現胎兒可疑畸形導致孕產婦心理壓力增加,觸發心理壓力反應。
SAS量表異常3.39%,其中輕度焦慮產后比例最大,占20.00%;中度焦慮孕中期比例最大,占2.56%;重度焦慮孕早期比例最大,占0.24%。這與妊娠壓力評估結果基本一致,但輕度焦慮以產后為主,這與產后身體虛弱、照看新生兒及缺乏休息等因素有關。SDS量表異常19.17%,其中輕度和中度抑郁均為產后比例最大,分別為20.00%;輕度抑郁孕中期比例最大,占5.13%。孕早期和產后是身體激素水平急劇變化的時期,激素水平的變化直接影響到神經遞質的改變,是造成孕產期抑郁的主要原因。孕早期除內分泌的改變,加上二胎、計劃外妊娠、經濟壓力等社會因素,出現心理問題的幾率增加[10],這與2015年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的一項研究結果一致[11]:抑郁伴焦慮癥狀在孕早期的檢出率高,可能與孕早期對懷孕的態度和心理準備不充分有關,建議在孕早期篩查抑郁和焦慮癥狀,并給予適當的干預。
SCL-90量表孕早期異常占23.77%,以飲食睡眠癥狀和焦慮癥狀為主。孕早期心理健康篩查結果“抑郁可疑高危”比例最多,達28.14%。孕早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孕婦經常會出現惡心、嘔吐、胃脹、便秘、尿頻、心悸等軀體癥狀。孕中期異常占32.18%,以軀體化癥狀和焦慮癥狀為主[12]。秘魯的一項研究對產科高危孕期心理篩查,結果顯示孕期軀體癥狀會造成孕期心理壓力、創傷性心理疾病的發生[13],早期心理干預對于改善妊娠結局非常重要,國內大多數研究關注的是社會因素對心理造成的影響,很少關注產科合并癥和并發癥對心理造成的影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