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英,鄒曉璇,徐 文,李榮萍,王 麗
(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醫學心理科,北京 100080)
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女性要經歷生理、社會、家庭關系及自身角色的轉變,大部分孕婦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在充滿期待中順利地渡過孕期,但也有部分孕婦會出現焦慮、擔憂、矛盾等不良情緒[1-3]。孕期心理狀態與孕婦自身健康和胎兒生長發育密切相關[4-6]。產前抑郁是一種發生在妊娠期以心境低落、興趣減退為主要表現的情緒障礙,可能會導致妊娠合并癥及早產、胎兒生長受限、產后抑郁等嚴重后果[7-8]。本研究按照《北京市關于開展孕產期心理保健工作》的要求,通過病人健康問卷抑郁(patients′ 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scale-9 item,PHQ-9)量表對海淀區孕13周前孕婦進行心理健康篩查,進一步了解其在孕早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PHQ-9量表對抑郁的預測作用,以提升對孕婦孕早期抑郁的篩查效率,并為盡早干預提供有利的依據。
根據《北京市關于開展孕產期心理保健工作》的要求,在北京市孕產婦心理健康篩查的基礎上,隨機選取2020年2月至3月在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常規孕檢的孕13周前孕婦1 126人為研究對象。
1.2.1研究工具
PHQ-9量表是以《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重性抑郁障礙(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為標準編制而成的9個條目自評工具,臨床使用方便[9]。根據PHQ-9每條目的癥狀進行歸類,并分為3個癥狀,將“興趣低下”和“心境低落”歸為情感癥狀;“疲憊”“睡眠問題”“食欲不良”歸為軀體癥狀;“自我評價低”“注意力困難”“行動緩慢”“傷害念頭”歸為認知癥狀。PHQ-9量表的9個條目自評工具比對見表1。

表1 PHQ-9量表含義比對表
將9個條目按照癥狀出現頻度分為4個等級評級:“沒有”“偶爾幾天”“一半時間”“幾乎所有時間”,依次評為0、1、2、3分,得分相加,總分為0~27分。由病人自己對最近2周的情況進行評定。根據《北京市關于開展孕產期心理保健工作》要求評分,0~4分為未見異常,5~14分為可疑抑郁高危,≥15分提示抑郁可能性大。
1.2.2資料的收集和調查方法
通過互聯網和紙質問卷相結合的形式,收集孕婦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及當前妊娠期的相關信息,由經過培訓的門診心理醫生驗證量表的完成質量,最大限度地保證量表結果是孕婦對自身情況的真實客觀反映。采用PHQ-9量表對孕婦進行測評,按結果將孕婦分為0~4分的正常組、5~14分的可疑抑郁高危組、≥15分的抑郁組,其中可疑抑郁高危組和抑郁組合為可疑抑郁組。
應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或構成比進行描述,采用卡方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對計量資料進行正態分析后,將非正態分布數據用中位數和百分位數進行描述,采用秩和檢驗進行單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進行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1 126名孕13周前孕婦中,年齡為22~46歲,其中27~34歲居多;家庭月收入為1.6~2.5萬占半數以上;學歷以本科為主,見表2。

表2 篩查對象的一般人口學資料情況(N=1 126)
在1 126例孕婦中,PHQ-9得分正常組占68.7%(773人),可疑抑郁高危組占30.9%(348人),抑郁組占0.4%(5人)。PHQ-9量表篩查孕婦不同抑郁程度各條目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2.1正常組情況
在正常組孕婦中,對各條目基本選擇“偶爾幾天”,其前三位的條目是“食欲不良”“睡眠問題”“疲憊”,分別占58.1%、52.3%、42.2%,見表3。
2.2.2可疑抑郁高危組情況
在可疑抑郁高危組孕婦中,選“偶爾幾天”前三位的條目是“興趣低下”“睡眠問題”“心境低落”,分別占69.3%、62.6%、59.8%;選“一半時間”前三位的條目是“食欲不良”“睡眠問題”“疲憊”,分別占37.6%、26.4%、17.8%;選“幾乎所有時間”前三位的條目是“食欲不良”“睡眠問題”“疲憊”,分別占21.3%、7.8%、5.7%,見表3。
2.2.3抑郁組的情況
在抑郁組孕婦中,對各條目基本選擇“幾乎所有時間”,其前三位的條目是“睡眠問題”“食欲不良”“興趣低下”,分別占100.0%、100.0%、80.0%,見表3。

表3 PHQ-9量表篩查孕婦不同抑郁程度的比較結果[n(%)]
可疑抑郁組的情感癥狀、軀體癥狀、認知癥狀得分中位數均高于正常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正常組和可疑抑郁組的軀體癥狀合計得分中位數均高于情感癥狀和認知癥狀得分,見表4。

表4 兩組PHQ-9量表各分類癥狀得分的單因素分析結果
在調整了不良孕產史、家庭支持關系、意外懷孕因素后,對PHQ-9量表各分類癥狀分別建立Logistic模型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情感癥狀、軀體癥狀、認知癥狀的得分越高,孕13周前孕婦發生可疑抑郁風險均有所增加(P<0.05),見表5。

表5 PHQ-9各分類癥狀得分對可疑抑郁風險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近年來國內不同地區對孕期抑郁發生率報道不一,但發生率均較高。董青青等[10]研究發現,孕早期抑郁發生率為34.3%;曹宇等[11]研究發現,孕早期焦慮和抑郁的發生率分別為78.4%和68.4%。孕期抑郁不利于孕婦自身健康,對子代也有很大的影響。據Gilles等[12]研究顯示,孕期不良情緒與早產、小頭圍有關。小頭圍一般提示嬰兒大腦可能存在發育不全。孫艷麗等[13]研究顯示,母親孕早期存在妊娠焦慮與學齡前兒童存在孤獨樣行為有關聯。針對上述情況,北京市衛健委在全市開展了孕產婦心理健康篩查工作。本研究是在《北京市關于開展孕產期心理保健工作》要求的基礎上,隨機選取了1 129例孕13周前孕婦進行篩查,結果顯示可疑抑郁高危占30.9%(348人),可疑抑郁占0.4%(5人),可疑抑郁高危發生率較高。本研究得出的可疑抑郁高危陽性率與國內其他地區研究[14]結果相近。
本研究中可疑抑郁僅占0.4%(5人),顯著低于周晶晶等[15]研究報道的北京市孕早期抑郁發生率(15.58%)。本研究對抑郁陽性的判斷標準是根據《北京市關于開展孕產期心理保健工作》中要求(PHQ-9量表)評分≥15分為抑郁可能性大,而≥15分的抑郁發生率較低可能與PHQ-9量表對陽性標準要求不同有關。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是在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孕檢孕婦,該地區位于北京市高校聚集地,人口多以高學歷為主(本科、碩士及以上),其能夠提前充分了解孕期知識,并保持良好的情緒;另外,每位孕婦在海淀區婦幼保健院進行心理健康篩查時,心理科醫生一對一地為其進行心理健康指導,可疑抑郁發生率較低可能與對孕婦耐心細致地心理和生理健康知識普及、宣教有關。
懷孕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仍然是一個重大的應激適應性過程。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母體的各個器官系統會發生一系列適應性的解剖和生理變化[16]。本研究顯示,正常組和可疑抑郁組(包括可疑抑郁高危組+抑郁組)的孕13周前孕婦的軀體癥狀合計得分中位數均高于情感癥狀和認知癥狀。妊娠早期孕婦出現明顯焦慮、緊張、恐怖等負性情緒的原因可能有:①生理變化較大,機體尚不能適應;②妊娠早期反應劇烈;③對妊娠缺乏經驗,孕期知識不足或根本不了解;④受傳統生育觀念的影響;⑤家庭成員對其懷孕的態度;⑥受不良視、聽的影響,以至產生錯誤認識[17]。劉慧艷等[18]研究發現,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在孕早期表現最為明顯。超過60%的孕婦會在孕早期(停經6周左右)出現頭暈、無力和畏寒等早孕反應[19]。一般認為這些早孕反應會使孕婦對自身的生理變化有較高的敏感和關注。臨床中常有孕婦提出因早孕反應導致情緒上的不舒服,甚至有極少數孕婦因早孕不舒服而有過自殺念頭。這些孕早期軀體化引起情緒上的問題,可能與體內激素的作用機制和精神因素密切相關。
本研究顯示,孕13周前孕婦軀體癥狀對心理精神狀態有很大的影響;孕婦的情感癥狀比較明顯,而認知癥狀較弱。這可能是因為生理上的不舒服導致了情感低落,而情感低落反過來使軀體反應增多。穩定、樂觀的情緒有助于減輕妊娠反應的程度,而消極、不穩定的情緒則能加重妊娠反應的程度。這可能與不良情緒反應刺激機體產生有害物質有關[20]。因此,當孕婦有軀體癥狀表現時,有必要進行心理疏導,加強對孕婦不同孕期生理變化的宣教,減輕其不良情緒,達到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防止其情緒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