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鴻星爾克的火爆,源于它的價值取向、言行表現、產品價值贏得人心。我們不禁感慨,“得民心者得天下”。
具體有三點感觸。
這是受眾情緒主導發起的網絡行為,并將影響擴展至線上、線下消費。它的情緒“嗨點”突出在兩個方面。
一是愛國情懷、國貨覺醒。網友們這次對鴻星爾克的瘋狂追捧,是在罕見水災面前,愛國情懷的無限放大,也縮小了扎根本土、更接地氣的國貨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良心國貨”實際上是大家愛國情感的具化載體,它一定程度上是國貨覺醒和民族團結自信的表現。
此前的新疆棉花事件,讓大家意識到“錢花在別人家里以后就會變成子彈來打你”。這次水災國產品牌的傾情捐助,讓大家意識到“錢要花在家里,有困難都是家人互相幫助”。這是一次很好的愛國教育。
二是情緒興奮、感性消費。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新的商業邏輯。傳統的消費邏輯下,消費行為需要“品牌+質量+服務”驅動,是性價比主導下的行為選擇。這次,占據互聯網社交媒體的用戶們,消費邏輯是價值觀驅動的感性消費。直播間里,讓鴻星爾克的“縫紉機冒煙”等擊中群體、獲得更多認同的發言刷屏,進一步引爆了熱度,流量延伸至線下。

與鴻星爾克同步火爆的,還有單價10元以下的蜜雪冰城,它傳遞的是年輕人“你不嫌我窮,我也不嫌你Low”的消費心理;近來“鮮聞其聲”的達利園食品、盼盼食品,以便宜好吃、等你拯救的良心國產食品形象得以高效“復活”。這既是情感共鳴,也是價值觀認同,與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網民建立了情感連接,引發了感性消費。
這次,鴻星爾克的“品行”賦能“品牌”,也讓它的“品質”有了為人所知的機會。我們可以由此看到企業內在文化和品牌外在形象的價值。
鴻星爾克以直播間作為對話消費者的重要窗口。直播間里,他們的裝飾很不“洋氣”、鞋價不過一二百元、一直倡導理性消費、為消費者配送退貨險、總裁隨時在線聽取反饋、及時澄清破產傳聞……鴻星爾克還被挖出一直在低調“巨額”捐款,新冠肺炎疫情、汶川地震等捐款一次不落。鴻星爾克的言行,都傳遞著真誠樸素、良心友愛、踏實做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也獲得了輿論更加強烈的力挺。大眾認可并呼喚這種“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品牌形象。
社會主流向善,空前一致向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企業的社會屬性受到更多關注,公眾對社會發展、企業作為的期望值日益提升。
企業需要做的,是持之以恒地將價值觀落實到行動上,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在夯實自身產品實力、積極擔當社會責任、做好優秀企業公民的同時,切實展示好企業價值觀,樹立真善美的品牌形象。
鴻星爾克多年來大方捐款,卻摳得連微博會員都不開。于是,網友們自發把它的微博會員充到了2140 年。鴻星爾克庫存被這撥“躺著出名”一夜清倉了,但是要想風光活到 2140年,卻萬萬不是“躺平”那么容易的。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沒貨了,網友說“吊牌發給我自己縫”;碼數不全了,網友說“發來我自己削足”;款式不潮,網友說“是我眼睛有問題”;面對贈品,網友說“不許送瞧不起誰”……網友的“愛”表現得洶涌澎湃。但是,網友和女人一樣,或許多少有點心口不一。鴻星爾克真敢那么干嗎?鐵定不行。
看似盲目的野性消費,本質上還是對鴻星爾克性價比的認可,是它的質量、設計、功能、使用感等和價格匹配。“值”,讓網友們被情懷與價值打動,快速形成愛它的共同體,付諸購買;反之,它一旦“恃寵而驕”,網友們也會迅速形成抵抗的共同體,瞬間毀神。被架到道德和輿論制高點的鴻星爾克,如果沒有品質、服務等內在實力支撐,以后的瑕疵也更容易被放大。
打造百年品牌,尤其需要順境不懈怠、逆境不氣餒,穩住理性實干的主心骨,做好把握機遇、百折不撓、堅守初心的跋涉準備。我們弘揚工匠精神,提出長期主義、極致思想、精品意識,就要苦練內功、守正創新。守住品質之“正”,創出潮流之“新”,在產品迭代、品質把關、IP設計、營銷布局等方面發好力,打造好產品,提供好服務,塑造好形象,用實干為企業打好產品基礎和品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