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世軍
辯證思維就是運用邏輯范疇和體系來把握具體真理。培養辯證思維最重要的時期是小學階段,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時期,也是在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把握文本觀點,培養辯證思維
1.掌握文本的聚焦部分
學習一篇文章時,最重要的是把握文本的觀點,而文本的觀點是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和看法,反映出作者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世界觀。寫一篇文章時,作者一般是以自己的角度讓讀者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觀點。所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就是應該在學習某篇文章時讓學生正確地把握文章觀點,聚焦文本。所謂聚焦是寫文章時一種暗示的方法,古人在寫文章時,喜歡以“理不可直指,情不可顯出”來描寫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教學中,如果把聚焦部分的辯證思維訓練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例如,小學語文統編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課教學時,教師在講解時為了讓學生認同文章中的觀點,進行了辯證思維的訓練活動。《少年閏土》一文的基本觀點是:少年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干、開朗活潑的農村孩子,與“我”是一個內心苦悶的少爺形成對比。例如,捕鳥時的情形,“掃出一塊空地,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到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到海邊撿海貝時,“紅的綠的都有,鬼見怕也有,觀音手也有”;在遇到獾豬、刺猬、猹時,“月亮地下,你聽,嘩嘩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潮流要來的時候,就有許多跳魚兒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兩只腳”,讓我覺得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稀奇的事。這時,教師就可以抓住這個聚焦點,嘗試讓學生思考:閏土與“我”是否有對比?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我在回憶閏土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學生通過討論與思考得出:閏土是一個開朗活潑、有想法的農村孩子,而“我”是一個孤陋寡聞的少爺,對現在的生活不滿,對豐富的農村生活充滿向往,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同。
2.辯證觀點的挖掘
教師在訓練學生辯證思維能力時,要讓學生進行思考,找出文章中所包含的辯證思想和觀點。例如,小學語文統編版六年級上冊《伯牙鼓琴》教學時,教師可以以“伯牙如何善鼓琴?鍾子期如何善于傾聽?”來引導學生思考,然后教師給學生講解:伯牙把自己的情懷寄托于琴,所以技術就變得很純熟;鍾子期有較高的鑒賞能力,所以可以聽出伯牙的心意。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再進行歸納總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熟讀本篇課文后,教師提出問題:“作者是如何評價伯牙與鍾子期的友誼的呢?”學生先進行思考、討論,然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朋友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知音難求,知己難尋。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學習不斷發展辯證思維,提高辯證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深挖文本論證方法,辯證思考論證的嚴謹性
1.論證方法的挖掘
論證是指對自己的觀點加以證明,使觀點有一個證實的過程。論證的過程具有較高的嚴謹性,這樣才能使文章符合邏輯,更有說服力。論證方法有很多種,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道理論證等。小學語文統編版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中就用到了對比論證,把閏土生活在海邊農村和“我”生活在高墻大院進行了對比。閏土是一個做工人的兒子,給我講雪地里用各種辦法去捕鳥、夏天到海邊撿貝殼、看瓜時要管的是獾豬和刺猬、潮流來時看魚兒跳。閏土的見多識廣和“我”的孤陋寡聞形成了對比,引起我對生活環境的不滿,向往農村精彩的生活。小學語文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的《為人民服務》教學時,為了把握這篇文章的觀點以及論證方法,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從舉例論證方面進行分析。例如,文中提出司馬遷的觀點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作者舉張思德的例子來說明“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他的去世就比泰山還要重”。作者通過舉例來讓讀者在閱讀時體會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把握文本觀點。
2.緊扣論證的嚴謹性
嚴謹性是培養辯證思維的基礎。為了使論證的過程更有說服力、更嚴謹,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看待問題。
例如,教師在教學統編版六年級上冊《夏天里的成長》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從嚴謹性細節方面進行分析,體會文章是如何圍繞中心觀點來寫的,以及通過寫哪些動植物來體現這一段的中心觀點。通過這些方面的引導,可以讓學生知道論證的嚴謹性。在閱讀《夏天里的成長》時,學生不僅能體會課文的中心句“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的含義,還能準確把握萬物復蘇的季節里的自然現象,體會文中表達的情感。通過這些例子,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論證的嚴謹性,把握了文本觀點。
3.深挖辯證思維的運用
在小學語文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為人民服務》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過的辯證知識引導學生繼續思考一些問題,如“如何看待樹立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在分組討論中,學生說到了文章中“他們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即使有缺點,也不怕別人說,只要是對人民有好處的”的內容。教師讓學生對此進行討論,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如果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師可以給學生傳授一些辯證思維方法進行引導。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讓學生在看待問題時更加全面、準確。
三、緊抓文本開放性觀點,培養學生辯證思維
1.思維開放,提高學生辯證思維
我們都知道在看待任何觀點時,不能僅僅就關注一點,觀點往往都是開放的。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以對文章有不同的看法,根據自己的認知和理解進行分析。
如,小學語文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窮人》一文中主人公的妻子桑娜知道她鄰居是個寡婦,并且知道這個寡婦生病了,寡婦有2個孩子,這讓桑娜產生了對寡婦的憐憫之心,并在寡婦死后把孩子抱回家。漁夫和她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的家里如何困難,毅然決定收養鄰居寡婦的孩子。從這一點可以分析出漁夫和他的妻子寧愿自己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在教學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此進行討論。一個學生說道:“桑娜和丈夫在自己家非常困難的時候,依然選擇收養生病去世的鄰居西蒙的孩子,這可以看出沙俄時代人民的生活很艱難,但是窮人的心地很善良。”而另一個學生說道:“《窮人》反映了俄國人民在沙皇黑暗統治之下,生活水平很差,但是人民心地善良,情操高尚。從漁夫和他的妻子在困難的時候還是收養鄰居的孩子,就反映了窮人純樸的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品德。”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這樣的討論讓學生的思維開放,有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思辯能力,看問題更加全面。
2.訓練思維素質,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學生進行訓練,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例如,小學語文統編版六年級上冊中《少年閏土》一文選自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故鄉》,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少年閏土活潑可愛、聰明能干、機智勇敢的形象,以及“我”對閏土的懷念之情。為了讓學生在訓練中提高思維素質,教師就可以開展思維訓練活動,使學生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感悟到閏土的形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解析,讓學生在學習時對情節更有把握,更好地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教師應該從文本入手,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時能完成的,我們需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毅力去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就是要讓學生以文本為基礎,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
作者單位? ? 陜西省榆林市第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