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蕓
學校課程建設與學校文化建設存在著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是現代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學逐步形成了以幸福文化教育為核心的特色學校文化,并在實施幸福文化教育過程中,構建起多元立體校本課程體系。
學校構筑的多元化、立體化幸福文化教育校本課程體系,以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為常規基礎課程,以學科與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校本課程為拓展課程,以學生各項特長延伸發展課程為特長發展課程。學校開發的校本課程達數十種,其中,有人文素養系列校本課程《開平的傳說》;有心理素養系列校本課程《與幸福相約——每周潤澤心靈的小故事》;有科學素養系列校本課程《家庭實驗室——物理篇》《家庭實驗室——化學篇》《家庭實驗室——生物篇》《青少年科技創新》《機器人》等。此外,還有學科拓展類、身體素養類、藝術素養類、綜合實踐類等,涵蓋了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豐富多彩的多元化立體課程體系,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們廣泛的興趣和個性化發展需求,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和《校園葫蘆絲》是學校全體學生必修校本課程,并逐步發展成學校的品牌課程。新生入學后,體育教師、音樂教師在每節課都會留出固定的授課時間,教學生學習太極拳、葫蘆絲。每天的課間操,學生除做國家規定的眼保健操、韻律操外,還堅持做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
《春華秋實》是學校根據校內的勞動實踐基地開設的以種植技術為基礎的校本課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與生物教師、后勤教師一起,從春種到秋收,全程參加實踐勞動,堅持寫觀察日記。此外,學校根據勞動實踐基地開展課題研究,申報的課題被立項為唐山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洞喝A秋實》校本課程還在河北省首屆校本課程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與幸福相約——每周潤澤心靈的小故事》是學校為全體學生開設的必修課程,學校利用每周一校會時間,為學生講述勵志故事。幾年來,為學生講述的勵志故事已累計達數百個,并結集成《與幸福相約——每周潤澤心靈的小故事》校本教材,放在每個班的教室中,便于學生隨時翻閱。
在豐富多元的課程體系中,創客課程是一大亮點。機器人課程、3D打印課程、創意編程課程、人工智能課程、無人機課程……都已被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計劃。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開展創客教育,并開發出諸多相關校本課程,如《人工智能基礎》《創意編程》《航模》《EV3機器人》《玩轉3D打印》等。這些課程的設計從學校的基礎設施出發,同時與學科教學完美融合,比如:在開源電路中使用RGB全彩燈,讓學生在創客課堂上體驗光的三原色及其合成原理;在EV3機器人課程中,以數學行程問題、幾何圖形為基礎設計教學場地圖,讓學生在機器人的學習中進行數學實驗的實踐。
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學生對任何一門課程感興趣,都可參加相關社團,如在社團中成績突出,還可入選競賽小組,設計作品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學校的科技創新學生隊伍建設,形成了“全體學生—科技社團—創新小組”三級梯隊結構,既有群眾基礎,又有敢于創新的精尖隊伍,還有中間的后備力量,構成了人才培養的完整閉環。
多元立體課程體系,突顯出唐山第四十九中學幸福文化教育的特色,教育教學成效顯著。學校2016年被評為河北省素質教育示范校,2018年憑借葫蘆絲項目入選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2019年被評為河北省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2020年被評為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示范單位,2021年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未來,我們將繼續優化課程體系,以課程體系建設推動學校發展,最終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學)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