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又是一年三月三》主要在有著“小桂林”美譽的靖西取景,在富于現代質感的鏡頭里,景物的色彩顯得非常飽滿;在悠遠的背景音樂中,美好的時光似乎變得異常柔軟。片中主人公農香竹以及村民都穿戴以藍和黑為主色調的傳統壯族服飾,這一特有的民族符號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文化。南山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與影片中僅僅出現幾次的都市南寧的畫面形成了鮮明對比。但在這個山村中有著清澈見底的河流和秀美的喀斯特地貌,是一個“桃花源”般的仙境。

南山村因為貧窮,男人們都要外出打工,村里面大多是婦女和老人兒童。村中的婦女們勤勞善良而且非常能干,可惜丈夫常年不在家,她們難免落寞。一場大雨滋潤了她們因為缺水久未沐浴的身體,也撫慰了她們寂寞的心靈。影片中展現南山秀美田園風光的高潮就集中在她們雨中沐浴的這一場景中,將女性身體美和風光美高度融合在一起。這些美麗的壯家姑娘如此自然而不帶半分忸怩地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中暢快地沐浴,她們唱著壯族的傳統民歌,甜美的嗓音讓她們個個都成為“劉三姐”一般美麗傳奇的人物。影片是以扶貧為背景的獻禮片,但是該片沒有一味去強調南山村的落后、貧窮以及人民的凄苦生活。我們反而在這一段動人的場景中看到了壯族姑娘們不僅熱愛勞動,而且非常享受南山村的一草一木。電影團隊想要展現這樣一個不該被貧窮埋沒的美麗地方,讓觀眾看到廣西的秀美風光。那如何才能不流于俗套地表現出來呢?如果一味堆砌空鏡頭的風景,那么影片就過于紀錄片化了,觀眾也容易審美疲勞,所以影片在展現風景的鏡頭中融入這些鮮活的生命力,使得影片變得有生機起來。
南山村如此一個詩情畫意的山村所孕育的人民充滿了善意。影片中打動人的一個場景在知青們挑水的一段。高聳入云的群山腳被河水不斷親吻著,青石板架在像鉆石的切面一樣澄澈的流水上,青年男女們挑著扁擔有力地走在村莊的山路上。古老恬靜的南山村上閃爍著青春的活力因子,幽靜的山谷回響著甜美的山歌。在這樣清凈的山中,人們的心靈也不會被污染。知青們在挑水時手手相扶,他們非常自然地連接在一起,成為一條輸送水源的“血脈”,長久以來,互相扶持的傳統養成了南山村濃濃的人情。農香竹作為影片的女主角和南山村的“女兒”,她的個人感情也被沾染了田園般的詩意。她在所遇非人之后,沒有產生對感情的不信任,而是在遇上覃中信以后,看到了他的無私精神而愛上了他。農香竹和覃中信的感情像被打通的隧道那樣,經過考驗之后就迅猛地發生了,一切都順理成章,沒有半分忸怩。即使先前遭到父親的反對,她也沒有退卻,她堅定地相信身為“異鄉人”卻慷慨解囊的覃中信。影片結尾處是他們二人在水墨畫一般的風景中相偎的場景,以這對有情人的終成眷屬來暗示脫貧以后的南山村夫妻們再也不用忍受分離之苦,從此過上幸福的田園生活。

《又是一年三月三》這部影片展現了在精準扶貧政策下黃永華、杜鵑、莫大山、農香竹、覃中信、孫鄉長以及南山村人民的奮斗史。影片中的南山村是一個極度貧困而且脫貧難度很大的山村,但影片并沒有一味強調它的極度貧窮以及因貧窮帶來的落后感,而是展現了這座田園中的淳樸人性。
陶淵明稱自己“質性自然, 非矯厲所得”。他不僅在詩中贊美田園的風光美,同樣也贊美田園中人的質樸自然美。在《又是一年三月三》這部影片中,除了由銀河落九天的清澈瀑布、翠綠環繞的群山、放肆撒野的各種野生生物等獨具民族特色的美麗景色組成的田園風光以外,也贊美了這座靜謐小村莊的淳樸人性。農香竹是莫大山和杜鵑的女兒,她原來的丈夫耐不住南山村的貧窮離開了,她為了整個村的村民選擇繼續守護這座村莊。影片伊始,黃永華書記來到南山村,農香竹沒有去接他,因為她要在三月三這個壯族傳統節日中祭奠逝去的母親。因此在影片一開始,觀眾對這個美麗的村主任有了第一印象——堅持。影片通過這一個小細節給觀眾對農香竹這一角色打了個底色。緊接著,身為村主任的農香竹積極配合第一書記帶領村民脫貧,而且在此可以看出農香竹對南山村的情況了如指掌,可見她內心也非常焦急地想要使南山村改頭換面。
福斯特在他的文藝理論《小說面面觀》中對“圓形人物”的概念總結為具有復雜矛盾性格特征的人物,人物每一次出場給人的感覺都不單調如一,而是頗有新意,圓形人物的特點之一就是“豐富性”。同樣的,電影人物也應是如此。農香竹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圓形人物”。影片在開始時通過人物的言語和行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為村民著想的村主任。但是她不只是一名村主任,還是莫大山和杜鵑的女兒,為了解決缺水問題而打通隧道引水會淹沒母親的墳墓,可是為了村民們的幸福生活她又不得不說服父親同意遷墳。當她跪在母親墳前時,她內心是掙扎的,是極不情愿的。這里的特寫鏡頭展現了她豐富且掙扎的內心世界,影片也通過這一人物展現了整個南山村的至善人性,農香竹縱使自己內心再不舍再掙扎也沒有在全體村民組成的“大我”和自己家庭的“小我”之間偏向自己。她最質樸的選擇表現了廣西人民世世代代傳承的以公為先的優良傳統。在現代都市中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汲汲營營,可是在這樣一個廣西的邊陲小村莊有一個婦女寧愿自己去背負一輩子良心不安的枷鎖也要為全村人的幸福讓步。在影片中,大雨中沐浴的這一場景又表現出她作為一個女性的可愛性格。農香竹是一個比較含蓄的女子,但在大膽潑辣的譚彩鳳的召喚下,也忍不住和她們一同到雨中嬉戲。起初她還有點顧慮和放不開,但在接觸到大自然饋贈的“生命之水”那一瞬間,她就像是自然的“女兒”一樣大膽而肆意地沐浴在雨中,她愜意地享受著這甘霖帶給她的快感。在這一段場景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村主任,她除了擔負著帶領村民們脫貧攻堅的重要任務以外,她也是個渴望被滋潤的女性,她也同樣向往著幸福生活。她隨著其他姐妹們唱起了山歌,用歌聲表達對水的渴望和對自然的感恩。許是這一酣暢的沐浴,更加堅定了婦女們要打通隧道的決心。所以在這一工程中,南山村的婦女表現出了必勝的決心。
《又是一年三月三》成功地將廣西對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以及廣西人民人性中的至美至善展現在電影中。影片呈現出了與都市截然不同的鄉村田園風光以及田園中充溢著的濃濃人情味,這對于如今的電影市場是一劑清新空氣,它呼喚著人們去尋找心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