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娟
摘 要:詩詞是人們在喜悅、痛苦等多種情緒下用語言孕育的珍珠,有著讓人炫目的外衣,也有著打動人心的力量,是歷史的饋贈,也是歷史的創造。初中生學習詩詞是對語言的繼承,也是對文化的繼承,承載著大家的希望。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有助于學生為詩詞增添光彩。教師通過生活、情境、問題、合作、實踐、評價等方法,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詩詞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46
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是基于學生詩詞學習現狀提出的,是希望學生在詩詞上有所建樹,理解詩詞的用語和內涵,使詩詞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幫助學生感悟詩詞學習的精彩。
一、提升學生詩詞素養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感知生活的美
初中生在學習詩詞的時候更喜歡朗讀詩詞,而不是賞析詩詞。學生喜歡朗讀詩詞時候的抑揚頓挫感,不喜歡賞析詩詞時候的抓耳撓腮感。這就使得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出現了片面的問題,難以透徹理解詩詞的主旨和內涵。這一問題的存在阻礙了學生對詩詞的深入挖掘,不利于學生開展詩詞學習。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目光轉移到生活中,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天地中感知語文,品味語文的奧妙。生活,不論跨過多少歷史的時間,都緩緩地流淌過了人們的歲月,見證了人們的起伏和情感。學生將自己浸潤在生活中感知詩詞,能夠進一步理解詩詞的表達意境,感受到詩人的心情,擁有身臨其境的想象力。
(二)吸引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部分初中生在學習詩詞的時候容易受到打擊,認為自己不論怎樣努力都無法真正“吃透”詩詞,索性破罐破摔,不肯再花時間浪費在詩詞上,喪失了學習詩詞的動力。學生的放棄使得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愈加困難,無法找到詩詞學習的感覺,形成了惡性循環。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有助于激發學生詩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沉浸在詩詞中,享受浩瀚的詩詞海洋帶來的溫柔,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接受詩詞,走進詩詞,知道詩人是怎樣從眼前的景色中獲得詩詞中的情感的,又是怎樣借助語言來展示自己對景色的思考的,點燃學生對詩詞的好奇心。
(三)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初中生在學習詩詞的時候對教師信任不足,更喜歡自己探索,自己理解,即使被教師糾正,也仍堅持自己是對的,這就造成學生的詩詞學習比較片面,難以獨立構建系統的學習機制,影響了學生后續的學習,加重了教師詩詞教學的負擔。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能夠深化學生對詩詞知識的理解程度,使學生不再將學習的眼光停留在表面,而是融入詩詞中,能夠通過揣摩詩人的想法來品味詩詞,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容易感受到詩詞的魅力,繼續探索詩詞,形成良好的學習循環。
(四)加快學生對中華文明的傳承速度
初中生在學習詩詞的時候沒有圍繞詩詞展開拓展,而是局限在詩詞的“一畝三分地”,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詩詞,沒必要再深挖下去,進而錯過了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學生無法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也就難以領略到詩詞的深刻意境,把握詩詞的韻律。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可以將詩詞背后蘊含的中華文明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了解中華文明是如何通過詩詞這一脈流傳下來的,分析詩詞是如何給中華文明增添光彩的,幫助學生抓住詩詞的觸角,讓學生直接與詩詞中的文明對話,促使學生主動傳承。學生傳承詩詞就是在傳承中華文明,就是在承擔自己繼承者的責任。
(五)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
初中生在學習詩詞的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取得一點成績,就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詩詞學習的方法,不肯再努力。學生的錯誤認識影響到了其他方面的學習,造成學生語文水平遲遲得不到提升的后果,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前景,引起了教師的警惕。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拓寬學生的個人空間,讓學生更好地應用詩詞,將詩詞變成學生身體的一部分。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對詩詞的學習也會產生積極影響。
二、初中生詩詞素養提升的具體方法
(一)張開生活的懷抱——培養學生詩詞感悟的素養
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可以通過張開生活的懷抱來培養學生對詩詞的感悟。教師為學生張開生活的懷抱,可以將學生帶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相似的場景下感受詩人的情緒,理解語言是相通的,即使增加了歲月的阻隔,也仍能讓人們抬頭看到同一個月亮。學生在生活的懷抱中對詩詞的情感進行了感悟,知道了詩人是怎樣融情于景的,怎樣通過語言來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認識到了生活是詩詞的素材這一實質,能夠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與詩人進行情感上的共鳴。在實際講授課文的時候,教師需要引領學生聯系自己的現實生活,讓學生在生活話題中展開聯想,使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說出自己的想法,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詩詞的深刻含義,促使學生理解應該在什么場景下使用詩詞。
(二)張開情境的懷抱——培養學生詩詞賞析的素養
情境指的是教師在教學中針對教學內容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的學習環境,能夠引發學生的強烈共鳴,促進學生情感體驗的一種教學方式。詩詞在情境的映襯下更能獲得學生的理解。初中語文教師提升學生的詩詞素養,可以通過張開情境的懷抱來培養學生對詩詞的賞析。教師為學生張開情境的懷抱,可以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讓學生在詩詞創設的意境中,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獲得心靈上的享受。學生在情境的懷抱中,對詩詞所描述的意境有了視覺上的體會,理解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學會了在意境中品味詩詞的獨特,武裝自己的詩詞頭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適宜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營造詩詞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在獨特的場景中感受詩詞的意境,使學生在詩詞學習中融入對應的情感,提升學生的賞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