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
商務部日前公布第二批全國示范步行街名單,廣州北京路步行街與北京王府井、天津金街、上海南京路、沈陽中街、武漢江漢路等一道,名列其中。加上去年7月公布的第一批5家示范步行街,意味著2018年底啟動的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基本完成,11家試點單位成為示范單位。
說起商業步行街,人們對這個概念并不陌生。單以商業聚集功能論,據說其可以追溯到我國唐朝的東市、西市。改革開放以來,商業步行街因為匯集了商業、文旅、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被譽為“城市會客廳”“商業地標”。
近年來,步行街改造提升成為新課題,不僅在于一些新步行街過于千篇一律,“老”商業街的商業和功能滯后于城市提升和消費者新需求,恐怕還與互聯網新經濟新業態崛起形成的沖擊有很大關系。電商經濟改變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消費習慣,線上消費還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線下經濟難以同步的價格競爭力,一些地方原本雄心勃勃要把步行街打造成城市新商圈,到頭來卻成了小商小販的聚集地,更有一些步行街因為消費冷清、無法聚集人氣,成了“不行街”。
較之于線上經濟,商業步行街最明顯的優勢之一是體驗。其具有網店難以比擬的現實感,人們可以置身其中感受一個城市的氛圍、文化。在消費娛樂過程中,通過與人和物的面對面交流互動,也能形成難得的體驗。就北京路步行街而言,不光是聚集了一眾知名的百貨公司、品牌店,腳下的千年古道、身邊的騎樓、不遠的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等,也都傳遞著厚重的特色文化。把這些能夠形成獨特體驗的優勢,融合到豐富步行街業態、提升休閑體驗中,是大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