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栽培技術的選擇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和質量。通過研究發現,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能夠完成同時播種、施肥、覆土和鎮壓等環節,可以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并且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苗齊和苗勻的目的,提高播種的質量,實現小麥的增產增收,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本文主要闡述了小麥機械化栽培技術,為種植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
1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
結合小麥的生物學特性和植物學特性實現了小麥種植技術的創新,研制出了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該技術優勢顯著,可以實現小麥的增產增收,提高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小麥機械化播種栽培技術保證植株之間分布得均勻,為每株小麥提供足夠的增長空間,改變了傳統小麥苗過于集中的問題,促進了小麥的健康生長。此外,該技術還能簡化小麥的種植流程,一次性完成播種、施肥、覆土和鎮壓等環節,減輕了種植者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小麥機械化栽培技術在保證小麥產量和質量的同時還能降低生產成本,促進生態環境的平衡。
2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的優點
2.1節約成本
采取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能夠實現整地、施肥和播種環節的一體化。在應用小麥機械化栽培技術的過程中,可以簡化流程的步驟,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降低生產成本。研究表明,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損害。其次,小麥在生長的過程中對水分要求較高,可能有1/2的水分蒸發,選擇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可以降低水分的蒸發,促進小麥對水分的吸收。總之,采用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能夠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保證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2.2優化種植環境
第一,通過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小麥的種植更加均勻,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光熱資源和水資源,減少植株之間對養分和水分的爭奪,促進小麥的健康生長。另外,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還能減少對土壤環境的破壞,保護生態環境。第二,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能夠減少種植環節,實現播種和施肥的一體化進行,讓肥料更好地滲透到土壤中,防止燒苗,能夠保護小麥前期的生長。第三,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可以保證生產的均勻性,促進小麥根系的發達,提高小麥的抗倒伏能力。在應用小麥機械化無壟種植技術之后,小麥成活率可以達到80%以上,并且前期小麥的生長情況良好,保證了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3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的創新點
第一,結合小麥的生物學特性和植物學特性提出了小麥無壟栽培技術的概念,并且加強了對小麥無壟栽培理論的研究,改變了傳統的小麥栽培理論。第二,采用小麥機械化無論栽培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行壟種植方式,提高了對農田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且通過在示范田的試驗得出了該技術能夠大幅度提高小麥的畝穗數,從而提高產量。第三,在研究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的背景下,開發出了小麥無壟聯合耕播機,研發出了小麥聯合耙播機適合不同區域的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
4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要點
4.1種子的選擇
在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應用之前,要做好種子的選擇,選擇優良的小麥品種。在具體選種的過程中,結合當地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本區域的品種。選種完成之后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如清洗和晾曬,提高種植的進度和程度,才能提升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使用的發芽率。
4.2選擇播種時間
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環境條件選擇小麥的播種時間,其直接影響小麥的生長發育,尤其是后期的生長發育。一般情況下,適合小麥生長的溫度為16 ~ 20℃,在選擇播種時間的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選種完成之后選擇適合的時間播種。
4.3病蟲害的防治
無論是小麥種植之前,還是小麥種植之后都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減少病蟲害的威脅。第一,蟲害的治理。影響小麥的主要害蟲是蜘蛛,可以使用阿維菌素等農藥或者達螨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防治。第二,病害的治理工作。在治理小麥病害的過程中要堅持運用科學的措施,選擇低毒和低殘留的藥劑,并且控制好具體的用藥量,否則會造成藥物的殘留。
4.4田間管理
為了提高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的應用效果,應該讓廣大的農戶掌握無壟栽培技術,要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讓種植戶認識到應用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可以節省人力資源的投入,提高其使用的積極性。針對一些新用戶,應該讓農戶掌握無壟栽培技術的操作程序。
5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的發展建議
5.1加大對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的研究
結合當地的種植情況改善機械設備,完善栽培技術,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
5.2加大宣傳力度
讓種植戶了解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在增產增收方面的作用,支持該技術。此外,建設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試驗田,讓農民直觀地感受到該技術的優越性,促進對該技術的推廣。此外,科研技術人員還應該加大對技術的研究和創新,不斷研制出適合小麥機械化栽培技術的配套設施,加強對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6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難點
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需要經過實踐驗證,我國農業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可以通過實踐檢驗的新技術,新型農機產品的出現需要有農機技術的創新支持,要開發出適合栽培技術的機械設備。在設備開發的過程中,還要研制出適合不同地區不同土壤類型的機械設備,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才能實現技術的全覆蓋性。在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應用之前需要做好實踐檢驗驗證,農機產品的研發也需要時間的論證,而我國地大物博,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有差異性,要研制出適合不同地區應用和推廣的農業機械設備。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經過多年的農學理論研究和技術檢驗完善,并且在示范田應用,才有了該技術的成熟。
7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的經濟效益
經過研究和實踐證明,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優勢顯著,能夠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傳統的種植技術相比實現了增產增收。該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節水效率,減輕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抑制雜草,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量,節約生產成本,并且減少農藥殘留,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此外,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能夠實現種植的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節約人力成本的投入,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8結束語
從當 前的小麥種植情況來看,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加大對該技術的研發,形成完善的理論技術體系。小麥機械化無壟栽培技術在小麥的增產增收方面效果顯著,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意義重大,可以促進我國小麥種植的產業化發展。
■作者簡介: 路坦(1982.8-),男,漢,遼寧大石橋市,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