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亞男
(江陰市第三人民醫院產科 江蘇 江陰 214433)
先兆流產多發生在8周左右的孕婦,引發先兆流產的常見因素為:生殖道、子宮內膜以及內分泌異常[1]。先兆流產是臨床上導致產婦自然流產的主要原因,多采用孕激素補充治療,常用的兩種藥物為黃體酮和地屈孕酮。黃體酮與孕酮的作用相似,可以抑制女性的子宮興奮度,降低子宮的收縮程度[2]。地屈孕酮是近年來常用的治療先兆流產藥物,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為評估地屈孕酮與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的效果,此次研究選擇100例先兆流產患者開展此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納入我院就診的先兆流產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30.25±3.25)歲;孕周7~12周,平均孕周(9.56±2.06)周;孕次2~4次,平均(3.52±0.23)次。觀察組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30.22±3.53)歲;孕周7~12周,平均孕周(9.66±2.08)周;孕次2~5次,平均(3.41±0.37)次。兩組先兆流產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確診為先兆流產的患者;(2)此次研究在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3)患者知曉此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4)黃體功能不全型流產者;(5)孕周時間≤12周。排除標準:(1)依從性較差的患者;(2)認知障礙的患者;(3)神經功能障礙的患者;(4)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5)過敏體質者;(6)內分泌系統障礙的患者。
對照組給予黃體酮(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0828,規格:1 mL:20 mg×10支)治療,采用肌內注射,1次/d,每次40 mL,治療時間為15 d。
觀察組給予地屈孕酮(生產廠家:荷蘭Abbott Biologicals B.V.,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170221,規格:10 mg×20片)治療,口服治療,8 h/次,每天不超過30 mg,治療時間為15 d。
(1)孕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取患者的清晨3 mL空腹靜脈血,3 500 r/min轉進行離心處理,處理10 min。離心處理后放置在-20℃的環境中待檢,應用化學發光法檢查患者的孕酮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2)陰道出血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和腰酸消失時間。(3)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包括局部腫痛、頭暈嘔吐、皮膚瘙癢。
數據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 23.0進行處理,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先兆流產患者的孕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孕酮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先兆流產患者孕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較(± s)

表1 兩組先兆流產患者孕酮、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較(± s)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IU·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42.33±1.53 98.53±3.536785.63±92.4511751.63±198.63對照組 50 42.31±1.76 67.51±2.396789.32±86.568251.63±123.36 t 0.0606 51.4533 0.2060 105.8454 P 0.9518 0.0000 0.8372 0.0000組別 例數孕酮/(nmol·L-1)
觀察組陰道出血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和腰酸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陰道出血、腹痛和腰酸消失時間比較(± s, d)

表2 兩組患者陰道出血、腹痛和腰酸消失時間比較(± s, d)
組別 例數 陰道出血消失時間 腹痛消失時間 腰酸消失時間觀察組 50 3.26±0.12 2.52±0.36 3.24±0.24對照組 50 6.85±0.36 5.36±0.38 8.25±0.45 t 66.8957 38.3643 69.4628 P 0.0000 0.0000 0.0000
觀察組局部腫痛、頭暈嘔吐、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先兆流產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先兆流產是女性妊娠28周前發生的少量陰道出血,但是無妊娠物排出體外,常見的癥狀范圍在腰痛和下腹痛。先兆流產是現階段常見的女性妊娠并發癥,導致女性出現先兆流產的原因很多,如代謝性疾病、甲狀腺功能紊亂等等。先兆流產需要及時為產婦開展治療,不可以進行性生活,并且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通過藥物治療維持治療效果[3]。
黃體酮屬于類固醇激素,通過腎上腺、卵巢以及胎盤分泌。黃體酮注射液為孕酮類制劑,采用注射治療,可以促進子宮內膜從增殖期轉為分泌期,以此為孕卵的提供生存條件,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藥物可以更好的吸收。但是,隨著臨床應用的深入,發現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患者容易出現局部腫痛、頭暈頭痛和皮膚瘙癢等不良反應。地屈孕酮和天然孕酮相比較,結構與功能相似,屬于口服類孕激素藥物[4]。地屈孕酮可以結合淋巴細胞的孕激素受體,以此對孕酮的封閉因子產生誘導作用,有利于抑制子宮內膜前列腺素生產,提升子宮內膜的穩定性,保護胚胎的存活。地屈孕酮具有孕酮的特性和活性,據現代藥理學證實,地屈孕酮治療先兆流產的機制如下:首先,藥物經過口服治療,吸收速度快;其次,藥物對于機體的體脂代謝無顯著的影響;最后,藥物可以調節產婦的免疫功能,還可以降低產婦對于胎兒的排異反應,有利于維持妊娠。與黃體酮注射液相比較,地屈孕酮的生物利用率更高,可以更好的與受體相結合,藥物起效速度快,進入體內后可以快速和受體結合,預防流產。地屈孕酮能夠誘導淋巴細胞生成孕酮組織,激活白細胞激素,還可以降低TH1活性,提升母體的免疫耐受情況,以此達到維持妊娠的狀態。
梁景梅和張冬桃研究顯示[5],觀察組的腰痛緩解時間(4.10±0.32)d、腹痛緩解時間(4.21±1.32)d均短于對照組,治療4周后的孕酮(296.32±1.02)mmol/L小于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腹痛消失時間(2.52±0.36)d和腰酸消失時間(3.24±0.24)d均短于對照組,觀察組孕酮(98.53±3.53)nmol/L高于對照組。說明在先兆流產的治療中,應用地屈孕酮的效果顯著,口服治療的吸收速度快,無顯著的不良反應,藥物可以在72 h內全部代謝,可以更好的縮短患者癥狀消失時間,改善孕酮值,還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地屈孕酮和黃體酮治療先兆流產均可以取得療效,地屈孕酮的療效好,可以更好的降低不良反應,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