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秀連,董志環,李桂花,陳金愛,謝俏葵,姚 萍
(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廣東 肇慶 5262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呼吸衰竭等疾病在新生兒科的發病率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患兒可接受無創通氣治療,以改善通氣水平,但新生兒全身各項生理功能未發育完全,在接受無創通氣治療過程中,易引起心肺功能、胃腸功能等方面的并發癥,影響療效。體位管理是一種能夠幫助患兒適應醫療行為的管理模式[1]。因此,將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干預的253例新生兒無創通氣患兒為研究對象,以仰臥體位管理策略干預為對照,對新生兒無創通氣患兒接受俯臥體位管理干預的療效及其心率水平值、呼吸頻率水平值、SPO2水平值、三凹征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次數、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價值進行探尋。
將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進行無創通氣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共253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組別是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120例,其中男88例,女42例,出生胎齡26周~40周,平均(31.26±4.12)周。觀察組133例,男81例,女52例,出生胎齡26周~40周,平均(31.26±4.12)周。納入標準:在我科住院,進行無創通氣治療的患兒,通氣時間≥7天。排除標準:(1)畸形患兒;(2)家屬放棄治療的患兒。
所有患兒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曉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方案:仰臥體位管理策略。開展無創通氣治療時,取鳥巢式護理,鋪柔軟純棉毛巾,仰臥位,將患兒頭部放在中線位置,雙手保持自然放置狀態,頭部輕輕偏向一側,觀察氣道,使其氣道通暢。按照2 h/次的頻率對頭部、體位進行變換。連續干預1 w。
觀察組方案:俯臥體位管理策略。開展無創通氣治療時,取鳥巢式護理,鋪柔軟純棉毛巾,俯臥位,將患兒的頭部安置在長布條兩尾端交接處中線位置,輕輕偏向一側,可左右變換,將雙上肢伸展,雙前臂保持自然伸展、分開狀態。另外,給予鼻飼干預時,調整為仰臥體,除此以外,均采取規定體位,連續干預1 w。
(1)探析患兒干預前、干預1 w后HR、RR、SPO2、三凹征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次數。
(2)探析]患兒干預1 w后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包括胃潴留、嘔吐、腹脹、皮膚壓瘡。
用SPSS 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按均數±標準差(x-±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按%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HR、RR、SPO2水平值、三凹征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次數值,組間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周后,觀察組HR、RR、三凹征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次數低于對照組,SPO2水平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探析干預前、干預1 w后心率HR水平值、呼吸頻率RR、SPO2水平值、三凹征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次數值(x- ± s)
干預1 w后,觀察組胃潴留1例(0.75%)、嘔吐1例(0.75%)、腹瀉1例(0.75%),皮膚壓瘡0例(0.00%),并發癥發生率2.26%,相比對照組的8.33%而言更低(P<0.05),見表2。

表2 探析干預1 w后并發癥發生率(例/%)
臨床研究表明[2],新生兒輔助通氣是治療重癥新生兒的必要治療手段,是新生兒監護病房NICU中常用的呼吸支持治療技術,其中新生兒無創輔助通氣是指利用正壓通氣技術,經鼻塞與患兒鼻腔相連,連接呼吸機和患者之間的通氣。相比有創機械通氣而言,能夠避免氣管插管引發的喉部損傷、聲門損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損傷,提高患兒治療過程中舒適度,并降低治療費用。新生兒無創輔助通氣治療過程中的體位護理管理在新生兒重癥護理中是較為重要的問題,可影響患兒心肺功能、胃腸功能,應引起臨床重視[3]。
目前,新生兒無創通氣時,可采取的體位有仰臥體位、俯臥體位。不同的體位管理,其臨床療效、安全性存在明顯差異性。本文開展了新生兒無創通氣時采取體位管理護理研究,以仰臥體位管理策略干預為對照,對無創通氣的新生兒采取俯臥體位管理干預,并對其療效及心率HR水平值、呼吸頻率RR水平值、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價值進行探尋[4]。結果顯示,進行俯臥體位管理后,患兒的臨床病情改善優良,SPO2水平值相比仰臥體位管理時更高(P<0.05);三凹征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次數,相比仰臥體位管理更低(P<0.05),表明新生兒無創通氣時給予俯臥體位管理更有助于病情好轉。經俯臥體位管理后,患兒心率HR水平值、呼吸頻率RR水平值,相比仰臥體位管理更平穩(P<0.05),表明新生兒無創通氣時接受俯臥體位管理更有利于提升心、肺功能。接受俯臥體位管理后,患兒并發癥發生率相比仰臥體位管理更低(P<0.05),表明新生兒無創通氣時接受俯臥體位管理的臨床安全性更高,這主要是因為,新生兒胸廓發育不成熟,當采取仰臥體位時,腹內容物對膈肌產生一定的壓迫,進一步減少胸腔容量,降低呼吸頻率[5-6]。而俯臥體位時,肺部壓迫較小,肺順應性增大,患兒做呼吸運動時,腹部與鳥巢的棉毛巾互相促進腸蠕動,減少胃腸部位氣體,協調胸廓、腹部運動,不僅能夠更有利于患兒的呼吸,而且降低了胃腸道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俯臥體位管理干預新生兒無創通氣的療效更好,能夠更有效地改善病情,心率HR水平值、呼吸頻率RR水平值、SPO2水平值穩定,三凹征發生次數、呼吸暫停次數更少,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