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麗,麥素歡,高 琳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廣東 廣州 510800)
為提高會計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動手和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管理學院每年都開設手工賬課程。然而現有的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課程存在教學內容和范圍不夠寬泛以及會計模擬實驗內容與實際脫節等問題。本調查問卷針對財務管理專業2018級同學使用福思特會計分崗實訓模塊的上課反饋進行回訪,目的是進一步優化會計手工賬的課程環節。增強教學的仿真性,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為了提高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筆者在《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結束后,對2018級財務管理專業120人發放調查問卷。收回調查問卷115份,其中有效問卷115份。


從本次調查統計結果看,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男女比例相對均衡,參加調研的學生都上過《基礎會計實訓》和《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

從本次調查統計結果看,大部分的學生認為《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有趣,并且能完成所有的實訓內容,而小部分的學生認為這門課程較為枯燥,但能完成大部分實訓內容。

對比大一開設的《基礎會計實訓》課程和大三開設的《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學生認為《基礎會計實訓》課程是手工做賬,需花費大量的課程時間處理做賬業務,而《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則改為了電腦做賬,節省了做賬時間,且《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增加了分崗合作,且崗位間有業務資料傳遞等內容,課程案例也更加豐富貼合實際。

《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內容方面,70%的學生認為記賬憑證的填制、審核與傳遞是該課程最感興趣的內容,而大部分學生對案例業務的期末處理,財務報表的填制,財務數據的分析等內容感興趣,另外,有部分學生希望了解成本的核算,納稅申報表的填制等內容。

在對未來就業方面,將近87%的調研對象認為《財務會計綜合實訓》起到的作用是對財務會計工作過程及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對工作認知的改變,41%的學生認為該課程增強了將來從事財務會計工作的自信心,對提高就業意識和提前了解就業形勢也有一定作用。在實訓能力方面,86%的調研對象認為該課程提高了實訓運用能力,65%的調研對象認為自己的專業知識得到運用。

在就業前景方面,71%的學生認為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前景供不應求,市場缺口大,但也有11%的學生認為這個專業供大于求,市場趨于飽和,而18%的學生則對就業前景不太了解。

對于以后是否從事財務會計專業相關的工作,89%的學生一定會選擇專業相關的工作,11%的學生會根據就業情況進行選擇或者不會從事專業相關工作。
在《財務會計綜合實訓》這門課程內容建議方面,學生們的建議是:實訓課程時間太少,學習起來較辛苦,且掌握的知識不夠扎實,可適當增加學習時間,讓學生更加注重知識運用;實訓軟件可以與時俱進,注重培養學生的賬務處理整體思想;加強課程項目理念改革;進一步完善課程教學內容等。
通過課后發放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對課程提出的意見和問題。將課程內容進行了調整改動,并編寫了對應的實訓手冊。
根據32學時的總課時安排,課程分別選取了當月經濟業務實訓數為50-70筆的兩家模擬企業作為實訓練習和實訓考試案例。為了讓同學們對實訓操作能更快地上手,根據實訓練習案例,編寫了實訓手冊,使學生可以更快更熟練地掌握該實訓操作,提高實訓效率,把更多的課時用于典型經濟業務的單類實訓練習,用于思考經濟業務的財務處理和財務數據的分析。
《財務會計綜合實訓》這門課程是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訓練,把分散的知識點訓練進行綜合,便于學生從全局整體上來把握本專業實訓能力的實際操作。課堂教學主要講授該課程的重點難點知識,無法對所有的知識點都進行精講。因此,在手冊的編寫中,根據每筆經濟業務,也編寫了對應的注意事項及相關拓展知識作為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