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莉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物資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由于組織架構龐雜、管理層級眾多、信息傳導不暢、資源整合失效、分權管理模糊、決策效率低下等“大企業病”困擾著集團企業,集團企業內部整體財務目標與局部財務目標、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存在矛盾沖突,這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管理決策的次優化,影響集團企業的管理提升。資金集中管理方式,通過抓住財權,管住現金流,實現集團企業集約資源配置、集中風險管理、整合財務數據、加強管控力度的目的,是集團企業目前普遍采用的資金管理模式。但是,真正發揮資金集中實效,還需解決內部矛盾沖突,突破集中管理瓶頸,認清資金集中管理的利弊,揚其長,避其短,持續改進資金管理的技術方法,完善資金集中管理機制,發揮資金集中合力。
資金集中管理的基本含義是指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資金籌措成本,防范資金管理風險,將整個集團企業的資金集中到總部或特定的組織,由其宏觀調度,集中管理,統籌運用和統一監控,通過優化整合、高效調配資金資源,實現集團企業整體的財務目標。資金集中管理的實質是集團企業對財權的集中。對于集團企業來說,資金集中管理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集團企業通常是多層級、多行業、多地域、多板塊的法人企業的集合體,一般具有地域分布較廣、管理層級繁多的特點,分、子公司如果各自為政管理資金,都單獨開立銀行賬戶,各自辦理資金結算,獨自進行籌融資管理,極易造成資金存量分散的問題。資金集中管理可以把零散的存量資金聚集起來,積流成河,匯集成整體規模較為龐大的“蓄水池”,發揮資金的規模效應。
企業融資時,金融機構需要對其融資能力進行評估,財務指標體系中,資產負債率、資金周轉率、固定資產折舊及利潤率等都是影響企業融資的重要因素。對于企業個體來說,當經營狀況不佳需要資金時,受指標影響,難以融資;當各項指標良好時,一般情況下,企業并不存在現金流問題,因此沒有融資需求,這又會造成融資能力和借貸資源的浪費。
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利于發揮資金規模效益,提高資金流動性,利于降成本、防風險,利于集團企業對事權的管控。但不可否認的是,資金的集中限制了資金使用的靈活性和效率性,滋生了新的財務風險,存在一定的弊端。
資金集中管理后,成員單位金融機構的選擇、籌資渠道的拓展、支付方式的選用、資金存量的管理等都要受到集團公司的干涉,資金使用的主觀性和自由度受限,使成員單位在資金管理領域中的自主決策功能減弱。
由于資金集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金支付的效率和靈活性,可能導致部分成員企業鋌而走險,通過私設“小金庫”“賬外賬”,體外循環,方便日常支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非金融企業間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如果內部資金成本定價不合理,成員單位可能承擔企業所得稅風險。同時,資金集中管理可能滋生成員單位對集團公司資金管理和籌資融資的過度依賴性,產生“不作為、懶作為”的負面效應,從而加大資金管理風險,降低管理創新的主動性;集中模式下,資金資源分配的公平程度也是重要的管理問題,分配機制不合理會導致企業內部產生通過違規違紀手段搶奪資源的風險。
資金集中模式下,在發生內部資金需求時,一般會優先通過內部資金的調劑形成借貸關系來調撥資金,而忽略內外部資金成本差異,部分集團企業為了督促成員單位清收債權,增加現金存量,提高了內部借貸的利息,同時,堵塞了成員單位自行融資的途徑,成員融資管理能力難以全面發揮,造成局部“不經濟”。由于沒有考慮內部資金和外部資金的使用比率,財務杠桿失效或發揮不充分,易造成實際負債小于最優負債。
資金的集中并非盲目組織,資金的管理也并非簡單管理,需要結合集團的戰略發展方向和經營特征,制定資金集中管理方案,而企業集團財務系統提出的資金集中管理方案,往往更著重于資金集中,對于資金管理并不突出,財務管理體系對于現金流的預測、投資組合分析以及相關資金風險管理方面的成果未能實現共享,從整體角度分析,集團集中管理定位方面存在缺陷,在實際定位中,賬戶余額清零、資金歸集與劃撥仍然存在隱患。
目前,很多集團企業通過“集中”的方式管理資金,但是存在集中不徹底、形式上集中、未充分發揮資金集中實效等“集而不團”的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集團企業存在重復建設、層層設置資金中心等資金集中管理機構,逐級集中資金,但是往往存在“下級可以集中,上級不能集中”的現象,上下級單位由于信息不對稱,產生了博弈;成員單位以“業主監管”等原因逃避集中,或是形成“小利益集團”,切斷資金集中的鏈條。資金集中不徹底、集中度不高的問題普遍存在。
集團企業為了強化資金集中管理力度,把資金集中度作為考核指標,成員單位為了完成指標,在考核時點突擊“集中”,造成時點集中,期間不集中,實現形式上的“資金集中”。但是,這部分資金并不能集中使用和集中調配,不能切實發揮資金集中的實際作用。
集中資金存量是資金集中管理的第一步,目前,很多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理停滯于這一步,僅關注成員單位資金賬戶的余額,定期歸集,未跟蹤管理成員單位資金賬戶的變量信息,對于與資金密切相關的債權債務數據、并購信息等未繼續延伸管理,這導致資金集中管理的前瞻性和預測性不足。
集團企業總部與分、子公司的利益沖突和財務目標不統一,是資金集中管理的根本性障礙。因此,資金集中的首要動作是統一集團內部資金管理的目標。集團企業可以通過優化核心考核指標的方式,將資金集中行為演變為成員公司的核心利益之一,督促其自愿集中,主動集中,為了集中資金多想辦法,多出點子。
資金管理的領域包括管存量(庫存現金管理、銀行賬戶管理)、管變量(資金收支管理、應收應付管理、投資融資管理)、管關系(銀行關系管理、授信額度管理)、管國際(國際收支管理、匯兌損益管理)、管風險(資金風險管理)等內容,資金集中應切實從具體的業務著手,并逐漸拓寬資金集中的業務范圍,明確資金集中后,集團企業與成員單位的業務分工與管理職責,避免產生管理的“真空地帶”。
目前,大企業資金集中實現了部分存量的聚集和局部單位的聚合,一定程度上發揮了資金的規模效益。但是,被動集中、形式上集中的現狀使得資金集中并未真正實現實際管控的集權,“集而不團”,很難充分發揮1+1>2的效果。資金集中并不是簡單的量的疊加,而是要切實發揮資源聚集對管理產生的裂變效應,這是集團企業隨著信息處理技術提升和資金管理理念轉換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