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曲偉紅,余敬謀,陳 劍,張 磊,凌 云
(九江學院藥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成為目前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醫者仁心,藥者匠心”,醫藥院校教師紛紛探討如何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醫藥學課程教學中[2-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和責任感。深入挖掘藥物化學專業課程的德育元素,自然融入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使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而行,是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
藥物化學是一門發現與發明新藥、合成化學藥物、闡明藥物化學性質、研究藥物分子與機體生物大分子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綜合性學科。該學科的實踐性很強,知識體系復雜,規律性不強,而且需要識記的知識點較多,已成為藥學專業課程中最難學的課程之一,這給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都帶來了挑戰。近年來,國內涌現出較多的教學方法,有CDIO理念[5]、對分課堂[6]及智慧課堂[7]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藥物化學專業課程教學中思政內容和教學活動大多處于散在的、無意識的狀態,課堂教學重智輕德。因此,如何有意識地、系統地將德育與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相結合,是該課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而我國的西藥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筆者深入挖掘和梳理本專業本課程蘊含的德育元素,將其整理后分成五大模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內容、創新精神、科學態度、辯證唯物主義觀和其他(見表1)。然后將這些德育元素融入與藥物的研發、生產、質檢、銷售、使用等密切相關的名人、名藥、名日和名事等典型教學案例中,以正面激勵為主、反面警示為輔,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表1 德育模塊與典型教學案例
為了保障德育的系統性和教學的有序開展,在有意識地、系統地將德育融入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的基礎上,系統編寫德育教學大綱、德育授課計劃和教案,含德育的形成性課程考核方案。通過課堂探討與教師引導,讓思政元素進入學生的大腦,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成為精于專業、誠于品德的藥學類專業人才。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根據專業、學科與課程特點,設計知識、能力與德育3個總目標,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載體無縫對接德育元素(見表2),采用尤啟冬主編的《藥物化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和李飛、楊家強主編的《藥物化學實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為教材,制定出課程思政教學大綱及其具體章節需要達到的德育、知識和能力的分目標。
表2 課程模塊與相應德育目標
按照教學大綱,將課程內容整合成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實驗技能和法規與動態四大模塊(見表2)。編制課程思政授課計劃和教案,將德育元素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自然融入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中。
主要以講故事、觀看電影和視頻、做海報,以及知識競賽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其發掘和思考德育元素。如在講授鎮靜催眠藥、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時,以講故事的方式介紹藥物的發現與發展史,在講授抗腫瘤藥物時先觀看一段電影《我不是藥神》,在講授激素類藥物時觀看視頻“CCTV-2經濟半小時激素男孩是誰造成的前前后后”,在講授藥物代謝時觀看一段優卡丹廣告,在講授完鎮痛藥、腎上腺素能藥物布置以“關愛生命、拒絕毒品”為主題的手抄報作業,講授抗結核病藥物時制作“預防結核病知識”的宣傳海報并進行評比,對優秀的手抄報和海報進行宣傳。
將對科學家們的精神與特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科學探索與創新精神等看法,納入課堂主題討論、平時作業、期中測驗、實驗考試和期末考試中,以形成性評價(具體評價指標和比例見表3)檢驗學生德育目標達成情況,形成更客觀、更全面的考核模式。
表3 形成性評價指標及其占比(%)
通過課堂引導與訓練、測驗和考試等措施,在專業教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精神、科學態度和唯物辯證主義觀等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科學態度與精神等,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成為精于專業、誠于品德的藥學類專業人才。
按照德育元素五進的教學方案,在本學院2017級本科藥學專業(A1731班和A1732班各42人,共84人)中開展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按形成性評價進行課程成績評定。
2017級藥學專業學生出勤率超過99.5%,課堂表現和學習態度評分超過90分,學習氛圍很好,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均較高。實驗成績平均分為92.9分,表明該年級學生實驗理論和技能均較好。期中和期末考試均分較為理想,呈正態分布,并且學生的德育成績得分超過85分,表明“德育元素五進”教學方案行之有效。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初步成果得到了學校思政教學改革建設督導組和學院師生的一致好評。
藥物化學具有源頭創制新藥的功能,藥物化學是藥學領域各學科的帶頭學科,并已成為連接化學與生命科學并融合于一體的交叉學科。藥品質量、療效和不良反應與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息息相關,因此在藥物化學知識和技能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8]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9]是必要且可行的。筆者通過系統挖掘本專業、學科中與藥物的研發、生產、質檢、銷售及使用等密切相關的名人、名藥、名日和名事等典型教學案例中蘊含的德育元素,通過“德育元素五進”教學方案實施,以正面激勵為主、反面警示為輔,結合形成性評價方式評價課程成績和學校督導組及師生的評價,表明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效果良好。藥物化學課程思政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好地實現德、智、能的深度融合,還需要對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師資團隊的政治和理論素養,同時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小組合作學習、PBL和CBL等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