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
摘要:在進行保障房項目建設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據保障房項目建設的現狀貫徹落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論,并且還要繼續存在以往項目建設工程管理中的一些問題,根據不同的工作環節來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目標,通過項目組織的特殊性,突出針對性較強的項目管理方案,從而提高實際的管理效果。本文論述了保障房項目建設管理的關鍵內容,提升實際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保障房;項目建設;工程管理
一、保障房建設工程管理的概述
在進行保障房項目建設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了解工程管理特點,從而為后續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房項目,主要是指國家為了抑制房價的增長解決老百姓住房的問題,在一定時間和質量的要求下,對中低收入家庭進行分類保障,提供相對應的建設標準和銷售價格等等,屬于社會性保障性質的住房,之后再按照相關的程序和任務完成有效的管理。和其他房地產開發項目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保障房項目的特點較為突出。首先對于建設類型的限定性來說,主要是針對中低收入群體的項目,并且還要根據不同收入層次采取有效的分類保障措施,我國保障房的類型包含的是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等,在質量管理上需要加強對質量管理的重視程度,同時還要防止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給國家帶來一定的損失。保障房項目屬于惠民工程,和其他房地產項目相比,比較重的是房屋本身的品質,而不是最終的盈利效應。
其次在保障房項目中還需要確定費用管理的目標實施總價控制的要求,并且還要在滿足房屋住房功能基礎上,更加科學的調節房屋建社中的資金以及規模,根據國家的要求,保障房項目利潤要低于3%,在實際項目管理時需要嚴格遵循這一工作流程以及標準來進行日常的管理,在項目組織方面還具備特殊性的特點,保障房屬于公共事業類的項目屬于政府為主體,貫穿于整個保障房項目建設中,因此相關單位需要加強和政府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建立完善的項目組織體系,以此來保證項目的有序實施。在保障房項目建設時和其他房地產項目還存在著政策法規標準特殊性,根據不同保障房類型制定不同的標準體系,比如價格管理體系和補貼政策等等,在實際工程管理時需要嚴格遵循工作流程以及標準,提升實際管理的效果,從而使得保障房管理水平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保障房項目建設管理的作用
在進行保障房項目建設管理時,需要貫徹落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根據不同的工作環節和你的劃分不同的管理內容,形成一個合力,共同的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按照管理的重點進行周期的有效劃分,根據不同的工作環節來提升實際的管理效果,達到系統性和集中性的管理模式,從系統角度出發,要對各個房屋進行更加科學的管理,從而使得保障房項目實施水平能夠得到全面提高。另外還需要注重全生命周期和各個階段之間的影響作用,根據保障房項目本身的要求,使得保障房項目目標能夠具備一致性的特點。另外不同參與方需要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在進行管理時要進行定期而及時性的溝通,從而使得管理目標可以更加順利的達成,通過科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不僅可以使政府部門有效地行使其管理職責,還有助于使保障房項目管理水平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保障房項目工程管理的關鍵環節
(一)前期決策階段
為了使保障房項目工程管理可以更加通暢的進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前期決策階段的有效管理,避免對后續工程建設帶來一定的影響。首先需要嚴格按照我國對于保障房建設的任務,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議,確定項目管理的內容,同時還需要調查這一地區低收入家庭的情況,更加科學的制定保障房的建設項目。在實際信息搜集時要包含資金來源以及保障房類型等等,為后續工程建設提供重要的基礎。同時還需要注重建設資金來源的有效管理,大多數的保障房資金來源來自于地方政府的預算以及住房公積金的凈收益等等,也有一部分保障房是靠中央政府撥款以及廉租房的凈收入而得來的,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需要進行資金的優化性配置,但是如果在某個環節存在偏差的話,那么會使得保障房項目存在較為嚴重的資金缺口,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鼓勵民間資本介入其中開發新型的融資模式。資金投資建設過程要涉及到政府以及銀行,從而使得資金管理能夠具備針對性的特點。此外,還需要根據保障房項目建設專業性較強的資金賬戶,對整個資金流動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公示,避免存在違法的行為。
其次,在后續工作中還需要進行準入退出機制的有效融入,根據保障房的對象以及范圍來了解實際的處理辦法,貫徹落實相關文件中的精神。與此同時還需要根據建設用地選擇和規劃的要求來進行資源的優化性配置,避免出現保障房項目地理位置偏遠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嚴格遵循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保障房用地供應方面能夠具備連續性的特點。
(二)實施階段
在進行保障房標準化管理時,需要遵循經濟和實用的原則,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同時還需要制定更加嚴格性的技術指標,不同建設標準和不同類型的保障房,針對性較強,為了實現資源的節約需要提供充足的技術保障,保障房在規劃設計時需要利用周邊資源和服務設施來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時在經營收入方面要用于物業管理的運營,通過可配比的合理比例來完善商業地產的發展模式,從而使得保障房能夠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在后續項目管理時需要貫徹落實責任制度,避免存在主體不清的問題。另外對于保障房項目施工管理來說,基本上是由開發商而完成的,所以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實現不同部門職責的有效協調,加強對開發商整個行為的有效監督,從宏觀上進行良好的管理,從而使得保障房項目可以更加順利的實施。
結束語:
在保障房項目建設時實施科學的項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實施工作中,需要相關管理人員,針對保障房項目中所暴露出來的質量問題來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還需要考慮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品質,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做好價格的有效控制,實現動態化的項目管理模式,保證項目實施能夠具備科學的特點,從而使得我國保障房項目建設能夠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杭潤梅. 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項目管理模式分析[J]. 現代經濟信息, 2019, 000(004):370-371.
[2]徐平. 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分析[J]. 江蘇商報·建筑界, 2013, 000(015):3-4.
南京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