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東
摘要:大氣環境監測是對大氣環境中污染物觀察分析,通過污染物濃度的變化測定分析其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為大氣環境污染治理決策的制定提供可借鑒的依據。本文從分析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入手,提出了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措施,進而有效提升大氣環境質量,希望對實踐工作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大氣環境;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一、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活生產活動帶來的環境問題也逐漸受到重視,特別是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增加,導致空氣質量變差,生活環境惡化,影響人們健康,想要提高大氣環境質量,就應當要注重大氣環境監測工作,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基本原則就是要堅持真實性和有效性,為了確保大氣環境監測工作能夠給環保工作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就應當加強大氣監測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將真實的環境情況準確的反映出來,通過提高各個環節的工作規范性,來促進監測結果的真實可靠,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
雖然大氣環境監測工作逐漸受到重視,但是仍然存在大勁環境監測工作評價不全面,監測網絡不完善以及采樣不全面的問題??諝赓|量指數也被稱為AQI,AQI是評價空氣質量的關鍵因素,但現階段我國城市AQI指數仍然以平均值的方式呈現,缺乏對大氣污染情況全面客觀的描述,大氣監測工作結果與實際空氣質量存在誤差,而且由于監測網絡不完善,監測工作重疊,導致數據浪費,增加監測工作量,降低了實際工作效果。采樣不全面是制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現階段在開展大氣監測工作過程時,不夠重視采樣環節,由于資金投入不到位,社監測設備更新換代較慢,嚴重制約了采樣監測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加之現階段大氣環境監測人員專業性不足,所以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可信度降低。
二、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措施
(一)準備環節
想要提高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的準確性,就應當注重樣品采集環節的控制,保障樣品采集的質量是提升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準確性的基礎保障,因此,在準備工作階段,應該充分收集大氣污染緣分不擴散、排放情況、人口分布等基礎的資料,選擇TSP,SO2等科學的監測項目,在準備環節中,直接采樣法能夠有效反映大氣的污染物的瞬間濃度,針對于大氣環境中濃度較高,污染物檢測具有顯著效果,而TSP測定可以采取濾料阻流法進行測定,SO2濃度監測可以通過溶液吸收法,做好準備環節工作,采取有針對性的監測項目,是提高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基礎保障,因此,應當對準備環節預足夠重視。
(二)布點環節
通常在大氣監測工作當中,監測布點可以分為統計法、模式法和經驗法,現階段不點環節最常采用的設計方法是經驗法,在進行布點工作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采取多點布置原則,在低濃度、濃度和高濃度均應設立監測區域,每個區域要設定一定的監測點數,對照點應當設置于污染源的上風向處,本源監測點設置在污染源的下風相處,在布點的數量上來看下,風向處的布點設應當要相對較多,如果在進行大氣環境監測過程當中,遇到城區或人口密集區污染物超標區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增加采樣點。
(三)采樣環節
采樣環節的科學性對于大氣環境監測結果的影響,巨大,所以應當注重采樣環節的開展,采樣環節的重點是采樣頻率和采樣周期,采樣頻率是指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所采取的采樣次數,開展采樣環節工作時,最佳的采樣時間是早上8點開始,根據不同的大氣環境污染物可以采取不同的采樣時間,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應當采取隔日采樣的方法,每日連續采樣24小時,每月采樣14~16天,每年采樣12個月;而對于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可以采取隔雙日采樣的方式,每日才讓24小時,每月采樣時間選定5~6天即可,每年采樣時間也應當選擇為12個月。
(四)分析環節
在大氣環境監測工作當中,分析環節應當注重實驗室質量控制,包括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過程質量控制。內部質量控制是指要做好特意質量控制圖和其他方式分析的應用,加強對檢測工作結果質量的整體控制,而實驗室過程控制是要保障實驗室的清潔,加強儀器維護,定期校驗設備,確保監測結果的可信度。
(五)數據處理緩解
要想提高大氣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就應當對數據處理環節預足夠重視,在進行數據處理時,嚴格做好質量管理,加強數據分析以及監測報告的審核,規范數據記錄的刪除和修改工作通過實行簽字復核制,確保數據的原始性和真實性,使數據均有據可查,在進行統計方法選擇時,應當做好數據整理,加強統計檢驗工作,以及相關適合工作,確保數據報告的全面科學。
結語:
大氣環境監測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是由于在開展監測的過程當中會面臨較為復雜的監測條件,而且應當選擇較廣的監測范圍,但是大氣環境監測的時間性和空間性會受到一定挑戰,而且污染物濃度會發生隨機變化,所以大氣環境監測工作難度較高,想要得到更加準確,全面的大氣環境監測結果,就應當加強監測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研究,以此來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王袁. 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研究[J]. 環境與發展, 2020(1):180-180.
[2]陳宇. 試析大氣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J]. 生態環境與保護, 2019(3):40-41.
江蘇雁藍檢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