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寧,朱曉鋒
作者單位:咸寧市中心醫院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一醫院,a胃腸外科一病區,b心胸外科,湖北咸寧437100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占2015年我國癌癥發病順位的第2位(40.3萬例),且占我國因癌死亡的第3位(29.1萬例)。盡管手術切除、放化療和靶向藥物等措施在胃癌的診治中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終末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30%。
經典瞬時受體電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TRPC)為一類分布廣泛的鈣離子通道,通過調控鈣離子內流,參與一系列的生物學過程。研究表明,經典瞬時受體電位通道1(TRPC1)通道在多種惡性腫瘤中表達上調,包括乳腺癌、甲狀腺癌和肝細胞癌等。然而,尚不清楚TRPC1通道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效應。因此,本研究首先檢測TRPC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分析其與胃癌病人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以期為胃癌的精準治療提供新的理論依據。
1.1 臨床標本收集
收集咸寧市中心醫院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93例手術切除的胃癌和癌旁組織標本,所有病人術前均未接收放、化療或其他抗腫瘤治療。其中男性62例,女性31例,年齡范圍為35~79歲。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所有病人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1.2 試劑
TRPC1抗體和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抗體均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人胃癌MGC-803細胞購自中科院上海細胞庫。TRPC1小分子干擾RNA(siRNA-TRPC1)質粒購自 上 海Genechem公 司。Trizol、PrimeScriptRTPCR試劑盒、噻唑藍試劑盒和凋亡流式試劑盒均購自瑞士Roche公司。RPMI1640培養基購自美國Gibco公司。丙二醛、活性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檢測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1.3 實驗方法
1.3.1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包埋后將組織標本切成4~5 μm厚的薄片,經脫蠟、抗原修復等處理后,滴加3%的小牛血清封閉。分別加入適量的TRPC1抗體和二抗,復染細胞核后脫水封片,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判定:(1)以陽性細胞數<5%計為0分,5%~25%計為1分,>25%~50%計為2分,>50%~75%計為3分,>75%~100%計為4分。(2)以無著色計為0分,黃色計為1分,棕黃色計為2分,棕褐色計為3分。將兩者得分相乘后:以<3分為陰性表達,≥3分為陽性表達。1.3.2
細胞培養和轉染將復蘇后的人胃癌MGC-803細胞培養在RPMI1640培養基,選擇處于對數期的細胞,接種于6孔板中。按照說明書的步驟操作,利用siRNA沉默TRPC1的表達。根據實驗設計,將其分為三組:對照組、空載體組和轉染組。其中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空載體組僅轉染無任何靶基因的siRNA,轉染組則轉染siRNA-TRPC1。1.3.3
MTT法檢測細胞增殖情況將轉染后的人胃癌MGC-803細胞接種于96孔板中,密度為5×10/孔,設置3個復孔。分別于轉染后0、12、24、48、72 h,加入7 g/L的噻唑藍溶液,孵育5 h后加入二甲基亞砜溶液。37℃孵育10 min后,酶標儀檢測各組細胞在49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值,以對照組為參照,計算細胞存增殖活性。上述實驗均重復3次。1.3.4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細胞mRNA水平收集細胞,加入Trizol試劑提取總RNA,并將其反轉錄成互補DNA(cDNA)。按照PrimeScriptRT-PCR試劑盒說明書的操作步驟,在RT-PCR儀進行PCR擴增。以GAPDH作為內參,進行定量分析。GAPDH正向引物序列為5'-CTGGGCTACACTGAGCACC-3',反向引物序列為5'-AAGTGGTCGTTGAGGGCAATG-3'。TRPC1正 向 引 物 序 列為5'-ACTTCAACAGCGA-3',反向引物序列為5'-ATACCAGGAAATGAGC-3'。上述實驗均重復3次。1.3.5
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檢測細胞蛋白水平收集細胞并提取細胞蛋白,檢測TRPC1的蛋白表達。具體操作步驟如下:每孔加入200 μL裂解液,提取細胞總蛋白并進行定量分析。制備凝膠并按每孔40 μg蛋白量上樣電泳,將蛋白轉移到PVDF膜上。脫脂奶粉封閉1 h后,加入適量的一抗,4℃孵育,等滲緩沖鹽溶液(TBST)洗膜后加入二抗,37℃孵育1h。使用Odyssey成像系統掃膜,以GAPDH為參照物,檢測TRPC1的表達水平。上述實驗均重復3次。1.3.6
檢測細胞氧化應激水平收集細胞,檢測各組樣品的蛋白濃度,按照各試劑盒說明書的步驟操作,檢測SOD、丙二醛和活性氧的水平。上述實驗均重復3次。1.3.7
檢測細胞凋亡水平收集細胞,加入200 μL的結合緩沖液使細胞重懸。分別加入5 μL膜聯蛋白V-異硫氰酸熒光素(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染色液,上機檢測細胞凋亡水平。上述實驗均重復3次。
2.1 TRPC1在胃癌及癌旁組織中的表達
免疫組化結果顯示TRPC1蛋白表達于細胞內,呈棕黃色顆粒。TRPC1在胃癌組織的陽性表達率顯著高于癌旁組織(79.6%比20.4%,χ
=65.054,P
<0.001)。2.2 TRPC1的表達與胃癌病人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TRPC1的高表達與腫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相關(均P
<0.05),而與性別、年齡、腫瘤大小、遠處轉移、吸煙史和飲酒史無關(均P
>0.05),見表1。
表1 經典瞬時受體電位通道1(TRPC1)的表達與胃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2.3 siRNA靶向沉默TRPC1的效果
RT-PCR和蛋白質印跡法結果顯示,轉染組胃癌MGC-803細胞中TRPC1 mRNA和蛋白表達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
)。而對照組與空載體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和圖1。
圖1 蛋白質印跡法檢測轉染后各組人胃癌MGC-803細胞TRPC1蛋白水平

表2 轉染后的人胃癌MGC-803細胞經典瞬時受體電位通道1(TRPC1)mRNA和蛋白相對表達量/±s
2.4 細胞氧化應激水平檢測
與對照組相比,siRNA-TRPC1轉染組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明顯升高,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P
<0.05)。而與對照組比較,空載體組細胞丙二醛、活性氧和SOD水平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siRNA沉默TRPC1對人胃癌MGC-803細胞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s
2.5 細胞增殖活性
MTT法檢測結果顯示,72 h時,siRNA-TRPC1轉染組細胞增殖活性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而對照組和空載體組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各組人胃癌MGC-803細胞轉染后各時點的增殖活性比較/±s
2.6 細胞凋亡水平檢測
三組凋亡率比較,F
=356.705,P
<0.001。與對照組凋亡率(2.23±0.35)%相比,siRNA-TRPC1轉染組(10.13±0.87)%顯著升高(P
<0.05),而空載體組(2.37±0.39)%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目前,胃癌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因此,深入探究胃癌的發病機制,尋找新的治療靶點,對于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胃癌組織中TRPC1的表達較癌旁組織明顯升高,且TRPC1的高表達與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呈顯著正相關,提示TRPC1可能在胃癌的致病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995年,Wes等首次通過原位雜交技術克隆出人TRPC1蛋白,并定位于3號染色長臂的22-24區。人和小鼠的TRPC1通道蛋白均包含753個氨基酸序列,分子量為91 kDa。研究表明,TRPC1不僅表達在正常器官和組織,在多種腫瘤組織中也均有表達。李英等證實,TRPC1在乳腺癌組織中呈高表達,且和乳腺癌的病理類型、分級有關。研究證實,敲除人濾泡性甲狀腺癌細胞中的TRPC1的表達,可顯著降低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同時有研究也表明,TRPC1在肝細胞癌中的表達顯著上調,且siRNA沉默人肝癌Huh7細胞中的TRPC1表達,可明顯抑制Huh7細胞的增殖活性。本研究提示轉染組細胞TRPC1的mRNA和蛋白質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沉默TRPC1的表達可顯著降低MGC-803細胞的增殖活性。
氧化應激損傷是指各種病理生理刺激導致活性氧在體內大量蓄積,繼而出現細胞或組織損傷。研究表明,活性氧在腫瘤進展過程中發揮著“雙刃劍”作用,即低濃度的活性氧通過誘導DNA突變、激活原癌基因和上調腫瘤細胞的代謝水平等促進腫瘤細胞異常增殖。而高濃度的活性氧則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徐湖波等研究表明,上調胃癌細胞的活性氧水平可以抑制腫瘤細胞增殖,促進凋亡。Badr等證實對乙酰氨基酚通過抑制TRPC1的激活,上調活性氧水平,促進人肝癌HepG2的凋亡。與之類似,本研究表明,siRNA沉默TRPC1的表達可顯著升高胃癌MGC-803細胞活性氧水平,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促進凋亡。
綜上所述,TRPC1在胃癌組織中高表達,且與胃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siRNA沉默TRPC1的表達可以上調MGC-803細胞的氧化應激水平,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然而,本研究仍有不足之處:一是隨訪時間較短,沒有探討TRPC1的表達與胃癌病人的預后和生存率的關系;二是沒有進行動物實驗,也沒有在多種胃癌細胞中進行驗證。因此,這些不足之處是我們接下來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