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Vlog新聞報道的敘事特征分析

2021-09-03 07:40:34陳紅梅姜媛
中國記者 2021年7期

□ 陳紅梅 姜媛

內容提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新聞報道的敘事模式正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近年來,Vlog引入國內后,在年輕群體中頗具吸引力。各媒體抓住這一機遇,在時政新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民生新聞等方面做出了“Vlog+新聞”模式的嘗試。本文主要結合兩會Vlog、疫情期間留學生Vlog及孝警阿特Vlog等,從敘事視角、敘事策略、敘事語言三個方面歸納和分析Vlog在新聞報道中的敘事特征,同時指出其在敘事技巧及敘事焦點上存在的問題。

Vlog即視頻博客,是一種以創作者為第一視角進行拍攝,將個人日常生活記錄下來的短視頻形式,全稱VideoBlog,是Blog的變體。Vlog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征,創作者用影像代替傳統Blog的文字和圖片,以后期剪輯把控節奏,達到真實記錄生活的目的。這種視頻形式引入國內后,主流媒體便發現了Vlog在信息傳播方面的潛力,中國記者視角的系列Vlog《CGTN博鰲行Vlog》借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契機進入了大眾視野,這是國內媒體較早運用Vlog報道新聞的嘗試。

為順應互聯網與自媒體的蓬勃發展,滿足受眾信息需求,主流媒體嘗試將Vlog這一原本非官方的視頻語言融進新聞報道,開始進入新興傳播階段。

一、Vlog在新聞報道中的應用

(一)時政新聞領域中的媒介新寵

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來看,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到了9.01億。這種公眾依靠網絡接收信息的現象促使主流媒體不斷探索媒體融合新方式。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舉辦期間,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的新浪微博官方賬號發布了第一條Vlog新聞,CGTN博鰲行Vlog系列由英倫記者約翰、主持人楊銳以及鄒悅攝制,觀眾在他們的帶領下走進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現場,了解主持人一天的工作行程。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Vlog新聞更為人所熟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推出了《人民日報新媒體記者兩會Vlog》專題,另外中國日報社、環球網、中國經濟周刊等媒體均推出了兩會Vlog,引發了年輕人對兩會的關注。截至2021年4月5日,新浪微博上關于#兩會Vlog#話題的閱讀次數達到了5.7億次,討論次數達12.6萬。越來越多的媒體意識到Vlog與新聞結合的報道方式能帶來更多的關注度后,發布于微博、抖音等社交網站上的時政新聞便紛紛采用了這種宣傳報道方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康輝的Vlog報道“大國外交最前線”,他的第一支Vlog發布后,火速轉載于各類社交平臺。可以說,相較于純文本形式的時政新聞,“Vlog+新聞”模式無疑是更具吸睛度的融合報道形式。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顯身手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交通中斷、人際隔離,新媒體在此次疫情的信息傳遞中大顯身手。2020年1月27日,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發布信息,國家廣電總局正全力推進網絡視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消息中指出,要組織騰訊視頻、西瓜視頻、嗶哩嗶哩等視聽網站設置“肺炎防治”的頻道或者專區,用來敘述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先進及感人事跡。

自2020年1月24日起,網名為@蜘蛛猴面包的Vlogger在嗶哩嗶哩平臺上開始發布《武漢封城日記》系列視頻,至2020年5月8日,他共發布了20篇疫情之下的武漢視頻,記錄封城后真實的武漢街頭,展示醫護人員和志愿者的救護行動,除此之外,在2020年4月27日發布的視頻中,我們看到解封半個月后的武漢恢復了交通,武漢人民也外出擁抱自然,釋放兩個多月以來積壓在內心的愁緒。從這些視頻中公眾不但感受到武漢人民在面對疫情突發時的無助與擔憂,也能體會到大家在共同抗疫過程中的點滴溫暖。同時,基于國外嚴峻的疫情態勢,記者很難前往國外了解留學生的生活,而此時的留學生也無法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報平安,留學生們紛紛拍起了Vlog,發布在嗶哩嗶哩及抖音等視聽平臺。央視新聞也選取了部分留學生的Vlog進行播報,從而使國人真實地看到國外的疫情實況以及其所采取的防疫措施。

這些反映生活的Vlog讓每一位Vlogger(視頻博客制作者)都有機會成為“新聞記者”,他們在第一時間、以第一視角記錄疫情蔓延下的“第一現場”,相較于傳統媒體,來自公眾的“Vlog+新聞”方式大大提高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真實性。

(三)民生新聞的嘗試

截至2021年4月25日,抖音賬號@孝警阿特的粉絲數量已達到1093萬,該賬號是孝感市公安局孝警阿特工作室的官方抖音號。視頻號一共有7個合集,其中《孝城警事》合集有7.2億播放量,在7個合集中播放量最高。《孝城警事》每個視頻時長約5分鐘左右,記錄的是阿特的出警過程。

但是在新浪微博搜索“民生新聞”,在有機構認證的相關用戶中,幾乎沒有發布Vlog新聞的賬號。包括民生節目的破圈代表“1818黃金眼”,截至2021年5月3日,擁有918萬粉絲,其微博內容依舊是電視新聞節目中的片段。可見Vlog新聞模式在民生新聞中的應用尚少。

二、Vlog新聞報道中的敘事分析

Vlog新聞是一種新型移動端新聞報道形式,與傳統新聞報道相比,它在敘事方面呈現出新的特征。

(一)敘事視角:平等互動感的代入

傳統新聞比如報紙新聞,其敘事視角一般為第三人稱,記者是以一位旁觀者的身份進行通篇報道。電視新聞的敘事者多為鏡頭前的記者或演播廳里的主播,敘事時注重立體性與嚴謹性。而Vlog新聞則使敘事者與觀眾之間更加平等,增加了互動感。

1.內聚焦敘事:滿足受眾“窺視欲”

法國結構主義批評家熱奈特將敘述視角分為了零聚焦敘事、內聚焦敘事和外聚焦敘事三種類型。其中,內聚焦敘事即敘述者=人物,敘述者借助某個人物的視覺、聽覺及感受的角度去傳達信息。內聚焦敘事的特點易給人親切感與真實感。

在嗶哩嗶哩平臺搜索關鍵詞“兩會Vlog”,截至2021年5月24日,播放量排在全站前七位的都是《張揚兩會Vlog》系列視頻,其中很多都是采用內聚焦的敘事方式,例如播放量居于第四位的《新華社小姐姐的Vlog|全國兩會,我們第一次相約初夏》,介紹了新華社采用直播方式報道兩會的準備工作。鏡頭跟隨張揚輕快的步伐經過酒店長廊來到了準備室,張揚在鏡頭前對隨身攜帶的設備進行了逐一介紹,讓受眾直觀地看到他們平時接收到的信息,或觀看到的視頻,原來是這樣被采制和生產出來的,極大地滿足了公眾的好奇心。

20世紀著名社會學家戈夫曼闡釋過擬劇理論,他認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以不同的角色進行表演的,我們的社會生活就是表演情境,情境被他分為了前臺和后臺。表演者想讓觀眾看到的形象會在前臺展示,后臺就是沒有觀眾的場合,它為前臺表演做準備,是一個更加追隨內心做事的場合。“Vlog+新聞”將新聞場景后置,來到了少有人知的“后臺”。這些高度后臺化的場景讓人耳目一新,滿足了觀眾的“窺視欲”。其他如中國日報的《小彭兩會Vlog》、人民網的《兩會夜歸人Vlog》等,均采用了內聚焦的敘事視角,呈現出的生活狀態是記者未經事先彩排準備過的,少了些正襟危坐的嚴肅,卻多了份平易近人的可愛。

2.內聚焦與外聚焦并存型Vlog

外聚焦敘事的敘述者本身不會做過多的自我表達,只是客觀地從外部觀察人物言行,而觀眾則是以第三視角來看待被觀察對象。外聚焦敘事的Vlog一般采用固定鏡頭去拍攝敘事者的行為,配上音樂、文字進行生活敘述。

疫情期間的留學生宅家Vlog,大多采用外聚焦敘事的手法,用固定鏡頭拍攝頭部以下、腰部以上的人物活動,比如敘事者起床、吃早飯、學習等生活日常,敘事者在畫面中的言語表達不多,通常由后期配的背景音樂及字幕簡單介紹其活動內容。

2021年兩會期間,新華社緊跟#兩會Vlog#話題的熱度,拍攝了獨屬于新華社的兩會Vlog,由新華社記者張揚作為敘事者錄制。在視頻中,張揚甜美的長相、溫柔的聲線、優雅的氣質,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在嗶哩嗶哩平臺上,新華社的官方賬號下,《張揚Vlog》合集中收錄了從2020年5月21日至2021年1月30日共40條視頻,收獲了440.1萬的播放量。張揚在兩會期間的Vlog大多采用內聚焦敘事與外聚焦敘事并存的拍攝剪輯方式。攝影師用固定鏡頭攝取記者張揚在會議開始前做準備、會議進行時做記錄等外聚焦型畫面,必要時再加上由張揚自己手持攝像設備進行錄制的場景。同樣,前文提到的孝感警察阿特的視頻主要由本人手持相機拍攝介紹警情的畫面、現場抓捕嫌疑人畫面兩部分構成,部分情況緊急的場面會選用由執法記錄儀拍攝畫面。

內聚焦敘事與外聚焦敘事相結合,使得Vlog的敘事性更強,我們既能對敘事者的生活環境有客觀認知,又能細膩感受到敘事者的內心世界,體驗感和親近性都大大增強。

(二)敘事策略:“生活流”、拼貼式與用戶黏性

1.“生活流”敘事的直觀與力度

在20世紀60年代西方電影中有一種去戲劇化的影片,主張直接攝錄攝影機前的生活現象,不加過多的修飾,直接呈現出未經精心塑造的人物及內容。這種展現藝術真實的敘事方式就是“生活流”敘事。結合當下Vlog這種視頻日志,創作者旨在分享自己的現實生活,觀眾想要了解的也是主角不加修飾的原生狀態,這種互相匹配的供求關系使得自然而又平凡的生活記錄受到傳者與受者的共同歡迎。因此2017年才開始在國內傳播的Vlog,到了2019年其用戶規模就已經達到2.49億人。

@蜘蛛猴面包的第一則《封城日記》中,拍攝者全程未出鏡,用最普通的鏡頭記錄普通民眾的群像,展現疫情之下的武漢街頭、超市與藥店,后期配上對畫面的解讀。在畫面中我們看到的武漢,是一個比以往安靜許多的城市。

疫情期間,網絡上常流傳出極易讓人陷入焦慮與恐懼的短短幾秒的短視頻,面對此種不知所云、斷章取義的虛假信息,客觀真實記錄生活的Vlog用其無可辯駁的原生態鏡頭,呈現出真實且有流動性的現實場景,有力地破除了謠言。

2.非線性拼貼式的敘事形式

Vlog新聞的長度一般控制在15分鐘以內,視頻內容的選取與整合完全由創作者兼敘述者本人完成。例如康輝“大國外交最前線”系列Vlog,每期視頻雖然都在3分鐘以內,但內容卻涵蓋了康輝一整天的工作。2020年新華社記者張揚的《我在兩會Vlog》系列視頻大受歡迎。受此啟發,張揚后來創建了個人B站賬號@小羊在鮮花舍,截至2021年4月初,在已發布的16個視頻中,有8個視頻標題帶有“張揚Vlog”的字樣,其中6個是兩會Vlog,每個視頻時長都控制在10分鐘之內。張揚會在有限的時間中保留自己在記者會上的發言,并配一個簡要的會議概括。對于會議Vlog的創作者來說,他們會重點捕捉一天活動中最精彩的部分,而前因后果及發展過程則分別拍成小片段,最后將這些有價值的不同片段剪輯組合成一個完整的Vlog。這樣,信息含量大、時間跨度長的內容都被濃縮在一個短小精悍的形式當中。在如今碎片化信息泛濫的時代,人們對信息速度與數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很多觀眾來說,與其在新聞聯播中觀看3分鐘的會議新聞,不如在3分鐘內觀看新聞聯播的主播從早上參會到中午休息再接著晚間錄音的濃縮型Vlog。而且,觀眾選擇觀看同一會議不同記者的Vlog,就能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會議,這就如同拾起散落在各處的拼圖,最后組合成一幅完整的認知圖畫。

Vlog這種將零散部分重拾拼接的敘事形式,為制作者提供了便利。例如疫情期間的宅家生活Vlog,一周當中每天的生活狀態或許大體相似,但拍攝者可以選取每天有看點的小碎片剪輯合并,它不用遵循自然時間邏輯規律,可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隨意排列拼貼,最后還可在剪輯視頻時添加必要的文字進行解釋說明以保證內容的有效傳達。這種拼貼式濃縮型的敘述方式對觀眾很有吸引力,更符合當下人們接收信息的心理需求和觀看習慣,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獲取更多自己感興趣的信息。

3.回應與互動以增強用戶黏性

傳統媒體之于受眾就是我放送你接受的關系,受眾對新聞信息的反饋很少能得到真正回應,而“Vlog+新聞”的模式則可以通過及時回應與有效互動來拉近受眾與新聞的距離。首先,各大Vlog平臺均能在第一時間內收集觀眾的評論;其次,Vlog采用的第一視角則可以實現與觀眾的面對面互動。在這方面,孝警阿特對粉絲評論與留言的利用堪稱典范。由于阿特Vlog新聞的影響力,許多關注者會在遇到可疑案件時第一時間私信留言阿特的抖音平臺,而阿特也會及時甄別這些信息,對有可能發生的事件會快速前往現場進行抓捕,并將后續情況再及時制作成Vlog。當公眾看到自己提供的信息得到回應并且發揮了作用,參與的滿足感會大大提升,這種互動會極大地激發起觀眾進一步參與的熱情,有效地增強了用戶黏性。

傳統媒體新聞采制與否的主要標準是新聞價值。新聞價值是事實信息適應和滿足公眾興趣與需要的各種信息要素總和。這個定義的核心在于,它強調要從公眾的興趣與需求出發來把握新聞價值。而由于傳統媒體傳受雙方的關系特性以及反饋相對滯后的特點,到底什么是“公眾興趣與需要的各種信息要素”是相對籠統和模糊的,它只能按照“大多數”原則來選擇新聞素材,缺少了針對性和靈活性。而“Vlog+新聞”的模式則為制作者的“新聞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觀眾會利用彈幕、評論區表達觀看需求,制作者就可以從中選取最有傳播價值、最具觀眾關注的話題來拍攝制作視頻,新聞素材的選取明確而及時,而且由于是創作者自身作為體驗者的親自參與,新聞的說服力與生動性也更強。Up主@邵艾倫Alan的視頻《天價機票?艱難的美國留學生疫情回國Vlog!!》上了B站熱門,在17分鐘的視頻中他記錄了自己回國的全過程,在Vlog里也解答了觀眾比較關心的問題:回國機票是否很貴、留學生回國是怎樣的流程、安排的隔離酒店環境如何等。Up主在視頻的結尾還表示,觀眾可以將視頻推給需要回國的朋友,有任何關于回國行程的問題都可以去私信。這種能有回應與互動的Vlog帶給觀眾的感覺是親切、實用,觀眾會樂意去評論、建議,并且去關注自己的意見或建議是否被Vlogger采納。這也是“Vlog+新聞”能被更多人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滿足觀眾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期待欲,是粘住觀眾的法寶。

(三)敘事語言:獨特的敘事聲音與個性化的敘事畫面

1.Vlog新聞的敘事聲音

①渲染情緒的背景音樂

當下抖音、快手等平臺流行的短視頻,其背景音樂常與表達的內容、主題不匹配,而Vlog新聞的背景音樂的主要作用則在于渲染情緒、表達主題。純音樂通常是制作Vlog視頻的首選,我們可以從《小姐姐兩會初體驗》這個系列標題中分析出Vlog音樂的風格走向。“小姐姐”與“兩會”這兩個關鍵詞分別代表著青春靚麗與嚴肅重大,因此其Vlog的音樂就相對舒緩、平靜,不顯得跳脫的同時也能有效減少視頻內容的枯燥感。

Up主@蜘蛛猴面包的《武漢封城日記》第十一期,標題為《送藥2》,展現的是敘事者作為志愿者送最后一批藥的過程,一整天的時間最后凝聚成了10分47秒的視頻,在6分30秒之前,這篇Vlog中只有畫面以及畫內音,制作者在后期并沒有為這段內容配上背景音樂,這6分30秒的內容均是開車、聯系市民、送藥、詢問情況,是安靜又純粹的錄像畫面。直到制作者接到一個女生的電話,她在電話里哭訴著父親去世,制作者拍下了女生痛失親人的畫面,此時視頻中響起了李志的《天空之城》,低沉、緩慢的音樂表達出痛失親人的悲痛,以及在巨大災難面前個體的無力與遺憾。在音樂漸入漸出間,觀眾會產生深深的情感體驗與心理共鳴。

②趣味性的語言表達

觀眾樂意看Vlog新聞的另一個原因在于“Vlog+新聞”模式淡化了傳統新聞嚴肅的敘事調性。

大國外交、兩會主題無疑是嚴肅的,從傳統的報道方式來看,此類新聞通常由主持人坐在演播室里一本正經地播報。而在2019年興起的Vlog新聞中,個性化、趣味化的報道方式的出現,使新聞具有了符合平臺特性和受眾特點的“網感”。康輝在“大國外交最前線”中,用風趣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形式帶著我們領略大國外交的風范,嚴肅與趣味巧妙結合,形成一種獨特的新聞敘事風格。孝警阿特會使用網絡梗和新興詞匯,幽默詼諧地講述公安故事,向群眾傳授實用知識。例如他因為抓捕的嫌疑人是其抖音粉絲,所以打趣地將抓捕行動說成是“開粉絲見面會”。出警路上會提醒觀眾“前方高能”“看完記得洗眼睛”等,使用網絡用語會拉近他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切實感受到民警服務民眾的工作性質。Vlog新聞趣味性的敘事話語能夠調動起觀眾觀看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參與感與認同度。

2.Vlog新聞的敘事畫面

①更為豐富的信息傳達

報紙新聞的傳播媒介主要是文字,難以避免主觀情感的參與,而Vlog新聞以敘事為主,內容沒有過多的刻意安排或策劃,而且這種敘事有畫面的輔助,是視聽結合的立體呈現,因此它給受眾帶來的信息更加豐富,真實感也更強烈,觀眾比較容易產生沉浸感。

以兩會的開幕報道為例,Vlog新聞的特性使它可以帶觀眾領略與傳統媒體不一樣的開幕式視角。傳統的新聞消息,讀者只能依靠文字的描述努力在大腦中還原現場。而中國日報記者彭譯萱的《小彭2020兩會Vlog》,則做到了聲畫同步,并且畫面中提供的信息量也更多,一方面,觀眾的視線可以在不同的主體間變換,對現場的了解也更為客觀全面。另一方面,除了主要的報道對象外,Vlog中還包括現場的信息環境和其他次要人物的存在,他們都是觀眾全面了解開幕式實況的輔助性信息。例如在說到“報道兩會的記者從幾千名減至幾百名”時,出現的是記者們戴著口罩井然有序排隊等候的畫面。它能讓觀眾直觀地看到因受疫情影響參會記者數量減少、會議防護措施布置到位的真實情況。同時,細心的觀眾在這個視頻中還能發現每位記者座椅上放著的消毒酒精棉片,這就從細節上讓大家感受到會議安排之嚴謹,這是一種巧妙的心理暗示,它在潛移默化地提醒觀眾當前的疫情防控不容松懈。

當然,從畫面質量上來說,無論Vlog新聞的制作者用怎樣的自拍神器,都無法拍出像電視新聞中那樣端莊大氣的畫面,然而當觀眾選擇來看Vlog新聞時自然有心理準備,他們想看的或許就是Vlogger們拍攝的這種笨拙卻更具生活氣息的畫面,在這樣的畫面中,必然包含了電視畫面所不具備的獨屬于拍攝者個人的個性化信息。

②個性化的內容及制作

首先Vlog新聞的字幕不常用端正的字體,而是選取或斜或圓的趣味字幕,把新聞制作得生動活潑。畫面的內容也更加個性化,同是參與兩會,兩個不同的敘事者其Vlog的內容構成也大不相同,有的注重自身參會前的準備和參會后的感受,有的則將重點放在自己與會時的畫面,這些多樣的個性化內容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去了解會議安排和記者的工作日常。例如新華社記者張揚的Vlog就重點展示會議內容,著重將重要新聞留下,其余部分會利用倍速的方式簡要帶過。短短幾分鐘的內容可以有效地聚集起觀眾的注意力,接收新聞要素,并在輕松的狀態下自然而然地接收新聞信息。

其次,在后期制作上,字體的選擇也更加豐富多樣。例如B站賬號光明日報發布的2021年《【兩會近距離】人民大會堂采訪記》中,除了畫面底部的同期聲字幕,畫面上還時不時地出現粉紅色跳動的提示字體,給單調的視頻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再次,與傳統媒體報道不同的是,兩會Vlog中還會關注除敘述者之外的其他人物,例如搶鏡的攝像師、記者的工作伙伴等,對此,有許多兩會系列的Vlog會在最后都整合出一個工作花絮集合,讓觀眾有機會了解到傳統新聞中不會出現的“后臺”內容。

最后,Vlog新聞在后期制作時還會經常配上應景的表情、畫面提示等,這都會讓整體的風格更加具有親和力,調動起觀眾觀看的興趣。

三、Vlog新聞敘事的潛在問題

雖然目前Vlog新聞已呈現出與傳統新聞不同的敘事優勢,但其發展畢竟尚處于初級階段,在敘事上也難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將Vlog這一新媒介形式與新聞更好地融合,使其在更深和更廣的層面上發揮作用并推廣,還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一)敘事者的敘事技巧還有待豐富與提高

移動短視頻與新聞的創新結合,有效推進了新聞在受眾間的傳播,但目前來看,Vlog新聞的創作主體大多是媒體工作者,他們雖然有著豐富的新聞理念,但其Vlog的拍攝手法及剪輯制作稍顯業余。康輝Vlog也僅是手持手機錄像,錄制的畫面內容單一粗糙,后來還是在聽取了觀眾的建議之后才使用了自拍桿。而非記者出身的Vlogger們知道如何選取拍攝設備、如何取景與轉場,如何通過后期剪輯使畫面生動有趣,但其語言組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卻遠遠遜色于專業出身的新聞記者。比如留學生Vlog,長時間的海外生活降低了他們的國語水平,@邵艾倫Alan的視頻里大量的中英文穿插,用詞也缺乏嚴謹性,出現的錯誤或者沒有說清的問題只能靠后期制作上予以補救。從目前Vlog新聞的整體水平來看,敘事者還未在新聞報道水準與視頻制作能力上達到最佳的匹配。媒體工作者對報道新聞有著專業認知,能及時抓住有價值的信息和選擇恰當的報道切入點,而草根敘事在報道水準上有所欠缺,只能將重點放在提高畫面拍攝質量、豐富后期剪輯制作上。可以說,目前高質量的專業敘事與草根敘事在Vlog新聞這一特殊的話語場域尚存在各自短期內難以克服的困難。

(二)敘事內容存在焦點模糊與泛娛樂化

應該說,無論是什么形式的新聞,其主要功能都是監測環境,具有新聞內容上的嚴肅性以及報道手法上的客觀性。而Vlog本身的媒介特性使其主要用于記錄生活片段,極易呈現出娛樂化的傾向,用Vlog的形式報道新聞,容易產生敘事焦點模糊的問題。

在眾多同主題的Vlog中,觀眾的選擇意向主要取決于敘事者的人格魅力,這也是觀眾口中所謂的“收視密碼”,也就是說觀眾對Vlog新聞的關注點經常不在新聞內容而是視頻博主本人。B站賬號@小羊在鮮花舍于2021年3月1日發布了《張揚兩會Vlog:“開箱”嘍!看看我都帶了什么上兩會》,在全站排行榜最高達到第59名,這期視頻雖說是兩會Vlog,但卻將重點放在了記者張揚行李箱中的物品上,這則開箱視頻的觀看量達到了90.5萬人次,而同時期的《張揚兩會Vlog:跟我去人民大會堂報道人大開幕會》卻只有21.9萬的播放量,從視頻下的評論我們也不難看到,粉絲的興趣點更多地放在了張揚的外貌及言談舉止上,雖說大家是借著“持續關注兩會,聚焦國家大事”的名義催更,但在Vlog新聞面前,觀眾自覺地消減了對時政新聞嚴肅性的關注,卻對其中的娛樂內容充滿期待。因此,為了迎合觀眾的這種心理,不少兩會的Vlog展現的都是幕后花絮,而具體的兩會時政內容卻涉及較少。這種新聞焦點被模糊的現象,其直接后果就是新聞的泛娛樂化,導致與民眾切身利益直接相關的時政內容被忽視,新聞的環境監測功能被拋棄。

同樣,在2019年的大閱兵Vlog中,大多數熱門的閱兵Vlog都呈現出無重點式記錄的特點,這種記錄雖多以記者為主角,但都是大致帶觀眾看一遍閱兵流程,鏡頭掃過閱兵后臺就結束,鮮有對閱兵中的人物故事及國慶閱兵意義的挖掘。與此相類似,在2020年俄羅斯紅場閱兵前,微博中出現一個叫#解放軍儀仗隊紅場閱兵Vlog#的熱門話題,但1分35秒的視頻里只簡要記錄了中國軍人訓練時的準備工作,開頭雖然聚焦了兩位隊員,但呈現的都只是訓練生活,也沒有深挖其中有閃光點的故事。這些無重點、焦點模糊的新聞敘事淡化了新聞“內容為王”的要求,使得生產出的內容缺乏特點。

媒體融合背景下的“Vlog+新聞”模式剛出現不久,但它卻以其鮮明的特征給新聞傳播注入了新活力,有效激發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對新聞的興趣,拓寬了新聞的傳播對象與傳播范圍。但同時其在敘事方面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如何進一步發揮“Vlog+新聞”模式的傳播優勢,使其在嚴肅與趣味中取得平衡,值得深入探索與思考。

【注釋】

[1]藏新恒,劉巍,胡緒穎.淺析Vlog對新聞報道的影響[J].新聞知識,2019(09).

[2]劉蕓汐.主流媒體的內容制作與傳播方式轉型——以央視新聞主播Vlog為例[J].視聽,2020(11).

[3]周煜媛.《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發布,解讀行業現狀及趨勢[J].中國廣播影視,2020(21).

[4]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廣電總局全力推進網絡視聽疫情防控宣傳工作[EB/OL].http://www.nrta.gov.cn/art/2020/1/27/art_3685_49727.html,2020-01-27.

[5]何純.新聞敘事的視角與聚焦分析[J].求索,2006(02).

[6]劉蕓汐.主流媒體的內容制作與傳播方式轉型——以央視新聞主播Vlog為例[J].視聽,2020(11).

[7]陳瑤.敘事學視閾下的Vlog分析[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19(11).

[8]郭楓楠.當代日本電影的“生活流”藝術[J].電影文學,2020(24).

[9]艾媒報告.2019中國Vlog商業模式與用戶行為使用行為監測報告[R].艾媒報告中心,https://www.iimedia.cn/c400/64757.html,2019-06-11.

[10]鄭保衛.當代新聞理論[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97.

[11]許思遠,吳青.媒體融合圖景下主流媒體“vlog+新聞”應用的研究——基于2019年熱門閱兵vlog的分析[J].視聽,202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激情第一页|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欧美午夜视频|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导航| 国产白浆在线| 一级全黄毛片|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69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址|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韩国三级理|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免|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不卡网|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丝袜国产一区| 精品国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国产黑人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日韩午夜片|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伊人久综合| 日韩视频福利|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毛片在线看网站|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综合网|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av在线无码浏览| 午夜激情婷婷|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