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憲春
內容提要 當前,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發展,泛智媒化視聽生態正在形成。作為智媒生態中的關鍵傳播節點,主流媒體應以智能技術、用戶、信息、價值觀等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主動進行智能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更好地培養智能化用戶,促進信息傳播自動化、精準化,實現社會價值觀有效引導,以創新力提升主流媒體在智媒生態中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當前,隨著媒體融合深入發展,泛智媒化視聽生態正在形成。作為智媒生態中的關鍵傳播節點,主流媒體如何以主動創新促持久發展,宏觀上形塑整個視聽媒體智能傳播生態,微觀上重塑視聽媒體智能傳播價值鏈,體現社會責任和價值,成為重要的前沿問題。本文擬以多媒體智能技術協作開發應用、視聽信息智能化聚合,用戶智能化培養、社會價值觀引導等入手,探討主流媒體創新發展的四個著力點。
智媒生態下,主流媒體主動開發智能技術,可以促成智能一體化創新,驅動視聽媒體本身的組織機構、傳播體系、智慧媒體、運行機制等向智能化發展。首先是主流媒體傳播視聽內容的技術,即實現如何傳的技術;其次是主流媒體了解視聽傳播效果的技術,即傳得如何的技術;第三是主流媒體如何持續創新的技術,即維持自身技術不斷創新。
主流媒體對智能技術的主動介入,可以改變在智媒生態中的被動局面。智媒生態下視聽技術更迭頻繁,各種技術軟件不斷升級,根據摩爾定律每18個月技術密度的增長率翻一番。主流媒體基于5G技術、大數據技術、4K或8K技術、VR技術等。開發視聽微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有效提升視聽媒體的制作、傳播能力和沉浸力,推動超高清視頻內容升級,加強對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綜合處理技術、建立邏輯關系和人機交互作用的技術,為主流媒體的快速發展以及媒體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解決更好地“傳”的技術是創新發展的前提條件。國外主要媒體的經驗值得借鑒。如BBC新聞實驗室采用自動化新聞生產,開展Salco項目,在BBC新聞網站上創建一定規模的自動化報道所需的工具和程序,開發更受年輕人喜歡的網絡客戶端BBC iPlayer,其播放量遠超過其他平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時代華納等新聞集團也紛紛組建新聞實驗室,積極適應智媒生態發展,結合使用互聯網技術,自主開發智能技術,不斷創新傳統優勢,提高視聽內容傳播技術。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也在不斷自主研發智能技術,打造技術創新團隊、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因此,主流媒體創新發展應主動開發應用專有技術,包括對各終端和各格式視聽內容的兼容性傳播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支撐智媒生態下人們對視聽內容從數量向質量的需求轉向,更關注視聽體驗滿足。
在效果技術層面,主流媒體可在數據可視化技術、用戶社交關系分析技術、多平臺融合技術等基礎上,開發具有自身知識產權的智能App,形成有效的視聽數據庫,更好地為目標用戶、潛在用戶、延伸用戶等精準畫像,對匹配視聽內容的體驗度、滿意度等有效把握。主流媒體效果技術開發與應用應契合智媒生態的大環境,立足于智慧城市建設,發揮主流媒體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規模優勢、傳播優勢和影響力優勢,聚合大數據技術、AI技術、云計算技術、物聯網技術等,將合作或自主開發的智能技術更好落地,實現主流媒體技術進化;開發與智慧城市系統和服務打通、集成的系統,以提升媒體視聽技術資源運用的效果反饋分析能力,圍繞智能技術在視聽內容生產傳播流程中的應用,面向跨媒體、跨平臺的信息分析與推理,對人機協同復雜問題分析、響應及評估進行創新。
這一點可以確保主流媒體的自主技術創新具有前后的連貫性、發展的持續性、規劃的長遠性。智媒生態流動性和不確定增強,意味著主流媒體要以智能融合技術為前提,智能移動技術優先為重點,情感關聯技術為核心,智能大數據分析技術為驅動,隱私數據保護技術為原則,智能云服務技術為基礎,形成具有持續創新力的技術。換言之,對主流媒體而言,技術創新不僅僅是一次智能技術升級,而是既要關注當前的技術應用現狀,也著眼于未來的技術開發趨勢:怎樣契合智媒生態的發展、用戶使用偏好和媒體觸達偏好等,動態地、廣泛地利用智能技術不斷形成自身打造超級IP的獨特技術,憑借自身的影響力,改變單一平臺或渠道的束縛,實現在多個平臺上進行分發獲得流量,促成現象級技術持續開發與應用,動態地關注智能技術的引入、開發與應用,增加主流媒體發展技術創新的主動意識,以技術的“智”“動”適應智媒生態發展的復雜性。這是形成主流媒體技術創新的根本點。







智媒生態下,用戶可以憑借智能技術和平臺與主流媒體直接面對面交互,視聽內容接收者由模糊被動的受眾變為明確主動的用戶,視聽內容的傳播者由單一的機構變為立體化傳播網絡中一個節點,用戶UGC與主流媒體OGC、PGC互相影響,兩者互形互塑:主流媒體對用戶智能化的培養即是推動自身的創新發展。智能化用戶的培養是主流媒體創新發展的核心要素。
凱文·凱利認為,“誰擁有最聰明的客戶,誰就能獲勝”。主流媒體應從嵌入智能微型化、移動場景化、創新協同化、人機交互識別便捷化等技術培養忠誠度高的目標用戶群體。主流媒體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需要用戶的持續使用為支撐,才能具備持續發展升級的動力。智媒生態下,培養用戶的智能設備使用習慣及個性化視聽習慣,與主流媒體智能技術開發運用促成人機協同創新發展同樣重要。主流媒體和用戶具有互塑性。主流媒體從自身視聽技術及視聽定位出發,培養智能化用戶。智媒生態下,增進各種聯系成為必然的要求,用戶彼此間可以通過智能技術實現面對面的直接接觸構成各種“關系”聯結,每種關系都顯示出自身的動態與獨特之處,基于不同類型的智能技術,一系列具有新形式、新規模、新技能的智慧化忠誠用戶群體應運而生。用戶不再被動地接受視聽內容,而是主動運用各種智能微傳感器、智能微執行器、智能終端設備滿足自身視聽需求。這一新過程中,通過強化視聽內容與智能化技術契合度,主流媒體實現與用戶的共同智能進化與發展。主流媒體建立共同標準,形成具有極大彈性的創新機制,在吸引最廣泛、有效用戶的基礎上,建立更多形式的連接(用戶間、用戶與媒體間、媒體間),不斷地促使主流媒體成為更開放視聽傳播系統,以適應智媒生態下視聽網絡的持續升級變化。


□ 智媒技術已被各大主流媒體應用,圖為新華社智能技術成果。
“想要最大的創新,先擴展邊緣。”智媒生態下,主流媒體不再是一個視聽信息壟斷型的媒體機構,系統開放、扁平架構已經成為智媒生態的發展趨勢,多種形態的視聽傳播媒體及平臺構建起開放型體系、扁平化關聯、立體化傳播的視聽關系網絡。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都以用戶生成與病毒式傳播的方式形成了具有群落性的有效傳播。主流媒體智能化創新發展與用戶智能化擴展培養緊密相連,從數量和質量方面不斷擴展用戶規模,可以實現創新的有效擴散。智媒生態下,主流媒體自身技術開發和應用不會遏制用戶,反而會促進他們一同進化發展,好奇心和更新穎的視聽體驗更吸引用戶(尤其是青年群體)。從根本而言,對邊緣用戶的擴展是著眼于主流媒體的長遠發展需要,也是符合智能技術不斷創新變化的實際情況。基于智能挖掘、智能芯片以及個性化視聽智能數據分析,針對青年、中年、老年用戶群體,或女性、男性用戶群體開放特定的技術權限和視聽內容,圍繞特定的視聽內容構建廣泛的智能化用戶交互群體,強化對自有智能App、智能技術、智能設備等使用習慣的培養,方便不同類型用戶接觸主流媒體,提升不同類型用戶對主流媒體使用黏度。
智媒生態本質上是一個“關系”生態,有了更多節點連接,才會有創新發展的可能。主流媒體用戶智媒化培養的關鍵,在于促使用戶通過對平臺技術的使用和對視聽內容的消費形成聯結,促使用戶主動分享視聽內容和獨特觀點,表達個性化情感,交流碎片化信息。在這一過程中主流媒體不再僅僅是傳播視聽內容,而是通過協同過濾的社交功能,創新用戶與多種智能化體驗相契合的關系,從而使得自主技術創新有了基礎,滲透從視聽內容到用戶間關系構建等方面,把技術開發應用與分散的用戶節點牢牢地拴在一起。智媒生態下,主流媒體在實際運作中應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創新性,更多借鑒其他新媒體用戶關系培養的經驗。無論是微信、微博,還是抖音、快手,或是B站等,都通過自己獨特的技術開發與應用,一方面可以具有內容-用戶的獨占性,另一方面具有廣泛的技術-內容的兼容性,形成了對核心價值觀的傳播理念。由此,主流媒體的創新發展,在進行自身規則、流程等智能化創新的同時,也要不斷地為用戶創新更優質的視聽體驗。智能化用戶的培養是一種聯合創新,形成彼此依賴、共同發展的信任關系,才能使主流媒體與用戶的二元關系消解,達到有機一體的創新,從而主流媒體可以更敏銳地感受到智媒生態的技術創新與用戶視聽需求、智能關系構建的變化。
主流媒體通過信息智能化傳播,實現對社會環境的監測,對社會關系的協調,對社會文化的傳承,滿足人們休閑娛樂的精神需求,因此,信息智能化傳播是主流媒體創新發展的根本。
智媒生態下,信息智能化傳播借助智能技術,深入到主流媒體的每一個傳播環節,全程跟蹤信息與用戶的匹配情況,并進行契合場景的信息優化,從而創造出更多的視聽信息聚合和用戶關系構建。主流媒體可以以全程視角來綜合考量信息智能傳播對不同用戶視聽體驗滿足程度的影響、在不同環節的流暢度和遇到的問題,精準把握信息所引發的不同觀點和情緒表達等。這一過程基于自主智能技術的開發使用和用戶數據智能化兩方面分析進行,同時也是進一步推動這兩方面創新發展的重要依據。主流媒體從數據智能化、實時數據可視化、內容價值鏈增值、智能云服務等方面推進信息、傳播智能化,提升主流媒體智能化傳播的效果,實現媒體與用戶信息傳播的對稱性,而非單一性。從媒體和用戶的智能契合出發,主流媒體應避免任何孤島式的信息,傳播技術,而要重視智能數據信息、智能融服務、內容價值鏈增值等視聽媒體重要業務技術的兼容性,使得主流媒體在為用戶提供有效視聽服務的同時,形成良性的共贏運營模式。
智媒生態下,信息的價值在于用戶判斷,并由此形成信息價值鏈條,為用戶提供定制化信息,將信息生產傳播與用戶體驗直接關聯,在用戶和主流媒體實時連接互動的過程中,信息智能化傳播注入了更多元化、差異化的人性需求,對用戶在不同場景中偶然性和多重性的信息進行智能化捕捉和傳播,使得碎片化信息的價值得以聚合呈現,產生極大的能量。同時,通過信息偏好形成用戶關系聚合,主流媒體也可以更有效地推測和提供符合用戶需求的信息,將適合的信息提供給適合的用戶,實現信息的智能化傳播。對主流媒體創新發展而言,信息智能化傳播應著重于“關系”的構建,而非信息本身。信息傳播的節點越多,形成的關系就越豐富,信息傳播到哪里,價值就跟隨關系到哪里。智媒生態下,主流媒體通過信息智媒化傳播,將偏好相近的用戶連接起來,將用戶偏好與主流媒體連接起來,形成“用戶-用戶”和“用戶群-媒體”兩個關系網絡。可以有的放矢地制作實時數據可視化信息,更好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這里“智能化”提供了更細分、更精準的用戶分類,主流媒體可以避免單純系統推送的盲目性,通過鼓勵用戶、媒體的智能化協同過濾,將碎片化的信息聯結起來,產生具有增值價值的智能信息,從而推動特定的信息逐步滲透到用戶日常社會生活領域,推動信息在各個節點智能化交互、擴散。
主流媒體將進一步挖掘關系生態,將用戶、媒體、場景、信息串聯起來,推動自身的創新發展,形成信息智能傳播鏈條化。智媒生態中,信息流向及流動有效性,直接影響用戶對主流媒體觸達和認同,如果流向錯誤或者流動不暢,可能導致主流媒體信息傳播價值的扭曲或衰減。信息智能化傳播鏈條化是通過將紛繁復雜的信息與智能技術相結合,與用戶智能化數據分析相結合,從而可以更好地實現主流媒體與用戶關系建立過程的自動化、便捷化,直接面對用戶場景視聽需求,形成主流媒體主導的“用戶場景-信息消費-數據反饋”的智能化信息傳播過程。智媒生態下,主流媒體借助智能技術突破時空限制,進行信息智能化傳播,這意味著創新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進行并快速產生影響。主流媒體通過信息智能傳播鏈條化可以適應整個信息生態系統遷移,形成用戶間、用戶與媒體間相互連接、不斷延展、動態平衡的共同進化、一體聯動,從而實現自身持續性創新發展。
主流媒體創新發展的落腳點在于通過信息智能化傳播,實現價值觀引導。主流媒體可從語言智能化、用戶潛意識挖掘、核心價值觀、輿論有效引導等方面對價值觀構建進行推進,創新主流媒體在智能生態中的影響力和引導力。
在人工智能和語言智能化發展的大趨勢下,語音識別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主流媒體引導價值觀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其中語音轉寫、機器寫作、AI主播和短視頻智能生產融合了語言科技的多項技術,如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言生成、語義理解、機器翻譯等,其相關產品和應用進入新聞生產采集、寫稿、播報等各個環節,使新聞生產模式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主流媒體融合這些智能技術,并開發自主智能技術,用于信息智能化傳播、用戶智能化培養,貫穿社會核心價值觀塑型和引導這一主線,體現主流媒體責任和價值創新的落腳點。這需要主流媒體基于新技術、新平臺和新形式,打破原有視聽傳播流程、創新機制等框架,有效聚合不斷迭代升級智能技術、多樣化的用戶、關聯復雜化的信息、持續受到多元化認知理解沖擊的價值觀等,增強自身主動創新能力。
主流媒體通過自有智能技術開發和應用、智能化用戶培養和分析、信息智能化驅動主流媒體和用戶關系網絡構建和分析,挖掘用戶感性意向以及具體意向,理解用戶的意見指向,整理并建立用戶價值共識,分析并轉換成實際的核心價值觀與視聽信息相關聯,以服務于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可以提供更加科學且有效的視聽形式和視聽內容。主流媒體可以從媒體流程機制的智能扁平化、傳播空間的立體擴展、場景的智能契合、復雜內容生產的新體驗、無縫隙服務的延伸等方面促進智能化一體化創新,從被動地接受互聯網技術,到主動地發揮智能技術的杠桿作用,實現對用戶智能化、信息傳播智能化和價值觀引導的良性契合。
主流媒體可以通過語義分析視聽內容及用戶對視聽內容的交互,把握報道內容價值觀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主流媒體以音視頻等多媒體內容為主,立體表現出感性和理性兩種情緒,傳遞出特定的價值觀導向。因此,主流媒體通過視聽內容傳播和用戶實現交互。智媒生態下這一過程由隱含模糊化變得顯性智能化,主流媒體可以通過對信息全面關照,更深入地了解用戶的信息痛點,實時釋疑解惑,對碎片化、分散化的用戶觀點智能化辨別和聚合,化解輿論焦點,更有效地引導輿論,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引導。以B站為代表的新媒體則由用戶生成與用戶-團隊管理的方式,主動借力,尤其針對青年群體形成了獨特的視聽傳播形態和方式。除了資本運作層面的驅動外,它們在很多層面上圍繞自主智能技術、大范圍用戶、有效信息匹配、契合核心價值觀等要素不斷創新運作過程,通過技術創新、用戶創新、信息傳播創新和價值觀引導創新,促進了自身持續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智媒生態下視聽媒體創新發展的新規律。
智媒生態下,智能技術不斷迭代和升級,造成用戶、視聽需求匹配的復雜化,不確定性增強,原有規制和規模化生產傳播受到沖擊。主流媒體以動態的創新機制適應智媒生態,并從智能技術使用到用戶智能化滿足,從信息內容傳播到價值觀引導等方面,運用智能技術及思維,以其智能嵌入性和便捷性更能迅速地為用戶與信息內容有效匹配,實現主流媒體創新發展,提升主流媒體對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引導力。
總之,擁有創新的動力,就擁有了發展的機遇。主流媒體應以智能技術、用戶、信息和價值觀為關鍵要素,在智媒生態下,主流媒體需要突破原有的理念束縛,基于新媒體生態的變化,以智能技術、用戶、信息、價值觀等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將智能技術開發應用與用戶智能化培養、信息智能傳播、價值觀引導等相結合,形成彼此相連的邏輯鏈,互相促進,構成創新發展的四個著力點,使得信息傳播更智能化、自動化、精準化,實現社會價值觀有效引導,體現主流媒體的責任和價值。
注釋:
[1]全媒派.BBC實驗室揭秘:如何制作半自動化新聞?生產流程全公開[EB/OL].https://36kr.com/p/1723596898305[2020-10-23]
[2][美]凱文·凱利,新經濟,新規則[M].劉仲濤,康欣葉,侯煜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174.
[3][美]凱文·凱利,新經濟,新規則[M].劉仲濤,康欣葉,侯煜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117.
[4]唐琦.新聞生產智能化——論語言科技對新聞傳媒業的影響[J],計算機時代,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