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平 徐則陽 李顯良
(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19)
2021年3月全國兩會中明確提出十四五規劃中關于體育強國以及全民健身的論述,明確指出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進社會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學校場館開放共享,著手提高公民健身跑步等便民健身場地的覆蓋率,因地制宜的發展城市體育公園,同時還提出在不影響城市沙灘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建設城市體育公共設施,“體育強國”以及“健康中國”再次被提上重點。
“體育強國”是新時期我國體育工作改革和發展的目標與任務,我國要力爭實現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變。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的穩步實施都離不開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的建設,全民健身,人人享受到體育設施是新時代人民大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內容之一,是社會大眾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的重要途徑,是廣大市民基本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為此,本文在深入貫徹新時代黨中央有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戰略部署,按照新時代“體育強國”為主要建設思想,保障人民群眾最基本的體育權益為出發點,推動全民健身,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為根本目標,系統的研究與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創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方式,擴大平臺的服務供給,從整體上提升全民公共服務水平的標準,助力“健康中國”以及“體育強國”的建設和發展。
當前我國運動健身行業國家政策支持較好,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我國居民現階段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消費能力和意愿逐年上升,同時,當代健康問題使得大眾健康意識強烈,對運動健身高更多關注,推動運動健身行業持續發展;在2018年運動健身行業融資市場中,智能科技企業,發展成熟的運動健身企業的投資比例逐年上升,更多成熟的智能健身服務和健身場館越來越被投資者看好,健身運動經濟也逐漸開始升溫;我國運動健身行業也存在著行業結構發展不均衡、傳統健身企業口碑管理不佳、運動健身領域商業模式創新不足等發展痛點,互聯網智能科技的發展極大的提升了行業服務效能,為行業升級提供驅動力。
通過對健身用戶的用戶畫像進行分析,可以得知,當前健身用戶主要分布在白領階層,同時家庭收入相對較為穩定,關注健康,熱愛用戶,喜歡社交。運動健身已經逐漸的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方式,但是隨著廣大用戶的需求不斷改變,對運動健身行業出現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更為突出的表現在對智能科技應用融合之上,用戶更加期待更多的智能服務升級產品,尤其是對運動數據的應用和反饋。
將來,運動健身更多的從服務的深度、廣度、顆粒度以及科技應用程度等幾個方面開展更多的探索,健身服務應該涉及到更多的年齡段、不同的職業崗位,構建完善的運動健身生態;運動健身行業的智能科技化:智能科技+運動健身服務的有機結合是未來行業升級的必然趨勢,大批批企業已經開始加快智能科技應用的研發,賦能運動健身行業,為用戶提供更個性化、智能化、場景化的健身服務。
綜上所述,我國運動健身行業格局穩定,在“互聯網+”時代加快發展步伐 ,從運動健身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人們運動健身的習慣基本養成,在國家政策以及眾多國內外賽事活動的引導下,我國全民運動健身行業整體格局較為穩定,保持著穩健的步伐向前發展。近幾年,伴隨著“體育強國”的思想號召,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全民運動健身行業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各種運動健身的應用不斷涌現,科學技術成為推動全民運動健身的助推器。
作為信息化平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在運行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其數據可視化、數據看板等模塊完成全民體質監控信息分析,借用平臺強大的數據匯總以及數據分析的能力,可以實現對全民體質信息的連續性、動態性的分析,形成對國民體質變化情況的追蹤,為國民體質發展趨勢分析創造了條件。通過平臺匯聚全民運動體質數據信息,依托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在平臺內部,可以搭建起完善的數據交互網絡,對數據匯總、處理以及使用處理流程進行整合,掌握全民健身運動情況,為全民體質監測服務。
現階段中國大眾體育服務面臨諸多問題,如場地資源不足、體育人才稀缺、業內企業盈利路徑尚不明確、服務鏈條不夠成熟等,但伴隨著政策倡導、體育人口參與需求上升等積極因素影響,大眾體育服務業出現更多可挖掘的市場需求和機會點,如,跑步運動、球類運動、冰雪運動、健身運動等多種細分領域,以及體育培訓、體育旅游等交叉領域,潛在挖掘價值巨大。
互聯網加速了大眾體育服務業的產業鏈的豐富和升級。悅動圈,咕咚、悅跑圈等跑步類線上產品已形成穩定服務模式;城市馬拉松、主題精品跑步等線下賽事大量出現,帶動參賽旅游服務嶄露頭角。
在球類運動中,足球和籃球的商業化程度較高,但群眾賽事數量不多且服務方式過于傳統,互聯網思維的引入還處于創新和嘗試階段;線上球類APP服務種類豐富,但盈利模式均未成熟;整合各環節資源與服務創新是關鍵。
互聯網技術帶動移動健身的興起和健身房的革新,線上健身品牌塑造與線下場館智能化是大趨勢。
全民健身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相對比較完善,覆蓋面城鄉較廣,可持續的全面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也是保障我國全體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促進全民健身活動于競技體育相互協調,擴大競技體育群眾基礎,更大程度上豐富全民的文化生活,形成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身體健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也是奠定體育強國的一種全民群眾性的體育發展規劃活動。
為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精神,秉承“快樂體育、民生體育、和諧體育”的理念,進一步加強推動“體育強國”建設,構建全面健身公共服務綜合體系建設,結合當前體育運動工作的實際情況,通過創新形式、整合資源,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集中組織開展貼近生活、豐富多彩、注重實效、方便參與、惠民利民的體育健身活動,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主動參與體育健身的意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讓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重點開展強身健體體育運動項目,建設體育強國、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圖1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指導思想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主要從下面幾個角度進行,首先,平臺需要體現綜合服務性,延展健身運動廣度,覆蓋各年齡階段用戶差異化的運動健身需求;深入細化健身運動服務的顆粒程度,將不同用戶的運動愛好進行劃分;其次,打通健身平臺生態,圍繞著運動健身的自身需求,挖掘出全民健身運動者的更多消費點以及消費場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將更多的智能科技應用融合到健身運動場景中來;最后,平臺建設需要體現全民健身,用層次化、整體性、戰略性的觀點規劃和實施建設,圍繞人、場、項三個大要素結合區塊鏈積分,提高全民運動參與度,加強健身運動配套服務升級,為發展全民健身運動做突出的貢獻。
首先,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需要互通互聯、資源整合,整合人、場、項三大要素,形成資源共享互聯、信息同步,使全民健身活動從基礎設施到具體活動,從參與到收益獎勵等多個方面多個維度動員引導地域體育文化建設;
其次,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需要體現數據可視化 ,人員數據據看板(運動者、裁判、服務人員等)、場地信息看板、器材信息看板;基礎數據收集、整理、分析、挖掘、可視化操作,助力政府領導及運營商對現價段資源的掌握和把控,同時可 做為指導發展的基礎數據;
最后,建立統一全民健身綜合服務平臺,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數據處理及調控,使當地全民健身活動其健康良性發展。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將人、場、項綜合納入到一體化的監管平臺中來,人主要包含運動人員、健身教練、裁判人員、服務人員等;場主要包含眾多的公共場地,如公園場地、廣場等,還包含一些經營性的場地,如各類球場等,以及半開放型的場地,如學校,企業自建的運動場地;運動項目,主要包含各種運動器材、運動項目的標準、運動項目的培訓、各種民間賽事、節目表演等其他運動內容相關。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平臺積分的模式將整個平臺的用戶激活,用戶可以在平臺上通過各項運動獲取得到積分,同時還可以獲取分享積分,用戶獲取到眾多積分后,可以在平臺上消費積分,積分的消費主要是通過兌換更多的增值業務,如圖2所示為全民健身綜合服務平臺的主要內容。

圖2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主要內容
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的人員主要有大眾的運動者,健身教練人員,裁判人員以及相關的服務人員,和健身相關的所有人員都可以納入到平臺中來,如圖3所示為全民健身公共平臺中人員分析,在平臺中,人員可以通過搜索健身場地,健身器材、活動器材等搜索。平臺定期發布相關民間賽事以及表演信息,相關人員可以在平臺上找到相關服務信息。在平臺上相關人員可以通過相關的服務獲取到對應的積分,同時積分還可以在平臺上通過兌換等服務進行消費。如此一來,用戶在平臺上就可以實現消費的閉環。

圖3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人員分析
用戶的數據信息主要包含用戶的基礎資料信息,諸如用戶的姓名、性別、身高、體重等數據信息,同時平臺還適當的獲取到用戶的一些特殊的偏好數據信息。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的場地包含一些常見的公共場地,如公園、公民游樂設施,經營性場地,主要包含羽毛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等一些收費性的場地,半開放型的場地主要包含學校的運動場地,一些企業自建的運動場地等,如圖3-3所示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中的場地分析模型。

圖4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場地分析
平臺中將場地的基本數據信息進行收集,主要包含場地的類型,場地的收費標準,運動場地的可用時間段,按照類別,數量,類型進行展示,同時對于場地中的可以支配使用的器材、教練人員、裁判人員以及醫護人員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展示,將所有的運動場地以及運動場地中的資源信息都可以納入到平臺上集中管理。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運營內容主要是平臺正常運行過程中的一系列生態服務以及相關增值服務的內容,主要包含全民健身運動中相關健身器材的租賃以及器材的購買、相關健身運動項目以及運動項目標準的介紹,同時平臺上還包含相關常規運動培訓的介紹以及民間賽事活動和對應的工藝表演活動等內容,如圖5所示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主要內容。

圖5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內容分析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內容主要從B2B、B2C以及小程序,公眾號等終端角度出發,平臺建設成功之后從前端的角度來看,主要有運動欄目、賽事活動、場地在線、積分兌換、教練風采以及個人中心等功能模塊,平臺建設的后端主要有系統架構管理、權限管理、會員管理、場地管理等眾多功能模塊,如圖6所示為平臺建設的整體規劃內容。

圖6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整體建設規劃
圖6中展示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中各個模塊的欄目劃分情況,下面主要介紹前端的欄目展示信息。
運動欄目:主要展示一些常規的全民健身運動項目欄目,包括羽毛球、足球、籃球、乒乓球等其他運動項目簡述,及關聯體育賽事信息。
賽事活動:區域內民間賽事活動情況展示,活動基本信息,可在線報名,并加關注。
場地在線:展示區域內整合上線的運動場地,主要包含公共性質、經營性性質、半公開性質的場地基本數據信息,還包含場地的使用費用信息、預定時間信息等。
積分兌換:通過積分的兌換,拓寬全民健身會員的運動激情,全民健身運動會員可以通過不同渠道渠道獲得運動積分,積分可在積分商城兌換商品或者兌換場地使用券等。
教練風采:推出明星教練,根據不同健身運動項目,為廣大人民群眾解決運動健身咨詢、訓練等問題。
個人中心:個人中心中主要展示出個人的基本數據信息,個人健身運動信息,主要包含常規運動、運動項目、項目的性質、時間、地點、運動的圖片或運動視頻信息,我的預約中主要包含個人預約的場地信息、預約的教練信息以及個人獲得的積分數據信息等。
平臺的使用者主要有平臺運營商、平臺的使用會員、平臺的場地供應方等三個不同類型的用戶。如圖7所示為平臺的運營規劃圖。

圖7 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運營規劃
運營商:作為平臺的運營單位,統一管理系統中的會員信息,以及場地供應方,會員主要有健身運動者、教練員、裁判員以及系統的服務義工等,運營商在平臺中主要完成對平臺會員數據信息的管理,運營場地的管理,場地在線預約以及訂單管理和相關資金結算的管理等。
會員:作為平臺的主要用戶,平臺中的會員主要為健身運動人員、健身教練、裁判員、服務的義工等人員。
場地供應商:場地供應商可以將場地信息納入到平臺上來,對接場地信息,同時支持在線預約、在線支付場地使用費用。
通過平臺運營商、會員、場地供應商等三類用戶的使用,完成整個平臺的生態圈建設,實現為全民健身服務;
新時代,全民健身運動是人民生活幸福感以及獲得感的重要途徑之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的價值意義突出。建設好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平臺,是服務民生的重要舉措,增強全民體質,讓廣大人民群眾從體育運動中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分享體育事業改革發展的成果。在將來的平臺建設中,采用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思維,建立從數字化到數據驅動的模型,構建全民體制監測,更好的掌握全民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