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平 萬敏 鄭持偉
我國海關進行了通關無紙化作業、通關一體化等一系列改革。為了緊跟海關改革的步伐,對接報關企業報關專員崗位要求,報關人才培養模式也要改革。本文選取《報關報檢實務》中進出口貨物通關項目內容,詳細介紹報關類課程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項目化教學的改革思路。在培養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也通過小組比賽等方法,培養學生報關各個技能點達到又快又準的能力。
一、適應企業需求視角的教學整體設計
1.內容:以新冠疫情背景,重構教學內容。本文案例的16學時選自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核心課程《報關報檢實務》中的模塊三《進出口貨物通關》。主要內容包括企業貨物進出口通關的商品編碼查詢、稅費計算、報關單填制、貨物報關等內容。本模塊引入實際案例某企業冷凍雞翅進出口通關。結合新冠病毒通過冷鏈長期存活這一熱點,以疫情背景下易攜帶病毒的冷凍雞翅進出口通關為項目載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有助于學生連貫系統學習貨物通關的知識和流程。
2.目標:依據崗位核心能力,確定學習目標。依據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培養方案,充分考慮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就業崗位要求,確定本模塊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質目標“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系,尤其將工匠精神、愛國教育、職業素養、校企協作貫穿本模塊教學的全過程。
知識目標:①掌握進出口商品編碼的查詢;②掌握進出口稅費的計算;③掌握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的填制方法和技巧;④掌握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流程。
技能目標:①能快速準確查詢進出口商品編碼;②能準確計算進出口稅費;③能準確填制進出口貨物報關單;④能根據企業不同的貨物進出口背景設計進出口貨物的報關方案。
素質目標:①具備合法經營、誠信報關的精神;②具備精益求精、細致嚴謹的工匠精神;③具備團隊協作的意識,發揮團隊精神、高效完成任務目標。
教學重點:①掌握進出口貨物通關的全流程;②掌握不同背景下企業進出口通關方案的設計。
教學難點:①能準確快速的完成進出口通關的各個環節;②能應對不同的流程和背景設計不同的通關方案。
3.學情分析:分析問卷調查數據,聚焦學情分析。授課對象為通過問卷形式對學生調研,精準把握學情,部分調研問卷,為學生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提供依據。
知識與技能基礎:①已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流程及報關前期流程(合同簽訂、單證制作、國際貨運)的具體操作;②已掌握國貿專業英語、國際貿易術語等通關用到的基礎知識。
認知與實踐能力:①對通關業務操作好奇但缺乏經驗,渴望模擬體驗通關的真實情境;②實戰經驗不足,缺乏對外貿過程中復雜狀況的掌控和應變能力。
學習特點:①動手操作能力強,善于使用仿真模擬、角色扮演進行操作學習;②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能在課前通過線上完成課前自學。
4.信息化手段及教學環境。①信息化手段。為有效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本模塊采用“企業真實任務驅動法”、“真實場景模擬法”、“小組PK”、方案匯報、角色扮演等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生職業體驗。運用報關與國際貨運國家級教學資源庫、職教云平臺、歸類達人實訓平臺、通關現場作業操作平臺、報關單證處理平臺等多個教學資源與平臺,采用虛擬仿真軟件,微課等信息化手段突出重點內容,引入行業和企業標準攻克難點問題。②教學環境。教學環境為多媒體智慧教室,移動課桌椅,網絡及電源全覆蓋,學生可根據小組人數及技能需求隨意調整位置。教學一體機,為課堂多平臺教學和展示提供硬件保障。課室布置融入思政元素,營造沉浸式教學環境。
5.企業需求下的教學策略研究。①教學模式:引入真實項目,對接崗位能力。以進出口貨物通關所需技能為目標,對接崗位能力要求,引入企業真實通關項目,導入—小組展示—分析—實操—角色扮演/小組PK—總結”的“六步法”開展教學,“學訓用”教學做一體化,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②教學方法:真實任務驅動,項目技能引領。本模塊主要采用“企業真實任務驅動法”、“角色扮演法”、“分組協作法”“小組PK”等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生職業體驗。a.企業真實任務驅動法:以完成冷凍雞翅進出口通關所需技能為指導,以提升學生實戰技能為目標,以真實項目為任務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b.角色扮演法:學生還原海關通關場景,分別擔任海關的申報處、檢驗檢疫處、征稅處、查驗處、放行處工作人員等職務,從專職專責到協作配合,借助真實的職業身份體驗學習,強化技能的同時,實現到職業人的轉變。c.分組協作法:教師引導學生分工協作,順利完成通關任務,在互幫互助中共同進步。d.小組PK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PK,經過比賽訓練,學生能又快又準的進行編碼查詢、進出口貨物稅費計算、報關單填制和不同場景的通關方案設計,有效地攻克了課程難點。
6.教學評價。本模塊采用教師評價、行業專家評價、小組互評,構建校企多方的過程性評價。本模塊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貨物通關各個環節的能力,采用邊學邊評、以評促學、學評同步的“過程性考評”,即過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本課程成績(100%)=過程性考核(40%)+期末考核(60%)。為過程性考核進行針對性管理,利用數據進行分析,有效得出學生的學習情況,考核將多方評價數據進行統一收集、整理和分析。在本組16學時課程內容中,各學習單元均采用六步法的教學模式,分數由各個環節的分數整合構成。
二、基于企業需求下的教學實施過程
1.整體實施。本模塊教學以疫情期間易攜帶病毒的冷凍雞翅進出口通關為項目載體,按照“進出口貨物通關流程”設計為四大教學任務:商品編碼查詢—進出口稅費的計算—進出口報關填制—進出口貨物報關。在“學訓用”的教學模式下,課程按照“導入—小組展示—分析—實操—角色扮演/小組PK—總結”的“六步法”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
2.具體實施過程。采用線上線下并行的混合方式進行。①課前,教師下發任務書,學生明確課前任務和考核標準;利用課余時間,學生完成在線教學資源庫和在線課程的學習,并分組完成教師下達的任務。②課中,分組教學,遵循“導入、展示、分析、實操、比賽/角色扮演、總結”的六步教學法,教師和行業專家進行指導。③課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操作鞏固和工匠精神、愛國精神的宣傳。
三、學習效果
1.真實項目融入課堂,提升學習興趣。本模塊是學生第一次全流程獨立完成貨物進出口通關,以易攜帶病毒的冷凍雞翅進出口通關作為項目載體,貨物通關操作情況多變、流程瑣碎,但同學們認真積極、精益求精,不少小組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實操練習。
2.虛實結合貫穿教學,達成學習目標。①知識目標有效達成:在實踐中綜合應用商品編碼查詢、進出口稅費計算、報關單填制、進出口貨物報關;通過分任務的驅動,教師的分析,理解了企業進出口貨物通關的流程及各個流程的操作,經過測試和多方評價,知識目標有效達成。②能力目標有效達成:在實戰通關過程中,時間有限、情況復雜多變、內容瑣碎難記,經過模擬仿真、角色扮演環節,學生最終可以獨立根據貨物種類和通關背景進行設計。③素養目標有效達成:在貨物進出口通關實戰中,學生分組協作,角色扮演,實戰通關磨練了學生意志,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盡職盡責、團結協作,精技、愛崗、樂業的職業素養;學生找到了報關員/外貿跟單員的崗位價值,積累了工作經驗,體現了外貿行業的社會責任,樹立了職業自信心和榮譽感。
四、企業需求下的課程特色亮點
1.組織播放熱點視頻,課后制作思政主題倡議書,課程思政融入專業教育。課中通過播放中美貿易戰、冷凍雞翅通關等熱點視頻,課后讓學生制作倡議書等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誠信經營的精神,培養學生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
2.模擬訓練結合企業實際,有效完成學習目標,構建高效課堂。課程的每個技能點編碼查詢,通關操作、報關單操作都有相應的虛擬仿真軟件進行學習和練習,仿真系統題庫對接企業項目,題庫資源豐富,幫助學生更容易掌握相關技能點。
3.真實項目引入課堂,小組比賽、角色扮演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實現趣味課堂。將真實項目引入課堂或模擬仿真任務,以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先儲備知識,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剖析重點、難點,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將技能演練貫穿課程,使原本乏味的報關知識變得有趣,學生更愿意學。
實踐證明,以上項目化教學更能讓學生學會企業實際需要的知識技能,能力技能,實現學校和企業的雙精準對接,學生在學會關務技能的流程的同時,也學會了獨立思考,團隊協作,精益求精的企業迫切需求的技能。[基金項目: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院級教改項目《現代學徒制班“DQP+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教學研究與實踐-以國貿專業<跨境電商實務>為例》(項目編號:JG2020-02);廣東省科研項目《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會展業城市差異與耦合研究--以珠海、澳門為例》 (項目編號:2017GWQNCX017)]
(作者單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