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銀銀
【摘要】幼兒時期是一個人受教育與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的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基本定型。如何引導、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社會能力和品質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單單是家庭或幼兒園哪一方的責任,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互聯網背景下,家園共育的方式越來越便捷,內容越來越豐富,本文將從互聯網在家園共育工作中的應用入手,探討幼兒園家園新模式。
【關鍵詞】幼兒 ? 家園共育 ?互聯網
幼兒教育是人類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乃至日后的發展都至關重要。幼兒教育專家陳鶴琴教授提出,“對于孩子的教育工作不是單一的工作,不是僅靠學校就能完成的工作,當然也不可能僅靠家庭就能夠完成,兩者必須互相配合,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健康成長。”幼兒因年齡較小等諸多因素,活動范圍主要限制在家庭和幼兒園兩個場所中。因此,家長和幼兒園的良好溝通和合作對幼兒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已進入互聯網時代。幼兒教育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幼兒園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營造和諧的家園共育環境。特別是今年年初以來,新冠疫情的影響給傳統的家園共育模式帶來了極大挑戰。運用互聯網手段開辟家園共育新路徑,是當下幼教人不得不認真思考的課題。
一、家園共育的現狀
【觀念】
如今,雖然家園共育的教育理念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仍有些家長與教師的觀念存在問題。一些家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情、老師的事情,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沒事了,凡事都有老師看著,幼兒園甚至成了一些家長眼中的“避難所”。一些教師則過于看重自己的教學權威,認為在教育方面自己才是專家,不愿意接受家長或其他人的建議,認為只要家長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很少與家長進行溝通互動。家長在家園共育工作中僅僅是支配者,沒有任何主動權。這些觀念都阻礙了家園共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模式】
目前來說,比較常見的家園共育模式有:讓父母到學校和孩子一起參加親子活動,推動家庭和校園關系的進一步加深;老師在定期的家長會上告訴家長幼兒的狀況,提出需要配合的內容,以此促進教學工作的進行。這些模式都比較陳舊,很難調動起家長以及教師的積極性。
二、互聯網在家園共育中的作用
(1)促進家園共育中角色的轉變
伴隨著互聯網在家園共育中的應用,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多樣的方式,隨時向家長傳達孩子學習、玩耍時的狀態。家長還可以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學習、社交狀態,加強對幼兒的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老師的工作。這就轉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家園共育觀念。
(2)教學資源共享方式的改變
幼兒園開設微信公眾平臺、官方網站等,不僅可以向社會展示自己學校的教學設施、教學特色、教學優勢等,達到宣傳、打造品牌的目的,同時也接受著全社會的監督。此外,由于家長的教育層次、教育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和影響,導致家長對幼兒的教育觀念也存在差異。教學資源借助互聯網的公開和共享,能促使幼兒群體接受普及化的教育,縮小幼兒之間的差距。家長能學習到幼兒教育的先進理念,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形成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幼兒教育評價觀。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才更有利于幼兒園工作的開展和幼兒的發展,才更有利于實現家園共育。
三、互聯網在家園共育中的應用
(一)開設微信公眾平臺
幼兒園可以開設微信公眾平臺,定期推送、發布有關園內活動、親子教育等內容。通過這些互聯網平臺,家長和社會不僅可以了解園內活動和教學進程,也能為家長教育提供借鑒和參考,引導家長開展更加科學的家庭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建立班級微信群或QQ群等
班級微信群、QQ群已經成為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以微信群為例,教師可以在班級微信群里隨著發布幼兒的最新動態及教學任務。教師與家長在微信群中的交流具有方便快捷、及時的特點,信息的透明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疫情期間,我們開設了“空中課堂”,通過班級微信群讓家長和孩子們在居家休息的同時,充分利用這段特殊時光,讀書、畫畫、游戲、思考人生……家長和孩子們一起,發現地球與人類的關系是如此唇齒相依,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另外,幼兒園在定期舉辦活動時,還可以在微信群中廣泛聽取家長的意見,利用集體的智慧,發揮集體的主觀能動性,舉辦出更加出彩的活動,最大可能地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感。
(三)建立討論論壇
為了向家長普及更為科學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和家園共育的效率,幼兒園可以建立家長教師交流討論論壇。在論壇中,教師和家長可以隨時發布在幼兒教育中遇到的難題,與大家共同討論,并從中尋求有效建議。
(四)建設線上“云課堂”,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
可遴選出優秀的幼兒教師,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技術和信息化的手段,通過線上“云課堂”的方式,進行授課展示活動,傳播先進的教學理念,組織高質量的教學活動,真正實現優質育兒教育資源的共享。
(五)建立幼兒教育權威網站,指導家長科學育兒
在幼兒教育中要使家園共育工作更好展開,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幼兒教育的專業網站。通過發布幼兒教育的專業資料,幫助家長更加深入地理解幼兒教育的方式方法,指導家長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更科學的教育,提升家園共育的效率,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四、結語
互聯網在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幼兒教育也應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開展家園共育工作,是當前幼兒教育中的重要課題,值得深刻探討并推廣。
參考文獻:
【1】路穎曉.“互聯網+”背景下家園共育溝通模式探索—線上線下良性互動是必然趨勢[J].法制與社會,2017(24).
【2】李生蘭.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21-23.
【3】陳小青.探索幼兒園家園新模式—以“網絡”為媒介的家園共育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
【4】黎勇,蔡迎旗.我國幼兒家庭教育支持現狀及其完善建議[J].學前教育研究,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