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麗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科技也逐漸發達起來,人工智能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人工智能也受到了廣泛的運用。利用人工智能培養學生的素養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流行。
關鍵詞:人工智能;小學數學;素養
一、研究背景
小學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之一,既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又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感覺,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感、推算水平、分析能力和應用思維,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數學的全面性水平。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質,要將數學教材和信息科技相結合,利用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利用信息技術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數學問題,將信息技術成為自己得力的工具。在現代技術中,人工智能占有重要的比率,不再是以前的用統計來分析學生的成績與排名,而是通過人工智能為老師分擔壓力,減少老師的無用功,將節省出來的時間更好地用于分析學生的水平,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手段。
二、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的發展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中,人工智能是模擬人的腦力和行為來替代人工,通過人工智能來培養小學數學,也就是利用這個先進技術來探索學習發生的起因,從而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人工智能可以更快速地為人們的需要作出反應,幫助人們提升解決問題的效率。
三、人工智能在小學數學的應用
按照章節練習,是指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自己的數學題目,這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更有針對性,減少無用功,增強學習有效性。
課后小測,老師將所有課后習題導入到題庫中,在每一章節完成后,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小測,通過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老師對學生的小測自動判卷,這樣可以節省老師的時間,老師可以將時間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水平檢測,學生在完成作業或試卷后,人工智能可以自動地顯示出題目的正確率,也可以自動地對學生的水平進行檢測,對于錯誤的試題有答案和解析,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增強有效性。
錯題積累,人工智能可以幫助學生整理和收集錯題,學生可以反復觀看錯題集,人工智能也會尋找和錯題相關的練習讓學生進行訓練。
總體分析,將學生日常的練習和小測進行結合,以每個章節或每星期一為一次總結,分析學生的正確率和錯誤率,以及使用時間,更加直觀的讓學生了解自己,對于自己處在哪個級別要有清晰的認知,這對于提升自我約束力是極其有必要的。
四、利用人工智能培養小學數學素養的方法
(一)利用人工智能區分數學模塊
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小學生對數學的敏感度較低,而有的小學生對數學有著極高的天賦,因此,老師在選擇教材方面,可以設計不同版本的書籍,既可以滿足高水平學生的要求,也可以滿足低水平學生的要求。老師可以設計兩個模塊,一種是水平測試,一種是奧林匹克數學,既可以為基礎較差的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也可以讓數學水平較高的學生突破自我,達到更高層次的數學水平。比如,在《圓柱和圓錐》這一章中,難易水平跨度較大,簡單的內容很簡單,而這一章也是可以出很多難題的章節,通過人工智能將這一章區分為兩個模塊,一個是基礎的圓柱和圓錐內容,另一個則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拔高的奧數習題,這樣就極大程度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
(二)利用人工智能設計數學游戲
利用人工智能設計數學游戲是一種創新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就學到了知識。通過人工智能可以將學生的錯題和難點通過大數據進行集合,再通過游戲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游戲的難度可以按照年級的級別進行改變。另外還要設計一些獎勵來增強學生的興趣,學生可以根據這些獎勵進行排名。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愛好,增強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老師可以選用一些情境游戲,這樣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耐心,培養學生具備更好的數學素養。比如,在《解決問題的策略》中,可以通過一些情景游戲來幫助老師傳授這一部分的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這部分的數學知識。
(三)利用人工智能自動評價學生作業
判作業是老師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但傳統的判作業對老師來說極大地占據了老師的時間,進而縮短老師完成更重要的教學任務的時間。人工智能的出現則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在完成作業后,系統會自動進行評判,對于學生的錯題,系統也會給出詳細的解題思路和解析,并給出錯誤的原因。學生就會立刻對錯題進行更正,并且系統也會針對錯誤習題再篩選出和創新相關的類似體檢,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老師可以根據系統得出的分析來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家長通過系統的分析,也可以更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
五、總結
人工智能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飛快的速度充斥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他讓人們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教學的開放程度。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運用更加爐火純青,并且學校也會更加重視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運用,培養更多高數學素養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楊欣. 魔法與科學:人工智能的教育迷思及其祛魅[J]. 教育學報,2021,17(2):18-31.
[2]王新宏. "人工智能+思政教育":面向未來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6):79-81.
[3]鄧柳,雷江華. 人工智能應用于特殊教育的知識圖譜分析[J]. 中國特殊教育,2021(3):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