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許冰雪
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婦產科,上海201805
上海市安亭地區為發展迅速的現代化綜合工業城,主要產業為轎車工業及其生產配套工業,而在汽車行業中倒班[1]制為一種普遍的工作制度,可對職業人群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有研究表明,長期上夜班可使機體的睡眠規律被破壞,使嗜睡、失眠等急慢性睡眠障礙發生率增加,縮短總體睡眠時間[2]。長期的睡眠質量不佳可引起大腦皮層功能失調,激素分泌紊亂[3],生物鐘晝夜失節律,使工作者更易出現疲勞、倦怠、白天嗜睡等功能障礙,不僅嚴重影響了工作質量,也不利于工作者身心健康[4]。女性倒班工作者還可出現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月經不調等問題[5]。目前,尚無明確研究證實倒班是引起女性性激素紊亂,AUB的危險因素。基于此,本研究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探討倒班與睡眠障礙、性激素紊亂及異常子宮出血的關系,為預防AUB提供新思路。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9年10~12月于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醫院體檢的200例安亭鎮在崗女職工。納入標準:①女性;②漢族;③常住地為安亭;④年齡20~40歲;⑤工作時間≥半年,無精神疾病史、自愿參加研究。排除標準:①存在明顯的甲狀腺功能異常者;②存在高垂體泌乳素血癥、高雄激素血癥者;③存在內分泌腫瘤者,以及合并心、肝、腎、肺、造血功能、免疫功能障礙者;④6個月內有妊娠、絕經期或圍經期以及生育后1年者;⑤自身患有心理疾病者;⑥近期遭受重大心理、生理創傷者;⑦存在睡眠障礙家族史者。根據女職工的實際工作情況(即有無夜班)和自愿原則,最終納入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60例有夜班女職工納入觀察組,60例無夜班女職工納入對照組。觀察組女職工年齡20~40歲,平均(30.2±4.9)歲;工作時長6~8 h,平均(7.20±0.27)h。對照組女職工年齡20~40歲,平均(31.6±5.9)歲;工作時長7~9 h,平均(7.12±0.30)h。兩組女職工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院倫理會批準,所有女職工均對研究知情同意。
1.2 觀察指標與評價方法
1.2.1 睡眠質量 于體檢當天,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價女職工的睡眠質量。睡眠障礙的診斷參考美國睡眠醫學學會對睡眠障礙的定義,由兩部分內容進行診斷:①本院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受試者是否存在頻繁而持續的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障礙,且受試者主觀感受對睡眠不滿意;②PSQI由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等七個項目組成,總分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6]。醫師評估為睡眠障礙且PSQI評分>7分,表示發生睡眠障礙。
1.2.2 血清性激素水平 于月經來潮第2~5天采集兩組女職工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以羅氏Cobas e 601型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法檢測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催乳素(PRL)、睪酮(T)、黃體生成素(LH)、孕激素(P)水平。
1.2.3 月經情況 觀察并記錄兩組女職工的月經周期(以21~35 d為正常)和經期(以2~7 d為正常)。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女職工的睡眠障礙情況比較 觀察組女職工的睡眠障礙發生率為33.33%(20/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5/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7,P<0.05)。
2.2 兩組女職工的性激素水平比較 觀察組女職工的FSH、E2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女職工的LH、T、PRL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女職工的性激素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女職工的性激素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LH(U/L)FSH(U/L)E2(pmol/L)P(nmol/L)PRL(nmol/L)T(nmol/L)觀察組604.07±1.208.85±2.11180.67±30.410.64±0.10264.52±72.451.05±0.31對照組604.21±1.125.89±1.08163.87±25.022.18±0.35258.68±73.531.16±0.34 t值0.6619.6733.30532.7710.4381.852 P值0.5100.0010.0010.0010.6620.067
2.3 兩組女職工的月經情況比較 觀察組女職工的月經周期異常、經期異常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女職工的月經情況比較[例(%)]
倒班為常見的工時制度之一,該制度要求不同的工作人員/小組通過交接班的形式,完成每日8~24 h的工作任務[7]。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倒班制已在我國多行業中廣泛應用,如汽車制造、醫護行業等。國內約有30%的工作人群實行倒班[8-9]。倒班制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對于從事倒班工作的女性職工而言,機體正常生物鐘被破壞,使得女性職工出現睡眠障礙、月經紊亂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女性職工的身心健康[10]。
上海市安亭地區為現代化綜合性工業城,在現代工業化進程中,各企業為提高機器工作效率,創造最大化經濟價值,在工廠中普遍實行倒班制。倒班不僅能導致女性的AUB,也可使機體出現內分泌紊亂,表現為血脂、血糖、尿酸結果異常增高[11],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有報道表明[12],長期高強度的職業緊張及不規律的倒班工作,不僅影響工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還可引起低工作滿意度、高缺勤率及低工作效率等行為問題。倒班問題不僅是職業衛生問題,還可能降低工作效率,削弱生產力,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本研究結果表明,在倒班制女性中,睡眠障礙的發生率遠高于非倒班制女性,這與文獻報道基本相符[13-14]。分析可能的原因為:倒班制破壞了女性正常的生物鐘,使患者更易出現睡眠障礙。長時間的睡眠障礙,可導致機體各器官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從而進一步加重睡眠障礙,形成惡性循環。兩組激素水平的比較中,觀察組激素水平異常的比例也高于對照組。FSH為垂體分泌的兩種促性腺激素,而E2為調節性激素,均可促進性腺細胞的活動。在卵巢萎縮時,卵巢分泌的雌二醇水平下降,對下丘腦及垂體負反饋的抑制減弱,導致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功能增強,從而使垂體分泌的FSH水平升高。而在此過程中,由于人體自身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仍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雌激素出現被動性下降,最終穩定在較低水平。月經周期35 d以上及經期7 d以上均為異常月經,在兩組月經情況的比較中,觀察組月經異常情況發生高于對照組。上述結果說明長期從事倒班制工作的女性月經異常的比例明顯升高。這可能與下述原因有關:夜班工作者體內褪黑素水平、FSH等分泌功能失調,可誘發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激素水平紊亂可導致女性出現月經量、月經周期改變,表現為觀察組月經異常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倒班制可對女性月經正常周期產生不良影響,可延長月經周期及經期時間。這與倒班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可增加睡眠障礙、心理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癌癥等風險的結論一致[15-18]。
綜上所述,安亭地區倒班女性與無倒班女性相比,存在嚴重的睡眠質量問題、性激素紊亂、子宮異常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