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 西北民族大學
數字技術的快速飛躍加快了新媒體時代到來的步伐,動畫作品在經歷時間不斷改革和創新后,形成了獨特的創作手法和表現方式。十九大報告提到,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更要繼續加強文化藝術的創作繁榮,堅持思想的深度和精度并存。藝術的創作不僅要精湛,更要在制作上精良。文藝作品中的以紅色文化為題材的動畫,毫無疑問是以上指導思想的先鋒實踐者。動畫的藝術形式將紅色文化語境下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和英雄事跡信息“影像化”“可視化”“藝術化”,進而使得革命英雄人物的“紅色基因”在群眾的視野中廣泛傳播[1]。增強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激勵起新時代青年承擔起紅色基因傳承的時代責任。
《開天辟地》是以系列紅色歷史中的真實事件為文案腳本,以弘揚紅色主旋律為基調,借助Ae、Ps、Pr、手繪板等系列軟硬件繪制合成的一部可面向小初學生進行歷史宣傳的動畫短片。作品在內容上突出思想正確導向,將紅色歷史的文本內容與數字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嘗試以青少年群體普遍接受的二維動畫形式,幽默且簡潔的還原歷史事件,是新媒體時代紅色文化育人工作的新領域和育人形式的進一步探索。
動畫中的角色在影片故事中所展現的角色性格決定著一部作品最終傳達的精神內涵與影片風格,也是影片能否在展播后第一時間內獲取觀眾們認可的重要因素。動畫中的角色性格特征主要通過角色的衣著、外貌、動作、表情等方式傳達給觀眾,具有鮮明特點的多元化角色不僅可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成為一個IP 符號進行產業化的推廣,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在《開天辟地》動畫作品中,所有的角色形象都是基于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設計者將動物與卡通形象有機結合,在造型比例上沒有一味的去追求千篇一律的萌化,而是讓角色變得更加具有個性。同時為了避免觀眾對于角色審美疲勞,更加準確地展現出帶有紅色文化的形象特征,設計者在角色服裝設計顏色搭配上中提取了紅軍長征時的服裝顏色元素,如灰藍色布料、藍色小軍帽、淡黃色草鞋、白色繃帶等。其次,為了更好融入紅色基因傳承的理念,在角色配飾設計中加入了紅領巾等具有獨特傳承感的元素。具有獨特的造型特色和審美認知的卡通造型“熊墩”角色形象,受到了大眾的熱烈喜愛。角色形象如圖1 所示。

圖1 角色形象圖
適宜的動畫場景設計不僅能夠讓角色完成特定的動作表演,更能進一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2]。在場景設計時,設計者通常需要根據文字腳本內容擬定一個完善的設計方案,并根據設計過程中實際情況與反饋進行不斷地修改優化。《開天辟地》場景設計的主體元素取自北京天安門、上海新世紀大樓、上海一大舊址、嘉興南湖紅船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并在設計中融入當代流行的設計元素和表現方式,通過對真實圖片加以二次創新改造,沿用肌理感較強、色彩飽和度高的插畫中國風。作品中某些特定場景設計充分的將歷史時代背景下獨有的社會文化作為設計依據,如建筑風格、服裝特點、民國時期舊報紙、宣傳欄粘貼、字體等,進一步確保了整個動畫作品角色與場景設計的和諧統一。設計者將超級瑪麗、絕地求生等火爆游戲的熱點場景進行融合的設計手法,也讓整個動畫作品呈現的更加生動有趣,通過強烈的顏色對比、空間虛實變化帶給觀眾們視覺上的完美享受,從而起到宣傳教育意義。場景設計示意圖如圖2 所示。

圖2 場景設計示意圖
畫面的構圖、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銜接對于一部動畫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基于三大構成中的形式美法則去進行構圖設計讓整部動畫擁有藝術的美感,是設計者常用的藝術表現方法。以《開天辟地》為例,影片中大量的鏡頭畫面參考了電影中的經典場景,如作品結尾部分熊墩屹立在畫面右下角的巖石上,三角式構圖讓整個畫面顯得大氣宏偉,使觀眾內心充滿力量感。此鏡頭在構圖上參考了三維動畫《獅子王》中主角辛巴強勢回歸草原的場景構圖形式。在歷史片段上海一大會議秘密召開的場景構圖中,設計者充分利用了形式美中的對稱與均衡法則,利用左右重心不平衡來營造會議的緊張危險氛圍,并暗示了密探即將闖入會議。中軸對稱的構圖形式,讓影片中天安門這座歷史建筑充滿了莊嚴感。除此之外,作品中有大量的推、拉、移等鏡頭,鏡頭銜接物體前后景別的虛實變化也讓整部動畫變得更加豐富飽滿。
一部動畫作品的完成通常要經歷選題、查閱資料、設計方案、創作實施等環節,其間需要經過反復修改和不斷的完善才能達到理想結果[3]。《開天辟地》動畫作品的創作過程可以總結分為四個板塊:文案腳本的撰寫、美術風格的設定、分鏡設計與合成、后期聲音與剪輯。團隊在確定好選題方向和明確分工后,第一時間內經過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整理出了主流媒體等官方渠道所發布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或轉折事件的文本信息。過于龐大的信息量,不得不讓團隊挑選了歷史中的一部分時間線作為作品主要敘述內容。在撰寫解說詞時,為在有限時間內最大限度的傳播信息,團隊將文案腳本里的語句做了進一步的精簡提煉,并且對文字嚴格把關,保證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增加了一些幽默有趣的話語插入其中。在完成文案腳本撰寫后,團隊開始進入到美術設定創作當中。基于目標群體對熊貓形象的喜愛度和自身的熱度,角色IP 形象選擇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在服裝設計元素的提取過程中,團隊將紅軍長征元素融入到形象創作中,由此產生了“熊墩”的形象造型。完成角色造型設計后,團隊開始確定動畫的畫面色彩與畫面風格,在綜合作品面向群體的考慮下,團隊選擇了紋理感強、色彩明度高、飽和度低的手繪插畫風格。在分鏡頭的設計和繪制當中,團隊根據文字腳本在Adobe Photoshop、iPad、手繪板等工具上繪制出了主要的場景內容。所有角色和場景元素全部繪制完成后,團隊按分鏡內容和動效要求進行了歸納整理。素材的歸納整理是整個流程中最為復雜、枯燥,但同時也是對于項目推進來說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4]。隊員們需要不斷地根據素材內容按照前期分鏡設計進行整理分類,檢查畫面中的角色分層、鏡頭元素等眾多問題。歸納完成之后將文件導入到Adobe affter effectt 軟件中進行動效的合成和鏡頭的轉場,并有意的去增強畫面的鏡頭感和運動感。在所有的動效合成制作完成之后,團隊開始了配音和音效的制作合成,考慮到角色形象的年輕化以及畫面情感的需求,最終選擇了童聲作為解說并邀請真人進行現場實錄。在后期聲音錄制過程中,團隊相當注重聲音的語氣情感,聲音的好壞很大一部分決定了動畫作品最終的呈現效果。聲音錄制完成后團隊使用Resolve 進行音視頻配制剪輯,為進一步更好的服務畫面,使用了Adobe audition 對音效和人聲做了適當的調節。團隊最后用Arctime Subtitle Solution 軟件完成了動畫字幕的制作,在經過無數次的修改與進一步的完善后,一部富有創意的紅色動畫作品正式創作完成。
綜上所述,研究新媒體傳播下紅色動畫的創作特色,挖掘《開天辟地》動畫作品內容的創作價值,探討紅色動畫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表現手法的創新,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開天辟地》以歷史為文本內容,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目的,傳遞紅色基因,以其幽默有趣的藝術形式讓主流價值觀在觀眾中得以潤物無聲般地傳播。作品將紅色文化緊密相聯,對弘揚紅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和推廣價值,也為團隊在未來計算機設計大賽競賽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道路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