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潔 袁云
一以貫之地持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的重要密碼。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設研究會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相關重要論述為指導,以立足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綱要,于2021年6月在武漢工程大學成功召開“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設研究會年會暨廉政文化建設百年歷程和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和代表濟濟一堂,系統回顧中國共產黨廉政文化建設的百年歷程,認真總結中國共產黨廉政文化建設的經驗價值,深入探討中國共產黨廉政文化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路徑,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理論成果,為廉政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一、百年探索之一:永葆黨的先進性和創新性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廉政建設研究分會理事長李勝利指出,黨的百年廉政建設的歷史啟示我們,廉政文化建設關系著黨的事業的延續,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衰,是黨拒腐防變的基礎工程。黨的廉政文化建設的歷史凝聚著黨持續不斷推進自我革命、加強自身建設、保持自身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智慧和經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理論工作者更應提升對黨史的認識,既要重視從歷史中探尋和把握黨進行廉政文化建設的規律和大勢,提煉廉政文化建設的經驗和智慧,又要著眼現實問題,結合反腐敗斗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理論創新,并通過教育的途徑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面和角落。
(一)強化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體中國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1]。歷史經驗表明,必須強化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思想教育,確保全體中國共產黨員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腐敗是政治之癌,也是危害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最大隱患。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共重慶市涪陵區委黨校梁曉宇教授認為,中國共產黨重視廉政建設,主要體現在自毛澤東同志為第一代核心以來的歷屆中央領導集體極為重視反腐倡廉教育,加強思想建黨,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從七屆二中全會提出“兩個務必”,告誡全黨要戒驕戒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到改革開放期間的三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再到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陸續開展的系列學習教育,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視。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黨的廉政文化建設的一項基礎任務,不同時期對此的聚焦重點和教育內容有著差異。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冉柳春認為,黨在不同時期強化思想教育的載體經歷了從群眾到個人再到家庭的演變。建黨初期,中國共產黨發表了眾多與人民群眾相關的重要論述,旨在強化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支部內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求每個黨員干部做到廉潔勤政。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從建設并維護清正廉潔的家風出發,強化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設。黨的廉政文化建設以家庭作為依托,將建設清正廉潔的家風融入黨的廉政建設中,是新時代黨的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二)完善法規制度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嚴密組織和鐵一般紀律的政黨,自建立以來就重視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法規制度逐漸完善,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黨內法規制度思想[2] 128。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設研究會會長問青松認為,我們黨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歷史經驗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懲防并舉,釋放出制度文化反腐防腐的強大威力。其一,高度重視、不斷完善以《中國共產黨章程》為主干的黨內法規體系建設。建黨初期聚焦于加強紀律約束和黨內監督的黨內法規建設,新中國建立后,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經歷了由規范化到體系化的完善過程。其中,2012年中共中央發布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標志著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的規范化,2013年至今是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的體系化階段。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中,直接涉及黨風廉政建設、預防和懲治腐敗的黨內法規制度也從1988年制定的黨的紀律處分條例開始不斷發展。其二,高度重視、不斷完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主干的國家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包括人民監督政府的制度和人民當家做主的制度在內的制度體系,探索民主的新路,為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提供制度保障。
(三)制度創新的多視域特征
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由中國共產黨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廉潔自律制度、黨內監督制度、巡視工作制度、問責制度、紀律處分制度等共同構成,呈現出多視閾多元化的特征。
派駐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內監督的組織制度創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銀霞博士認為,黨內派駐監督領導體制大致經歷“領導和指導相結合”到“雙重領導、一個為主”,再到“統一管理、直接領導”的發展歷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監委積極探索“四項監督”協同作戰、派駐監督全覆蓋的運行機制,發揮“派”的權威,強化“駐”的優勢,凝聚監督合力,彰顯“探頭”和“前哨”監督效能,體現了黨和國家法規制度的逐步完善。
黨內監督和巡視工作是新時代從嚴管黨治黨的有效途徑。江西省瑞金市文學院王衛斌教授論述了黨在中央蘇區開展的反貪污浪費巡視工作的發展過程和成績。當年在中央蘇區掀起的一場規??涨暗墓潈€經濟運動和反貪污浪費斗爭,啟動了工農檢察機制,改進了巡視檢查工作,首次規定了公職人員以權謀私、貪污浪費量刑定罪標準和懲罰辦法。中央蘇區加大巡視工作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勢整治貪污腐化、鋪張浪費的歪風邪氣,推動了蘇維埃各項決策法令的貫徹落實,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貪污浪費斗爭落實到位,確保了中央蘇區的發展和反“圍剿”斗爭的勝利。
黨內問責是黨內法規制度實施的關鍵一環。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袁云結合工作實際,探討了高校領導干部問責制的發展歷程和法規依據,歸納出從制度體制機制建設和實際操作層面實施對高校領導干部問責的四個階段。即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過程中以檢查考核為特征的廉政問責階段;與廉政問責有機結合,以促進高校規范化管理為重點的行政問責階段;明確“黨政領導干部”這一問責客體的問責規范化階段;在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監督執紀問責聚焦階段。逐步形成廉政問責、行政問責、黨紀問責、監督問責為一體的問責體系,促進高校領導干部問責制日趨豐富和完善,確保高校在全面從嚴治黨中“不掉隊”。
(四)開創運動式治黨路徑
開展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進行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形式和重要手段,多位學者對黨在歷史上開展的歷次整風運動及其效能經驗進行了總結。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譚志坤認為,運動式治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路徑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到改革開放初期較為通行的治黨方式。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依照戰時需求開創了獨具特色的黨內整風運動、延安整風運動和土改整黨,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整黨整風運動,再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內頻繁開展高強度的整風運動,有效實現了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與自我提高,為新時代保持黨的先進性,增強黨的戰斗力提供歷史借鑒。
改革開放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轉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國外各種思潮的涌入,使得反腐倡廉面臨著許多新問題,鄧小平提出“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3] 314。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長、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所長徐瑾教授論述了黨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復雜形勢下所進行的廉政文化建設方面的內容。他提出,黨中央把黨風廉政建設的歷史經驗和國情相結合,堅持不懈地進行反腐敗斗爭,在黨內以單位、部門為主分批次地開展整黨運動,不僅沒有影響反而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以來,從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改進作風到構建行之有效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從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到一體推進“三不”機制,從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從嚴格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到著力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4] 189,等等,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措施是對建黨初期和改革開放時期的運動式治黨的創新性繼承和發展,體現了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精神,這是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二、百年探索之二:營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
中國共產黨廉政文化建設百年歷程歷久彌新。黨的廉政文化建設關系著黨的事業的延續,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
(一)堅定理想信念是核心要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廉政文化教育,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廉政文化建設始終,告誡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廉政文化是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行為在文化和觀念上的客觀反映,體現了共產黨人應有的價值理念和道德品質,是實現黨員干部涵養自律品質、堅守初心使命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撐。
與會學者認為,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要從思想上、源頭上筑牢反對腐敗的根基。廉政文化建設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在構建“不想腐”的體制機制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提高黨和國家腐敗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根本路徑,也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夯實思想文化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覺悟了,覺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星?!盵5]加強共產黨員黨性修養、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是黨的廉政文化建設的目的和要求。成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杜佳認為,黨的廉政文化建設的歷程就是黨不斷加強黨員干部思想道德修養、提高黨員干部思想意識與作風的發展歷程。隨著黨的廉政文化建設的逐漸完善和發展,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必將愈發堅定,進而筑牢黨員干部“不想腐”的思想根基,實現從源頭治理腐敗。
(二)規范制度體系是重要保障
廉政文化建設的實質就是將我們黨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長期實踐中獲得的經驗提煉為理論和制度成果,進而提升到文化建設的高度。湖北省委巡視組組長、省黨建研究會副會長李平指出,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制度建設就是有效推進“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三不”機制。一體推進“三不”機制,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新時代要加快形成“三不”機制,一方面要通過廉潔精神文化和廉潔行為文化建設,重點解決不想腐的問題,另一方面要通過制度文化建設,重點解決不敢腐和不能腐的問題。要繼續完善并堅決執行對腐敗行為的懲處制度,保持不敢腐的高壓態勢,同時繼續完善各類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形成不能腐的長效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成都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蒲越以新中國成立初期廉政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內涵為線索,論述了懲治腐敗的法規制度和監督腐敗的監察制度對當前廉政文化建設的保障作用。他認為,廉政文化制度建設可以有效緩解內部矛盾,維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是有效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新中國成立初期進行的廉政文化制度建設為經濟建設穩步推進和順利過渡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建立結構完備、執行有力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制度體系,為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提供法治保障。
(三)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是目標指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要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一體推進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三不”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推動全社會營造崇德尚廉的社會環境。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吳建峰教授從政治生態的概念出發,分析了政治生態中的對稱性和平衡性以及良好政治生態的形成條件。他認為,政治信仰靠言行的對稱實現平衡,言與行對稱即知行合一時,政治信仰中的生態就是平衡的。因此,要促進全黨全社會形成知行合一的風氣,營造良好從政環境,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中的廉潔行為文化建設,促進知行合一,構建良好政治生態。
三、百年探索之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會專家、學者和黨建工作者分別從不同視角分享了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進而促進廉政文化建設的舉措和路徑。
(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盵1]新的征程上,要加強黨的廉政文化建設必須發揮黨的政治建設的統領作用,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治建設已然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主題。南通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黃紅平教授認為,新時代領導干部政治能力建設是增強執政本領的內在要求、汲取經驗教訓的智慧昭示、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之舉、履行初心使命的客觀需要。要加強領導干部的政治能力既要靠激發內在動力,強化政治意識,提高政治覺悟,加強政治歷練。要優化黨內政治監督管理機制、黨內政治生態改進機制和政治能力考核機制,敦促領導干部把準政治方向,練就過硬政治本領,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要通過政治建設加強黨員干部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政治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道理,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1]。要以政治建設把舵,堅定信仰,提升共產黨員“不想腐”的道德修養。合肥公交集團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張奎認為,廉政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路徑之一就是突出政治引領,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經常性、多舉措督促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要通過政治建設增強黨員干部執政能力和治理效能,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執行力。通過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加強黨在廉政文化建設中的領導,進一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二)創新反腐倡廉教育方式
在“重拳反腐”和“重典治腐”的新時代背景下,制度反腐成為大黨治理、大國治理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同時,教育反腐的基礎作用不可忽視,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內在引導,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道和根本之策。
要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湖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克娥教授認為,儒家思想中民本、克己自省和重視禮法德治等內容有助于在新時代鍛造共產黨人清正廉潔價值觀。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并進行理論創新,明確核心價值理念并構建同質文化,把握教育載體并找對教育方式,從而提高共產黨員樹立和踐行廉政價值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宋陽在如何構建高校廉潔教育機制方面有獨到見解。他提出要構建廉潔教育領導機制并將廉潔教育的責任落到實處;完善廉潔教育監督機制并規范廉潔教育主體的行為方式;建立廉潔教育實施的評估體系并及時優化廉潔教育機制;建立廉潔教育獎懲激勵機制,進而推進高校廉潔教育。武漢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操菊華教授則探究了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堂的路徑。她闡釋了黨史融入高校思政課堂教育可以引導青年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幫助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成因,并從強化理論闡釋、培育文化自信、涵養道德素質、注重知行合一四個方面分析了將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方法,從而引導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教育大學生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新人。高校要加強廉潔教育,助推高校廉政文化建設。
要在構建高校廉潔教育機制的基礎上,科學完善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機制。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雅楠認為,構建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機制要以強化高校紀委監督職權為抓手,著力構建腐敗溯源問責機制;以發揮高校黨委引領作用為目標,優化院系黨政治理機制;以培育廉政文化氛圍為重點,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高校要持續探索黨風廉政建設機制,加強高校思想建設,調整高校治理體系,完善高校監督機制。
(三)借鑒中外反腐倡廉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華民族善于借鑒和吸收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促使自身的進步與發展。推進新時代廉政文化建設不僅要總結自身的經驗教訓,還要對比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發展路徑,在比較中借鑒吸收。
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田湘波教授利用制度同構理論,比較分析了原蘇聯黨政監察機構合并辦公和中國紀檢監察合署辦公的演變和效率價值追求。他認為,新中國歷史上紀檢監察機制深受原蘇聯黨政監察體制的影響,促進中國制度同構即中國共產黨紀檢和國家監察合署辦公的主要原因是技術環境而非制度環境,是出于組織對反腐效率的追求,而非組織對社會地位和合法性的追求。因此,中國在今后必定會通過合署辦公的方法提高打擊腐敗的效率,以增強政府的合法性。
越南是目前世界上5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對比中越共產黨反腐倡廉歷史實踐可以為當前社會主義執政黨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借鑒。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羅燕霞博士指出,越南共產黨反腐廉政建設經歷了6個階段,即仿照中國的摸索階段、戰時的曲折發展階段、“左”傾思想的失誤階段、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建設階段以及法制化階段和有懲罰體系的立體化建設階段。她認為,社會主義執政黨反腐倡廉建設有兩點共性經驗:其一,從反腐敗斗爭的歷程看,由于不同時期具有的特征不同,故反腐敗斗爭的過程是曲折的,要樹立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意識;其二,在反腐倡廉建設的過程中,科學定位和評價自己所處的時代,才能制定出有效反腐策略。要正確處理反腐敗與黨的中心任務之間的關系,堅持反腐敗與發展相結合,堅持預防和懲治兩手抓,為國家的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
武漢紡織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朱麗霞教授分析了西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設路徑對中國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設的借鑒意義。她認為,雖然中西方在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較大差異,但堅決反對公職人員的貪腐與違法行為是彼此的共同價值取向??v觀西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設歷程,其遵循公正與程序并重、民主與法治并重、分權與制約并重這三個基本向度,反映了西方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設的題中之義、內生動力及平衡因子,為新時代中國反腐倡廉制度文化建設的知識創新、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提供了參考借鑒。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千秋偉業再啟新程。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和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F如今,中國共產黨已經帶領人民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復興之路。在新的征程上,要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深化黨的廉政文化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
[2]? 李斌雄.扎緊制度的籠子——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度的重大發展研究[M].武漢:武漢出版社,2017.
[3]?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
[5]?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 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N].人民日報,2017-01-07.
[責任編輯:鄒立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