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



鄭也夫教授曾說:“真正有開創性的人都是敢于冒風險的,培養有擔當、有興趣、有好奇心的人才是教育的成功?!?/p>
但觀我們的小學教育領域,學生的擔當能力的培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孩子們遇到事情,總是推卸責任,一句“不是我”成為老師們深惡痛絕的口頭禪,學生有勇無謀,不知道如何擔當。作為教師,我們要幫助學生形成能力,使擔當成為學生面對困難時候的一種精神、一種能力、一種境界。
在新的課程改革目標指導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使擔當教育的培養更具實效,需遵循三大原則:生活和學習相結合、獎勵和懲戒相結合、引導與參與相結合。新的課程目標尤其強調“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要培養學生的擔當能力是一個總體目標,這是清晰的、遠大的。林少波老師認為人形成擔當習慣需經過四個階段,分別是“要我擔當,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精于擔當”。我們應該把其更具體化,細致化,把長遠的目標進行分解,逐個擊破,形成能力支柱,成功將觸手可及。
一、選擇能力支柱,為自己的選擇擔當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人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我們經常以自己的經驗代替孩子的經歷,對孩子給予過多的保護。于是幫助孩子選擇玩具、興趣班等等,導致孩子們不懂得如何選擇,以致于失去擔當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在需要擔當責任的前提下,交還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們知道要為自己的選擇擔當。
選擇作業權:我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當天的上課掌握情況,把作業分成不同等級,讓他自主選擇,學生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且毫不馬虎,因為隔天早上,必定根據前天的知識點進行回顧,若連續三次都不能達標,將失去自主選擇的權利,由我指定,所以孩子們總會準確定量。
選擇目標權:面對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最頭疼的可能就是學習動機問題,為此,我專門把成績的定標權利還給學生,每張試卷都會有這樣一個小表格,讓孩子們總結自己上次的分數和自己本次預計的分數,通過獎勵措施,給予學生定標準確的鼓勵,孩子們在“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原則底下,認真、快樂地對待自己的定標,當達標后,最高興的不是他們父母,而是自己,這就是目標權的回交最佳效果。
在生活與學習中,我還給學生的還有選擇班干權、選擇獎品權、自主選擇復習權,給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孩子們就懂得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即使選擇錯誤,他也不敢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只怪自己沒考慮好做錯決定。我班的學生就是這樣在不斷的選擇過程中,慢慢會學到一個很重要的事實:人生是要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的。
二、競爭能力支柱,為自己的水平擔當
如今的孩子多數都是家里的“小太陽”,他們很少經歷過艱難困苦的生活的磨練和挫折,所以面對社會必須在競爭中求生存的艱辛,他們就難以適應、無所適從,不能擔當。因此,在小學階段,應該給予他們一個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讓他們公平競爭,爭得有趣、爭出風度。有趣味性十足的班干部的競選、跳蚤市場的工作人員競選,有關注全體學生的報聽員、寫字師傅,有適合每個孩子的進步之星、超越之星等。
在一個個競爭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有風度地接受失敗,并且誠心實意地祝福對手。給孩子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讓他們所有平庸或不平庸者在同一起跑線上互相競爭,從而使他們所有人都能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三、辨析能力支柱,讓自己知道要擔當
小學階段,孩子們年齡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弱,所以,有時候他們不是不想擔當,而是不知道要擔當。因此提高學生辨析能力,才能讓學生自己知道要擔當。
在我們班有個法院,法院有三個法官組成,一般的小事情,都是同學們拿狀紙寫清楚事情的經過,上交法官,由法官共同商議的。一張小小的狀告紙,一次小小的審問,通常給每個法官帶來一次辨別能力的提升。讓每個同學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都在不斷的提升。
四、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柱,讓自己有能力擔當
不少大人認為,自己的孩子年齡小,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際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會運用一些策略和辦法來解決問題。家長最好不要包辦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時候擅自幫助孩子或替孩子作決定,因為一旦失去鍛煉機會,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退化。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擁有擔當的能力。
在生活中,要經常出一些難題,提升班上孩子的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帶上幾個沉默寡言的孩子們到文具店挑選文具,讓他們計算找回的零錢;讓他們策劃旅游的途中自己主動跟別人聯系,我只負責監工;我會裝作天真,請教孩子們修水龍頭的秘訣。在我犯傻請教的過程中,學生能力在解決難題中提升。
五、創造能力支柱,讓自己善于擔當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師要在教學中敢于解放兒童的大腦、雙手、嘴巴,敢于放手給他們一個活動的空間。在學校里,我借助很多活動放手給他們做,讓他們放心去創造。前段時間,孩子們紛紛說獎勵制度不夠好,手頭的卡除了競選就一無用處,因此強烈要求我增設“錢”的使用途徑。在他們的建議下,我們班的拍賣會出現了,這種新的獎勵形式,大大激勵著學生的創新能力,會上他們必須善動腦筋,擅用人際關系,發揮自己全部感官進行應對,務求買到自己心儀商品。
本學期,為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我把班干部的分配名額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完成,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有商有量,大家一起設計,不久,一份嶄新的單目就展現我眼前。里面有具體的人員分配,獲得的卡數,候選人等等。
通過放手,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以培養,創新智力得以開發,創新能力得以形成,為以后的擔當做好準確鋪墊。
六、合作能力支柱, 讓自己精于擔當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國家與國家、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越來越顯得重要。我會給孩子們創設許多條件,讓他們共同合作。如值日分工,我把孩子們平均分成若干小組,周一就給孩子們發個值日表。要求分配員提前分工,并且提出值日規定“一分不差、一個不拉、一塵不染,若時間拖了,一人跑了,有不干凈的地方,整個小組重來一天,一直達到要求為止,在分配的過程中,孩子們得學會與人相處,如何分配為恰當,在值日過程中,學生會互相幫助,不分你我。
通過一個個條件創設,學生已經形成合作意識,而且還磕磕絆絆中掌握合作的技能,從而為擔當能力的提升又邁進新的一步。
擔當能力的培養過程是師生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合作學習的過程。它使我們認識到:活動中擺正師生的位置,強調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起著主導的作用。它是引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自己獲得情感體驗的過程,重點應放在提高學生的創新、選擇、辨析等能力,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逐步實現傳統的 “要我擔當”向“勇于擔當”到“善于擔當”“精于擔當”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