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 針對旋耕機作業創新性技術問題,結合實踐經驗總結分析,對旋耕機作業創新技術要點進行論述,并提出旋耕機作業效果控制的策略。經耕種實踐檢驗,積極引入現代化技術手段,圍繞耕種全過程做好嚴格的把控,對保障機械化作業目標的實現,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旋耕機;作業;創新性技術;機械化
中圖分類號:S222.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7.084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械化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與化肥、農藥和水資源利用率。基于此背景,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將會不斷增加,為提高生產機械化水平,需要對機械應用進行創新,促使生產效率水平的提高,以滿足實際需求。
1 旋耕機作業的特點
新型旋耕機投入應用后表現良好,具體體現在如下4個方面。1)碎土性強,作業后地面比較平整。機械作業僅需1次便可將土壤攪碎、攤平,以營造良好的耕作條件,方便后續作業的開展。2)生產率高。機械設備除了具有土壤切碎、攤平的作業能力外,在土壤翻覆過程時,可使土壤與外借空氣接觸,增加土壤透氣性,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促使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提高,獲得更高的生產率。3)有效發揮拖拉機設備的功率。在耕地操作環節,因土壤之間存在縫隙,使得機械設備極易打滑。新型旋耕機配置的刀軸,其方向與作業方向相反,而刀片切割土壤時的受力和拖拉機作業前進方向相同,使得拖拉機作業效率提高,進而更好地發揮拖拉機設備的功率。4)有效節能且減少時間消耗。使用新型旋耕機作業,僅需要一次作業,不需要二次作業,便能夠促使作業任務得到優化,節省農時。
2 旋耕機作業的規范化操作要點
2.1 案例概述
以河北省涉縣為例,2021年深松耕作業面積為39.6萬公頃,投入資金1 308萬元。從作業實踐的效果分析,農機深松耕作業的開展,能夠打破土壤犁底層,促使土壤熟化加速,提高耕地的質量水平,促使土壤蓄水保墑及抗旱防澇水平的提高,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水平。組織開展作業前,通過旋耕機作業演示與播種機作業演示等,對相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高人員機械設備的使用水平,促進作業規范化開展與落實,獲得了不錯的成效。現結合旋耕機規范化作業要點,進行分析。
2.2 起步操作
按照旋耕機技術操作規范與標準,當處于起步環節時,機械設備要處于一個持續提升的狀態,同時要確保機械設備的刀尖和地面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超過20 cm,也不可以過低。操作時,將其與動力裝置結合,輸出軸處于一個運轉的狀態,此時操作人員應觀察、檢查各個部位的運行情況,確保沒有任何問題之后則繼續運行。當旋耕機的運轉速度達到了設定的速度之后,操作人員將離合器緩慢地松開,之后拖拉機逐漸起步。操作人員調節升降的手柄,使得旋耕機被放下,讓旋耕機的刀片進入到土地中,并且達到一定的深度。整個操作環節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快速準確,避免旋耕機的零部件被損壞。
2.3 運行
根據操作技術流程,旋耕機起步之后進入到運行狀態。1)在旱地中作業時,速度一般控制在2~3 km·h-1。對于已經過處理的土地,運行速度控制在7 km·h-1左右。2)旋耕機運行狀態下,前進的速度不可過快,否則設備會出現超負荷運行的情況,最終可能造成動力裝置被損壞。3)作業期間設備刀片的傾向角度需要控制在15°以上。4)拖拉機的輪胎必須要在旋耕機作業的范圍之內,在沒有翻過的土地上作業,以避免拖拉機給已經翻過的土地造成不良影響,如壓實等。5)操作人員需要做好設備的檢查,如果發現纏繞過多的雜草,則需要停下設備做好清理工作,以免旋耕機超負荷運行。6)當設備處于全面運行狀態時,如果遇到障礙物,必須要有效操作,及時繞開,以免出現機械損傷的情況。
2.4 轉彎
作業期間涉及到轉彎操作,1)當旋耕機設備刀片進入到土壤內部之后,不可以出現中途轉彎或者突然操作轉彎的情況。2)如果需要轉彎,則需要在土地盡頭將旋耕機拔出,使其距離地面20 cm左右,以避免產生刀頭變形的情況。3)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標準進行操作,轉彎時不可以將動力裝置切斷,要合理的控制發動機的速度,調小發動機的速度[1]。4)當拔出旋耕機時,需要做好高度的控制及角度的控制,不可以過高或過低。5)如果必須在土地當中進行轉彎,需要按照規范操作。6)當旋耕機處于提升的狀態,不可以直接操作拖拉機應急轉彎,防止拖旋耕機連接位置發生損傷。7)如果使用手扶式拖拉機組織開展旋耕作業時,則需要采用推拉的方式來進行位置的糾正,不可以使用離合器來使其直接轉向。必須轉彎時,需要將扶手抬起之后再進行離合器的轉向操作,不能直接轉死彎,防止出現機械損傷的情況[2]。
3 旋耕機保養維護與故障處理策略
3.1 常見故障
旋耕機作業時,常見的故障為脫檔故障。在使用時,要做好檢查,認真分析脫檔故障原因,確定故障原因之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更換失效定位彈簧或者對嚙合套定位鋼球槽加以修補。設備使用環境比較復雜,旋耕機作業時常見異響的情況。此類問題的原因很多,如刀片固定螺釘出現松脫、變形等。因此,操作時需要做好關鍵位置的狀態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必須要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如矯正變形零件或者更換變形零件等,使得問題得到有效的處理,以免影響作業的開展。如果耕地現場的土質過硬或者設備旋耕刀片安裝不正確等,均會引起耕作質量不達標的情況。因此,組織開展作業之前,必須要做好機械設備安裝情況的檢查,保證旋耕機性能良好。在整個操作期間,嚴格按照旋耕機操作技術標準和規范進行,以免出現故障[3]。
3.2 旋耕機日常維護和保養
根據使用的旋耕機型號特點,制定完善的檢查維護制度,并落實到日常管理實踐中。1)組織開展定期檢查,必須要將設備的動力裝置切斷之后,再開展各項維修及養護工作。對于拖拉機要求停車熄火,防止檢查期間出現人員受傷的情況。2)對旋耕機進行檢查,重點檢查刀片,看是否存在丟失或者斷裂的情況等。如果發現上述問題,要及時更換刀片,防止耕作效果受到影響。3)檢查刀軸位置,看是否出現損壞或者軸承磨損的情況[4]。若存在上述問題,需要進行拆除處理,給軸承進行添油或者更換軸承。4)旋耕機出現故障時,如果是在田埂或者溝渠位置,必須要做好動力裝置切斷處理,保證設備處于停止運行的狀態,然后再開展檢查,以免出現傷人的情況。5)組織開展春耕作業之前,必須要進行全面的檢修與維護,消除設備潛在的隱患與問題,保證全機處于良好狀態。6)對于負責旋耕機操作和維護的人員,要定期進行業務培訓,掌握旋耕機設備常見的故障和處理方法,同時能夠熟練的運行、維護,切實保障設備的性能。7)旋耕機作業結束之后,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查與保養。在進行檢查時,要做好關鍵位置的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緊固或者其他處理措施。當年的旋耕作業全部結束之后,需要對機械設備進行保養之后再存放起來。8)對機械設備進行清洗,清除其存在的泥土和灰塵等,同時做好零部件的檢查,更換出現損壞情況的零部件。對需要涂抹機油進行防銹的部位,也需要做好處理。落實全面的保養與維護措施,消除存在的隱患,為下一年的耕作做好準備,保障作業的效益目標實現[5]。
4 結語
旋耕機作業期間,要做好技術標準與規范的把控,切實保障作業的質量與效果。日常管理實踐中,認真落實保養維護與故障處理措施,消除潛在的隱患和問題,保障設備的性能和效益。對發現的問題,采取針對性處理措施,為耕作任務的實施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顧文威,崔小冬,韓晨.履帶式拖拉機和輪式拖拉機旋耕作業質量對比測試流程和評價方法[J].南方農機,2020,51(24):26-27.
[2] 張志昂.一種新型旋耕機調控參數的PLC系統設計研究[J].農機化研究,2021,43(9):121-124.
[3] 鄭廣隸,於海明,何瑞銀,等.旋耕播種開溝復式作業機播種裝置設計研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0(12):65-66.
[4] 胡建平,趙軍,潘浩然,等.基于離散元的雙軸旋耕機功耗預測模型[J].農業機械學報,2020,51(S1):9-16.
[5] 王海楠,弋景剛.棚室電動履帶式旋耕起壟一體作業機的設計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20,43(6):116-12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