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文史哲》雜志創刊70周年之際,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給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習總書記的回信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對如何辦好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對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如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殷切期待,讓我們倍感振奮、倍受鼓舞!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深入發展的重要指引,也是辦好學術期刊的根本遵循。偉大的新時代社會主義實踐,召喚著新時代的哲學社會科學。在深刻把握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是新時代的使命。“只有以我國實際為研究起點,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具有自身特質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學術期刊在其中應當擔起堅守初心、引領創新的責任。
堅守初心、引領創新的首要目標,是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自創刊以來,《文史哲》以引導和參與重大學術論爭為基本途徑,致力于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目的就是主動設置議題,集聚學界力量,引導學者將注意力和精力聚焦到人文學術重大課題的解決上來。近年來,面對學科分化、研究碎化的趨勢,《文史哲》依然秉持直面大議題、激發大討論的旨趣,力求深刻把握中國人文學術領域的主流動向,真正推動中國人文科學的實質性進展。下一步,《文史哲》將堅持“知出乎爭”的特色,光大“厚重辦刊”的傳統,以“《文史哲》人文高端論壇”和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為依托,努力在學術創新中發揮風向標作用,引領學界用中國話語講述中國故事,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道路,用中國實踐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
堅守初心、引領創新的根本任務,是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不入主流,難成一流。”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僅是厚重精深的創新性研究,更需要有見識、有思想、有關懷,能夠答時代之所問,能夠急人民之所需。學術研究不應是象牙塔內的精心雕琢,而是需要我們洞悉時代大勢,胸懷“兩個大局”,把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將學術活動的焦點投向祖國大地,投向世界和未來。《文史哲》下一步將保持《文史哲》人文性、古典性和高端性的鮮明風格,并開設“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等專題欄目,踐行經世致用的學術初心,和廣大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一同將主要精力和研究旨趣
徹地解讀和說明中國道路上來,著重展示具有當下視野和現實關懷,向中華文明、中國道路、中國經驗核心問題集中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深入理解和發掘中華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中的寶貴遺產,真正發揮“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互學互鑒、互促共進的積極效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不斷深化發展。
堅守初心、引領創新的核心措施,是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人才是學術持續發展、不斷創新的根本憑借和首要資源。“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 期刊既應是學術思想碰撞的陣地,也應是學術人才成長的搖籃。“扶植小人物,延攬大學者”,是《文史哲》的辦刊傳統。“大”“小”,并不是身份的差別,而是學術的尺度:“大學者”是能夠提出大問題、回答大問題的學者,“小人物”則是能夠代表新方向、提出新問題的學者。“風起于青萍之末”,時代的轉向一定會帶來學術的轉向,而學術風向的轉變、學術發展的創新,往往發端于處在邊緣的領域和富有銳氣的學者,尤其是那些能夠跳出“象牙塔”、破除學科壁壘、從社會實踐中獲知新問題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者。有鑒于此,下一步《文史哲》將繼續秉承不因身份差異設門檻、唯以學術尺度為標準的傳統,不拘一格,慧眼識才,放手發現和支持優秀青年人才,為他們奮勇創新、脫穎而出提供舞臺,助推一批有天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現實關懷、有精辟見解的優秀學者嶄露頭角。
堅守初心、引領創新的重要方面,是促進中外學術交流。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中國問題正在成為國際學術界的中心議題,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也正在獲得越來越大的國際影響力。對哲學社會科學期刊來說,借助時代賦予的契機,推進全球學術溝通,深化文明交流互鑒,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起這一職責和使命。這需要我們堅守主體性本位,培養全球化視野,靈活借助多種傳播渠道,推動期刊的國際化建設;同時還要深刻把握中西之別,堅定文化自信,努力在學術的切磋交流中,鍛造尊重本土經驗的理論模型,從學理上發現并講述“真實的中國”,增強中國學界在國際哲學社會科學界的話語權。下一步,《文史哲》將切實提升國際版的辦刊水準,推動國際版盡快定型為季刊,進入國際主流評價體系,并著力策劃國際性高端學術會議,積極聯絡國際一流漢學家、中國學家,推動打造國際漢學、中國學研究的新生代群體,推動中華文明價值觀念和學術話語進入世界主流視野。
《文史哲》是新中國人文學術期刊的一份子。要做到堅守初心、引領創新,落實好“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促進中外學術交流”三大任務,不僅需要包括《文史哲》在內的全國學術期刊切實的貫徹,更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鼎力支持和共同努力。《文史哲》編輯部全體成員,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國情、面向世界,敢于嘗試、勇于創新,爭取把《文史哲》辦得更好,為弘揚中華文明、繁榮學術研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略盡綿薄!